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FU

我們嘗試與幾個造夢人討論,聽聽他們的生活與日常,粘連那些被放逐和遺忘的人間碎片,在光影和思想之中求問盼答。導演曹保平,攝影師杜可風,哲學教授劉擎,作家劉震云。在他們已經從造夢的人轉變成更多人的夢想后,我們帶著疑問而來,想知道他們在時代中,是正面帶線還是側身打野或者是在暗影中背刺,時代之于個體,迎接的姿態是從輸球開始還是平局開場。
都說時代造就夢想家,在命運行板中,總有人先尋到所在行業的秘境并打開夢想之門,絕大多數是在門外疾走,于是“躺平”和“內卷”成為Z時代不可規避的潮流。現在提及夢想和實現夢想,提及努力二十年或者一夜成名都如樣板,這些樣板飄浮在空中等待過些時候成為經典或者消失于塵埃。于是夢想和現實的悖論持續——老命題還是新挑戰,有解還是無解,有多解還是唯一解?新一代年輕人的困頓,如何在不耗盡自身的時候還能實現夢想?
既然“時代夢想家”皆已圓夢,那么,可否通過試著去理解他們從而拒絕被這個時代定義。如果每個人的時間是個總量,那么如何看待2022年的這一刻?就像如何看待浩瀚宇宙中的某幾片星塵,宇宙與人間也同樣有趣,名利場與被名利場遺忘也是。等待他們的請回答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