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琳
一、問題的提出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美術教育應視幼兒為創造的主體,給幼兒創造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表現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然而,在我們實際的美術活動中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是幼兒園傳統的美術活動過多以教師的預設活動為主,過于強調幼兒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幼兒在美術活動過程中自由創意、個性化的探索與嘗試,使幼兒難以體驗自主表達的快樂;二是美術材料的投放形式單一、高結構材料過多,忽視了美術工具的多樣化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從而限制了在美術活動中幼兒自主、創意性的發揮;三是美術活動的組織形式單一,多以集體教學為主,很少兼顧到多種組織形式,難以與其他領域達到有效融合,不能共享幼兒園的多種資源來為美術活動服務等。
二、概念界定
1.美術活動
本課題中的“美術活動”指3-6歲的幼兒所從事的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情感的造型藝術活動。
2材料運用
本課題中“材料” 指從事造型藝術活動時,用以傳達幼兒想法的介質和載體,包括任何可用于藝術創造的工具、生活材料、自然材料、裝飾材料等;“運用”指根據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3自主表達
“自主”指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表達”指將思維結果以語言、文字、圖形、表情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本課題的中的“自主表達”指幼兒將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情感體驗,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美術材料和使用方法,建構出自己獨特的美術形式表現出來。
三、形成美術材料運用促進幼兒自主表達的教學策略,引發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主、創新地藝術表達
1.在體驗式美術活動中親身感知多種材料特性,激發幼兒探究材料運用與表達的興趣
本課題實踐活動初期階段,我們設計了一系列體驗式美術活動,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美術材料引發幼兒親身感受。活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新材料的認知和探究:教師準備人手一份材料,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特點:“看一看,什么樣的?”“摸一摸,什么感覺?”“團一團,拉一拉,有什么變化?”等。如在“神奇魔毯”的活動中,幼兒對粗麻繩非常感興趣,教師就請每個小朋友拿了一段充分探究,并通過討論的形式交流。孩子們把麻繩拿在手里充分感知,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發現:“麻繩粗粗的,有點硬”“麻繩上面好多小毛毛,扎扎的”“老師,看我的麻繩可以團成一個球球”“我用麻繩甩圈圈”“麻繩很輕但是挺結實,拉不斷”……這些發現讓孩子們對后續的創作活動充滿了期待。教師抓住機會,鼓勵幼兒用麻繩和乳膠、顏料等材料一起嘗試,將麻繩的這些特性運用在作品表達中。運用這些教學方法,我們引導孩子們不斷感受、摸索探究各種新材料,逐漸熟悉了各種常用美術材料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性,并形成了對美術材料積極主動的探究習慣,愿意不斷觀察、發現材料不同的特點,并嘗試運用特點進行富有個性的表達。
2.引導幼兒積累對美術材料特性及相遇變化的經驗,結合審美欣賞嘗試多種方法的創意性表達
為了避免幼兒拿到美術材料后盲目的堆砌,無法實現美術活動的核心目標。我們進行了新一輪的實踐研究:一方面在活動中著重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不同材料在綜合使用中相遇的有趣變化,如不同顏料相遇的融合、遮蓋,不同質地材料之間的粘合、支撐、覆蓋和分離等,熟悉多種材料綜合表現變化的視覺效果。幼兒熟悉變化后便不會盲目嘗試堆砌;另一方面,我們也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審美欣賞:實物欣賞、圖片視頻欣賞,幼兒作品評價賞析等等,提升幼兒對色彩、造型、空間等美術元素的感知和理解,引導幼兒在多種材料表達時有意識運用這些元素。如我們在作品賞析中引發幼兒討論:你發現它使用了哪些材料?你覺得是怎么使用這些材料的?哪個地方(材料)的變化最有趣(漂亮)?你還有別的新方法和新創意嗎?等。這樣的討論中幼兒通過回憶經驗、思考判斷逐漸加深對美術材料綜合運用變化過程的理解,同時有意識形成具有審美傾向的創意性表達。
3.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需要投放多種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并鼓勵幼兒運用經驗大膽創新表達
不同年齡幼兒由于認知、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的不同,他們對于美術材料的興趣和需要也是不同的。小班幼兒喜歡色彩鮮艷、簡單易操作的材料,如各種顏料、彩泥、彩紙等,喜歡在嘗試中感知發現各種色彩和形態的變化;中班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對使用各種美術工具來探究美術材料感興趣,喜歡嘗試各種材質的筆、紙,裝飾材料等,對使用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的美術活動充滿好奇;大班幼兒美術材料經驗豐富、動作精細,視覺表達能力強,能利用環境中的各種材料大膽構思、熟練運用特性進行表達創作。由此我們根據不同年齡特點設計了分層式材料投放:小班組采用教師引導式材料投放:根據近期活動內容,鼓勵幼兒多選擇新材料新工具,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究新材料;中班組在活動中投放“綜合材料盒”,幼兒根據自己需要,將常用喜愛的美術材料和工具分類置放在工具盒中自由取放,并自主隨機補充;大班幼兒整理能力強,美術表達活動中需要更加豐富的材料,我們設計了“自助餐”式的美術材料取放環節: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活動需要,提供多種美術材料分類放置在幼兒操作區旁邊,幼兒確定表達構思后,拿自己的材料取放籃,自主選擇喜歡和需要的材料進行創作。除此之外,整個美術教室的所有材料也對孩子們開放,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可以自由在周圍環境中選擇需要的任何材料。這種材料提供的方式改善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為幼兒準備固定材料的問題,幼兒可自由選擇材料種類和數量、自主選擇表達的方式方法,不受他人的影響和制約,獨立自信、積極主動地運用已有經驗去進行美術材料的嘗試、探究、創新,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藝術情感與思想的創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