蔡傳鳳,谷 靜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呼吸與危重癥學科,安徽 合肥 2300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為臨床常見慢性病,以進行性肺功能下降為特點,致殘、致死率極高,漫長的病程給患者生活質量、家庭負擔帶來極大影響[1-2]。對于COPD患者,如何有效地控制病情、預防其急性發作是關鍵。傳統的化痰、舒張支氣管、抗炎等西醫治療可一定程度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且不宜長期應用,臨床療效有限。隨著呼吸康復鍛煉的提出,通過有效的呼吸操鍛煉提高呼吸肌耐力、運動耐力[3]。近年來,肺康復鍛煉在國內被提及,同時受到臨床專家的肯定,但目前尚無統一鍛煉標準,使得臨床療效不一。為尋找盡可能有效的肺康復方案,本研究對COPD患者經積極治療病情穩定后予以音樂口令指導全身呼吸操以及縮唇、腹式呼吸操鍛煉,比較兩者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縮唇、腹式呼吸操)和研究組(音樂口令指導全身呼吸操)各150例,經治療病情穩定后鍛煉2個月。對照組男98例,女52例;年齡42~78歲,平均(63.22±7.41)歲;病程3~15年,平均(10.22±1.01)年。研究組男104例,女46例;年齡45~80歲,平均(62.72±7.47)歲;病程1~17年,平均(10.31±1.11)年。兩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選對象、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經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康復方法:所有入選研究對象經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后實施不同的肺康復方法。對照組患者行縮唇、腹式呼吸操:由專業護士指導患者進行縮唇、腹式呼吸操鍛煉,吸呼時間比以1∶2為宜,有利于吸氧排出二氧化碳,每次鍛煉10~15 min,2~3次/d,鍛煉熟悉后可適當延長鍛煉時間、鍛煉次數,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研究組患者在音樂口令指導下全身呼吸操:播放有節奏的舒緩的音樂,根據音樂的節奏由專業護士指導進行全身呼吸操鍛煉。①患者端坐位,用鼻深吸氣,并雙手舉過頭頂,收縮腹肌,鼓起腹部;再縮唇慢呼氣,雙手緩慢放下,放松腹肌,凹陷腹部。②雙手放置垂直于身體雙側,吸氣時雙手從下至上行至肩部,呼氣時雙手從上至下下滑至原位置。③雙肘關節呈90°屈曲,握拳,當吸氣時出拳、呼氣時收拳。④單腳支撐,另一只腳膝關節呈90°屈曲,吸氣時抬起、呼氣時放下,雙腳交替進行。⑤手拿氣球至距口唇處10 cm左右,按照音樂節奏舒緩的吹動氣球。每次鍛煉重復上述動作10遍,2~3次/d。
1.3觀察指標:①選用本院自制的治療依從性調查表于鍛煉1 w、2 w、4 w、8 w進行評估患者依從性:調查表分為20個條目,每個條目5分,評分80及80分以上即依從性良好,統計依從性良好的患者,計算依從良好率;②于鍛煉前、鍛煉8周后分別檢測患者肺功能指標: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一秒率(FEV1/FVC)水平;③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評分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情況:該量表包括8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2.1兩組鍛煉依從性比較:研究組患者出院后1 w、2 w、4 w、8 w鍛煉依從良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鍛煉依從性比較[n(%),n=150]
2.2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比較:干預前,兩組FVC、FEV1、FVC/FEV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8 w后,兩組上述指標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比對照組升高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比較
2.3兩組干預前、干預后生活質量比較:干預前,兩組SF-36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8 w后,兩組SF-36各項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比對照組升高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n=150)
COPD已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疾病,2013年據統計我國有將近1億COPD患者,并且國內病死率極高,因COPD死亡人數占全球的30%以上[4]。對于COPD急性發作藥物治療、呼吸支持為主要手段,由于穩定期未得到有效控制進而急性發作,加重病情。
呼吸操是非康復的有效方式,但鍛煉依從性是保證療效的關鍵。本研究中對照組150例患者出院后隨著時間延長,鍛煉依從性明顯下降,出院后8周僅1/3左右患者能堅持鍛煉。分析原因:重復簡單的縮唇、腹式呼吸動作太單調,導致鍛煉時間不夠,質量不高;另外無法規律、堅持鍛煉,甚至懷疑鍛煉的效果,出現放棄的想法。而研究組患者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鍛煉8周后仍有70%左右患者堅持,與國內方菊花等[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在音樂口令指導下的全身呼吸操動作流暢,并進行上肢抬舉、下放,肘關節屈曲、出拳、抬腿收腹等一系列動作,使得膈肌運動在腹式呼吸中得到明顯提高;另外進行縮唇呼吸,有利于呼吸肌鍛煉。因此全身呼吸操鍛煉既進行呼吸肌鍛煉,又進行肢體關節鍛煉,在中醫學理論中能健肺益脾、調節臟腑,改善呼吸功能,讓患者看到鍛煉的效果,從而提高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8周后研究組FVC、FEV1、FEV1/FVC水平及SF-36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在音樂口令指導下全身自由操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考慮與患者進行音樂口令指導下全身呼吸操的依從性高有關。另外在全身呼吸操鍛煉過程中,不僅呼吸肌運動得到加強,而且四肢肌群耐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國內有研究顯示呼吸操康復訓練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與本研究[6-7]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COPD穩定期患者進行音樂口令指導全身呼吸操可提高患者鍛煉依從性、改善肺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