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中旬,在毛澤東主持下,中共中央在認真分析“中東事件”和國際動向的基礎(chǔ)上,正式作出決定:炮擊金門。不過,這樣重大的政治軍事行動,當(dāng)時沒有事前通報蘇聯(lián)……
蘇聯(lián)想了解炮擊金門的意圖
1958年9月6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頤年堂接見了蘇聯(lián)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葛羅米柯說,這次我來中國是受蘇共中央委托就臺灣地區(qū)緊張局勢和赫魯曉夫同志準備給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的信交換意見。蘇共中央完全贊同中國方面的立場、策略和做法。同時,赫魯曉夫同志也準備給艾森豪威爾去信,對美國和英國政府所執(zhí)行的政策提出警告。赫魯曉夫同志對遠東局勢作了一個估計,并且用嚴厲的措辭向美國提出嚴重的警告。我們認為,這封信對美國會起清醒劑的作用,像洗一盆冷水澡那樣。
毛主席說,美國早該洗澡了,天氣太熱了。葛羅米柯表示贊同,在轉(zhuǎn)述完信的內(nèi)容后,還受委托向中方通報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聯(lián)大特別緊急會議討論英美從黎巴嫩撤兵問題的情況;二是舉行的蘇共中央全會的情況;三是與即將召開的聯(lián)大第十三屆會議有關(guān)的一些問題。
中方在臺灣海峽的斗爭方針和策略
葛羅米柯談完后,賓主共進晚餐。在晚飯時和飯后繼續(xù)進行的談話中,毛主席把中方在臺灣海峽的斗爭方針和策略全部告訴了葛羅米柯,請他回去向赫魯曉夫報告。毛主席說,我們炮打金門,不是要打臺灣,也不是要登陸金門、馬祖,而是要調(diào)動美國人。希望你們放心,我們的目的是要調(diào)動美國人,這是一。
第二,美國人同國民黨訂有共同防御條約,但是不久前艾森豪威爾發(fā)表談話的時候,并沒有說現(xiàn)在就承擔(dān)共同防御金門、馬祖的義務(wù),而是說,美國是不是要像共同防御臺灣本土那樣來共同防御金門、馬祖,還要看情況。毛主席說,艾森豪威爾這個講話表明,他還是怕跟中國打仗。即使是杜勒斯9月4日的聲明,也沒有肯定說要保護金門、馬祖,也是比較含糊的,只是擺出一副恫嚇的姿態(tài)。
第三,我們宣布12海里領(lǐng)海權(quán)(注:1958年9月4日,中國政府發(fā)表聲明,宣布中國領(lǐng)海寬度為12海里)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警告美國海軍和空軍不得入內(nèi)。它如果進入我們12海里的領(lǐng)海界線,就是侵犯中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另一個目的也是告訴美國人,它只要不越過這個界線,我們就不打它。當(dāng)然我們也沒有說,如果它越過了,我們就一定馬上打它,我們可以警告。
第四,從現(xiàn)在各方面的情況來看,美國人可能要逼迫國民黨從金門、馬祖撤退。他要國民黨撤退,主要不是對我們有什么好感,而是金門、馬祖離中國海岸太近,美國怕我們打金門、馬祖。如果國民黨要防守金門、馬祖,跟中國大陸開戰(zhàn)的話,美國就有被拖下水的危險。美國害怕被拖下水,因為美國還沒有決心要打世界大戰(zhàn)。
第五,盡管這樣,我們對美國要打仗還得有準備。我們的方針要放在它可能要打,不是放在它不會打,要在精神上、物質(zhì)上準備美國打仗。但是,我們的方針不是跟它硬碰硬。如果它要登陸,我們就采取誘敵深入的辦法,放它進來。我們準備把沿海地區(qū)讓出來,放它進來后就關(guān)起門來打狗,讓他們陷在我們?nèi)嗣駪?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然后再一步步消滅它。
葛羅米柯說,我回去后一定把中國的想法、中國的打算,原原本本地報告蘇共中央主席團,報告赫魯曉夫同志。從我個人來講,是贊成你們想法的。
1958年9月7日,葛羅米柯結(jié)束訪華,返回莫斯科。
(摘自《百年潮》 閻明復(fù)/文)
328050058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