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蔣雯潔(1987—),工程師,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港口、航道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工作。
摘要:文章介紹了柳州市轄區范圍內的航道、船閘及港口碼頭等現有水運基礎設施的基本情況,分析了柳州市水運發展持續低迷的原因,并從加快柳江紅花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大藤峽二三線船閘工程及“翻壩運輸”、啟動招商引資、加大人才培養等方面探討了推動柳州市水運市場蓬勃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內河航運;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招商引資;航道整治;船閘建設
中國分類號:U697.31A531954
0 引言
內河航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流域經濟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服務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柳江航道是廣西內河航運的關鍵環節,是打造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一干線三通道”中的“北線通道”,而廣西工業重鎮柳州恰好位于該通道上。柳州是全國有名的工業城市,以汽車、鋼鐵、機械為三大支柱產業,并發展化工、水泥、輕工、醫藥等產業。從工業產品外銷及原料需求分析,柳州市可選擇水路運輸的貨種有煤炭、金屬礦石、鋼材、礦建材料、汽車、輕工及醫藥產品、農副產品等。
柳江航道北起柳城縣鳳山三江口,至象州石龍三江口與紅水河匯合,全長202.8 km。由于部分河段航道等級低及現有船閘通過能力嚴重不足等歷史原因,柳州市水路運輸潛能未能充分和有效發揮,成為制約柳州市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主要短板。
1 柳州內河航運的發展現狀
截至2020年,柳州市擁有水路貨物運輸企業18家,貨運船舶485艘,42.87萬載重噸。其中,企業運力船舶96艘,18.42萬載重噸;個體經營者389艘,24.45萬載重噸。2016—2020年,水路貨物運輸量分別為727.4萬t、753.3萬t、793.6萬t、875.4萬t、763.5萬t,貨運量保持平穩態勢。柳州港中心城港區擁有碼頭經營單位6家(貨運企業5家,客運企業1家),擁有生產泊位21個(16個貨運泊位和5個客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為2 000 t,最大起重能力為40 t,年吞吐能力為555萬t。因部分航道及船閘通航能力不足,柳州市2016—2020年港口吞吐量分別為128.9萬t、97.71萬t、45.22萬t、46.2萬t、41.19萬t,港口吞吐量逐年下降。
近三年柳州與來賓、貴港水運數據對比如下頁表1~3所示。
由表1~3數據對比可知:盡管柳州市有工業重鎮的先天優勢,但與來賓、貴港相比,船舶載重噸、港口吞吐量逐年遞減,水路貨運量基本穩定,水運行業發展持續低迷。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柳江上下游航道等級低、現有船閘通過能力嚴重不足,以致貨物不得不通過公路、鐵路中轉貴港港運輸,制約了柳州市物流的降本增效。
2 柳州市水運基礎設施基本情況
2.1 航道現狀
柳江航道作為廣西內河航道網中重要的高等級骨干支線航道,上接融江、都柳江聯通貴州,下接黔江與西江航運干線連通的西南水運出海“北線通道”,主要分為以下三段:
(1)上游航段——都柳江省界至老堡口為Ⅶ級航道,可通航50噸級船舶;融江老堡口到鳳山三江口為Ⅵ級航道,受到已建麻石、浮石、古頂、大埔水電站船閘等級低的影響,航道通航100噸級船舶;柳江鳳山三江口到新圩為Ⅴ級航道,只能通航300噸級船舶。以上情況造成經融江北上貴州的水路運輸經營基本中斷。
(2)市區航段——柳江新圩到紅花樞紐為Ⅱ航道,可通航2 000噸級船舶。
(3)下游航段——柳江紅花樞紐到石龍三江口為Ⅳ級航道,通航500噸級船舶,但只能在豐水期的5~9月季節性通航,且受紅花樞紐現有船閘通過能力的制約;黔江石龍三江口至桂平三江口為Ⅴ級航道,通航300噸級船舶。柳州市長途貨運船舶基本是千噸級以上,枯水期通過柳江、黔江航道存在很大困難。紅花電站下游現狀航道條件差是制約著柳州市水運發展最直接的原因。
2.2 航道規劃建設情況
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強化區域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構建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近幾年,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啟動了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來賓至桂平2 000噸級航道工程,由自治區港航發展中心組織實施。
(1)柳江Ⅱ級航道工程起于柳州新圩,止于象州縣石龍鎮石龍三江口,全長172.8 km。根據上級部門指示,工程以紅花樞紐為界拆分為兩個項目: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新圩至紅花樞紐段航道整治疏浚工作已完成,提升為Ⅱ級航道,航道長71.6 km。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紅花樞紐至石龍三江口段工程的項目工可報告于2021-05-15獲得自治區發改委批復,航道里程為101.2 km,目前尚未開工建設。
(2)來賓至桂平2 000噸級航道工程已進入實施階段,主體工程(疏浚和炸礁工程)已于2021年1月動工,力爭2022年底完工。
2.3 船閘規劃建設情況
融江上已建成麻石、浮石、古頂、大埔水電站及4座船閘,柳江上建成紅花水電站及一線船閘,黔江上建成大藤峽水利樞紐及一線船閘。由于大藤峽一線船閘過閘擁堵、船舶排隊時間過長,加上航道不暢等原因,即便在豐水期,船主也不太愿意上到紅花電站上游的柳州港作業,導致很多碼頭不能全年正常運營,港口年吞吐量較小,不能發揮其全部吞吐能力。
目前,紅花二線船閘已在有序施工中,于2021年底建成,屆時紅花船閘總通過能力將達到3 526萬t。柳江Ⅱ級航道工程建成后將全年通航2 000噸級船舶,柳州市的鋼材、水泥、機械等產品都可以通過水運南下出海,極大地降低運輸成本,柳州水運將迎來新的發展局面。
2.4 港口規劃建設情況
柳州港規劃建設三江港區、融安港區、融水港區、柳城港區、中心城港區、柳江港區和鹿寨港區7個港區。目前,柳州港吞吐量主要在中心城港區完成,港口經營貨物以鋼鐵、礦建材料以及非金屬礦石為主。“十四五”前,中心城港區已建成鷓鴣江作業區、官塘作業區一期工程、陽和作業區一期工程及東堤旅游碼頭等,擁有生產泊位21個(16個貨運泊位和5個客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為2 000 t,最大起重能力為40 t,港口年吞吐能力為555萬t。
3 柳州市航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3.1 柳江Ⅱ級航道工程量增加,項目遲遲未能開工建設
柳江Ⅱ級航道工程受航道等級提升以及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影響,工程設計最低通航水位較原工可、原初步設計階段大幅下降,回水點在紅花船閘下游約64 km的位置,需整治的航道里程、灘險數量及工程投資增加。為使工程水位有效銜接,Ⅱ級航道項目工程量增加,投資總概算約為34.99億元,較2012年批復的工程概算增加了31.61億元。目前,最新的工可報告已獲得自治區發改委批復,而其他前期工作尚未完成,建設資金未得到落實[2]。
3.2 大藤峽樞紐一線船閘滯航問題成為新瓶頸
大藤峽一線船閘為3 000噸級船閘,船閘閘室有效尺度為280 m×34 m×5.8 m,設計年通過能力5 189萬t,自2020-04-01開始通航試運行。從運行情況看,西江黃金水道的優勢未得到體現,反而對上游地區經濟發展及航運業造成不利影響。即使在豐水期,上下游候閘船舶數總計僅達到500多艘。同時,船閘在運行管理過程中引發了不少問題:
(1)船閘過閘時間未達到24 h通航的設計要求。目前,船閘只在白天時間通航千噸級船舶,其余時間段通航300噸級船舶,導致堵船很嚴重,影響沿江市、縣上游貨物無法從水上運輸。
(2)船閘過閘效率低,造成船舶周轉慢,上游地區可用船舶銳減,船舶運力非常緊張,造成上游水運企業收入下降、經營艱難。
(3)船閘上游物流成本高,船舶運價上漲,大藤峽樞紐船閘堵船已經成了西江黃金水道新的瓶頸。
3.3 柳江上游航道及船閘改擴建工程投資巨大且尚未落實業主
根據自治區印發的廣西內河過船設施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柳州市交通運輸局于2018年基本完成了融江船閘(麻石、浮石、古頂、大埔)改擴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同時,上游都柳江上的洋溪、梅林樞紐以及配套船閘項目也已經完成了工可報批工作。如果船閘建成后,都柳江、融江航道通航能力依然保持現狀,船閘的通航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將會對水運發展造成重大損失。在建設上述船閘時,需要同時將都柳江、融江航道進行整治疏浚,才能完善柳州市水路運輸體系建設。以上船閘及航道的建設,預計需要花費150億元。然而,目前沒有業主單位承接融江船閘(麻石、浮石、古頂、大埔)改擴建工程及都柳江、融江航道整治工程。
3.4 從事港口航運工作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
未來五年內,柳州市的港口吞吐量將會突破千萬噸,水運發展將會到達飛躍的階段。然而,目前從事港口航運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行政管理部門及企業里的港口航道及水路運輸專業人員屈指可數。因此,培養一批專業技術精湛的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4 推動柳州市內河航運發展的建議
4.1 解決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紅花樞紐至石龍三江口段工程建設資金問題
建議柳州市政府積極協調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交通運輸廳等有關部門制定資金籌措方案,解決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紅花樞紐至石龍三江口段工程建設資金問題,加快批復初步設計及施工圖,推進完成項目前期工作,早日實現開工建設,以利地方水運經濟發展。
4.2 解決大藤峽樞紐船閘通航瓶頸問題迫在眉睫
為充分發揮西江黃金水道的作用,滿足柳州市對西江黃金水道的需求,建議向上級呼吁盡快啟動大藤峽水利樞紐二線、三線船閘建設,結合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來賓至桂平2 000噸級航道工程的建設,最大程度地發揮水路運輸的優勢。此外,結合上級有關部門實地調研大藤峽船閘運行和壩上壩下船舶待閘的情況及對“翻壩運輸”進行的探討,建議柳州市與來賓市政府一同向上級呼吁成立“翻壩運輸”工作專班,加快完成調研論證,追加納入交通網三年大會戰項目,將“翻壩運輸”作為彌補船閘通過能力不足的有效補充并早日開工建設。同時,建議優化來賓至桂平2 000噸級航道工程施工方案,加快大藤峽船閘下游阻礙船舶航行的急難灘險段航道整治進度,完善夜航設施建設投入,盡快實現2 000噸船舶24 h通航。
4.3 啟動招商引資,推進水運項目建設
柳江、融江、都柳江上的航道、船閘項目建設雖為自治區事權,但受體制機制制約,目前尚缺乏一體化解決制約柳州市水運短板的總體方案。為抓住當前機遇,用好國家政策,加快推動水運項目落地建設,促進水運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議立即啟動招商引資。可將柳江、融江、都柳江段涉及的船閘改擴建、航道整治以及港口碼頭建設等水運項目一體化打包進行招商引資,從而加快整體推進。對有興趣參與柳州乃至廣西內河航道發展規劃和建設的公司給予合法合理的政策優惠及資金補助。建議柳州市與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合作,共同打包招商引資項目,為降低物流成本、構建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柳州綜合運輸體系奠定基礎,推動柳州市水運市場蓬勃發展。
4.4 培養專業技術及管理人才,培育水路運輸市場
柳州市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港口航道、水路運輸管理培訓機構,建議立足現狀,依托柳州市交通學校、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有利條件,采取政策扶持、資金補貼等措施,設立內河航運培訓中心,培養專業技術及管理人才。
(1)制定補貼政策,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到學校任教,強化師資力量,為本市內河航運人才的培養構建一個全新的平臺。
(2)加強與高校、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培養水運人才。以服務內河航運事業的發展為宗旨,以人才培養為依托,切實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3)對專業人才進行強化打造,全面學習技術、管理以及法律法規知識。同時,對人才給予適當補助,保證培養的人才可以留得住、有作為。
(4)鼓勵貨物運輸從陸路向水路轉移,加大對水運行業的扶持,出臺集裝箱船及LNG船優先過閘、港口吞吐量達到一定數額的經營性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或者資金方面的獎勵、港口及船舶貸款及抵押優惠政策等。
通過以上措施,港口航運人才將不斷壯大柳州市水運行業隊伍,水路運輸行業才能再創輝煌[3]。
5 結語
規劃到2035年,國家將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柳州市也將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中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十三五”“十四五”期間的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及水路運輸市場培育,并依托柳江及黔江航道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二三線船閘建成,柳州市的水路運輸必將會呈現日益繁榮的發展景象。
參考文獻:
[1]內河航運發展綱要[J].中國水運,2020(6):17-19.
[2]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紅花樞紐至石龍三江口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2021.
[3]柳州市交通運輸局,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柳州市水路貨運市場培育發展研究報告[R].2019.
263550118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