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萍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江西 萍鄉 337000)
盆底功能障礙(PFD)是由盆底支持組織損傷、缺陷或功能障礙所致,患者多伴有子宮脫垂、盆腔器官脫垂及陰道壁膨出等癥狀,對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影響較大。PFD與妊娠及分娩有密切聯系,已婚已育的女性PFD發生率為30%~40%[1]。產后盆底康復訓練具有無創、經濟、無不良反應等優點,持續進行正確的盆底肌訓練,有利于改善患者盆底功能[2]。生物反饋電刺激已被用于PFD的盆底康復治療中。它是在陰道放置電極,通過不同頻率及強度的電流對患者盆底神經、肌肉進行刺激,同時可對肌肉活動信號進行反饋[3]。本研究將探討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對產后PFD患者盆底肌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以期為PFD的防治提供參考。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 例PFD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 例。觀察組年齡(29.07±2.13) 歲,孕周(39.46±0.35) 周,胎兒體質量(3 152.08±126.79) g,產次(2.16±0.22) 次;對照組年齡(29.13±2.10) 歲,孕周(39.41±0.38) 周,胎兒體質量(3 151.58±127.13) g,產次(2.07±0.25) 次。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產婦簽署知情同意書;均為足月、單胎妊娠,產道自然分娩;產后6~8周且惡露排凈;伴有輕度壓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Ⅲ級,盆腔臟器脫垂Ⅰ~Ⅱ期。排除標準:體質量指數(BMI)≥30 kg/m2;伴有盆腔手術史;伴有妊娠并發癥;產前即存在盆腔臟器脫垂等疾病;患有精神疾病。
1.3.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盆底康復訓練,具體包括會陰肌肉訓練、骨盆底康復訓練。指導產婦依據呼吸情況有規律放松及收縮肛門、會陰肌及尿道,每日2~3次,每次20 min;指導患者進行陰道啞鈴訓練,將陰道啞鈴夾緊,陰道與盆底肌按規定收縮,并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啞鈴重量,每日2次,每次20 min,共治療3個月。
1.3.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治療。生物反饋電刺激:采用盆底表面肌電分析、生物反饋訓練系統MLD A2(南京麥瀾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進行Glazer盆底功能評估,分析整個盆底肌群Ⅰ、Ⅱ類肌纖維功能及產婦陰道緊縮度、盆底肌力。采用生物反饋治療儀(加拿大Thought Techonolgy公司)治療,向產婦陰道內置入電極,其中Ⅰ和Ⅱ類肌纖維分別采用8~32 Hz和30~80 Hz治療,每次20 min,每周2次;盆底康復訓練同對照組,共治療3個月。
盆底肌力:采用盆底肌力手法評級[4],手指未感覺到肌肉收縮動作為0級;感覺到輕微肌肉收縮為Ⅰ級;感覺到肌肉收縮,持續2 s,重復2次為Ⅱ級;感覺到肌肉收縮,持續3 s,重復3次為Ⅲ級;感覺到肌肉收縮,持續4 s,重復4次,伴有輕微對抗為Ⅳ級;肌肉收縮有力,持續5 s,重復5次,存在持續對抗為Ⅴ級。生活質量:通過盆底障礙影響問卷7(PFIQ-7)[5]、盆底障礙功能調查表(PFDI-20)[6]評估。PFIQ-7量表主要從陰道、腸道及膀胱等方面評估,分值范圍0~300分,評分越高,對生活質量影響越大;PFDI-20量表主要從盆腔障礙脫垂癥狀、排便癥狀及排尿癥狀等方面評估,分值范圍0~300分,評分越高,對患者生活影響越大。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進行以上指標的評估。

治療前兩組盆底肌力分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447,P>0.05);治療后觀察組盆底肌力分級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395,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盆底肌力對比 單位:例(%)
治療前兩組PFIQ-7和PFDI-20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FIQ-7和PFDI-20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FIQ-7和PFDI-20評分對比 單位:分
盆底組織具有承托盆腔臟器及保持其正常位置的作用,可維持女性排便及排尿等多項生理功能。產婦產后由于盆腔重力及自身生理的變化,盆腔結構發生變化,加之生產時間過長及羊水過多會損傷盆底韌帶及肌肉,造成陰道收縮力及盆底肌力的下降[7]。產后PFD會導致肛門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礙,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盆底康復訓練是促進PFD患者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有效途徑,患者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提肛肌鍛煉,以刺激盆底肌肉收縮,改善盆底肌肉松弛狀態,增強盆底功能,改善控尿功能[8-9]。但單純的盆底康復訓練無法有效恢復受損的神經肌肉功能。
生物反饋是采用陰道內側壓裝置對陰道收縮力進行測定,并將所得信息經過顯示系統轉變為光、聲等反饋信號,使患者能夠通過視覺、聽覺理解,從而對特定肌群進行正確訓練,以恢復肌群功能[10]。電刺激是指將電極置入陰道內,通過脈沖電流,將體內感受器喚醒,對神經肌肉興奮性進行調節,進而被動收縮肌肉,恢復盆底肌力及盆腔正常功能[11]。本研究治療后觀察組盆底肌力分級優于對照組,PFIQ-7和PFDI-20評分低于對照組。高麗娜等[12]指出,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有利于產婦產后盆底功能的恢復,可提高盆底肌力及肌電壓,能夠于產后早期改善盆底功能,改善患者預后,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提示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用于產后PFD效果更好,有利于恢復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雖然本研究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治療產后PFD取得理想的效果,但產后盆底恢復是一個長期過程,故為進一步證實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對產后PFD患者盆底肌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仍需今后延長觀察時間、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以獲得更為科學、嚴謹的結果,從而指導臨床治療PFD。
綜上所述,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治療產后PFD效果確切,能夠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恢復盆底功能,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