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思,馬杏娟
(余姚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浙江 寧波 315400)
新生兒窒息與新生兒娩出前、出生過程或出生后發生缺氧有關,表現為呼吸抑制、不能自主呼吸,可引發高碳酸血癥、新生兒神經運動功能障礙及新生兒腦癱等,嚴重危及新生兒生長發育及生命安全。新生兒窒息若未能實施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易造成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損傷,腦損傷可作為窒息新生兒繼發的嚴重并發癥,也是致使新生兒致殘致死的主要危險因素。臨床早期發現窒息新生兒并發缺血性腦損傷并進行干預,對新生兒窒息預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統計窒息新生兒腦損傷發生率,分析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危險因素,為臨床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生風險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7年9月—2020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兒(包括其母親)臨床病歷資料,納入標準:胎兒符合新生兒窒息的診斷標準;臨床病歷資料完整;胎齡低于42周。排除標準:因新生兒窒息以外因素導致新生兒腦損傷,如電解質紊亂、宮內感染、產傷、新生兒顱內出血、遺傳代謝性疾病及新生兒低血糖等。共入組128例。其中男73例,女55例;胎齡35~41周,平均(37.62±3.75)周;出生體質量≥2 500 g 75例,< 2 500g 53例;窒息程度重度38例,輕度90例;產程異常60例;母親妊娠期高血壓59例;羊水污染41例;陰道分娩92例,其他36例;母親妊娠期貧血49例。
1.2 診斷標準
1.2.1 新生兒窒息 參照《新生兒窒息診斷的專家共識》中關于新生兒窒息的相關診斷標準。①輕度窒息:Apgar評分1 min不超過7分或5 min不超過7分,并伴有臍動脈血pH低于7.2;②重度窒息:Apgar評分1 min不超過3分或5 min不超過5分,并伴有臍動脈血pH低于7.0。未取得臍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者,若Apgar評分低于3分為嚴重新生兒窒息,低于7分為輕中度新生兒窒息。
1.2.2 新生兒缺血性腦損傷 參照《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標準》中關于新生兒缺血性腦損傷的相關診斷標準,并通過腦電圖、B超、CT及MRI等影像學檢查進行輔助診斷。若同時具備下述3條即可診斷:①存在明確可造成胎兒宮內窘迫異常產科史,并表現為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或在分娩時存在明顯的窒息感;②在胎兒分娩時,發生重度窒息,即Apgar評分1 min低于3分或5 min仍低于5分,臍動脈血pH低于7.0;③胎兒分娩不久,表現為神經系統癥狀,時間可持續超過24 h,如意識變化、肌肉張力變化、原始反射異常,病情嚴重時可出現驚厥、前顱張力增加及腦干征。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所得數據,其中計數資料分析方法運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的對比分析方法(兩組)運用檢驗,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危險因素,并分析此Logistic回歸預測模型(即獨立危險因素)的敏感度及特異度。<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窒息新生兒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單因素分析 128例窒息新生兒出現缺血性腦損傷37例,窒息新生兒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發生率為28.90%。單因素分析顯示,是否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窒息新生兒間,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2.2 窒息新生兒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是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0.05)。見表2。

表1 是否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窒息新生兒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of asphyxiated newborns complicated with ischemic brain injury

表2 窒息新生兒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of asphyxiated newborns complicated with ischemic brain injury
2.3 敏感度與特異度 通過對上述獨立危險因素的敏感度與特異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判斷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敏感度分別為0.476、0.632、0.389、0.463、0.490,特異度分別為0.802、0.856、0.797、0.793、0.835。
新生兒窒息易造成新生兒缺血性腦損傷。馮瓊等發現窒息新生兒中存在多器官損傷占58.22%,其中腦部損傷發生率最高,達到47.95%,分析原因可能是新生兒窒息缺氧后,全身血流重新分布,但因腦部耗氧量、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快,對氧的依賴性極高,因此持續性窒息加重腦損傷,促使腦部最先成為受累器官。郭果等研究發現,Apgar評分較低、嚴重酸中毒、合并臟器損害等與新生兒窒息發生缺氧缺血性腦病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新生兒窒息中缺血性腦損傷并發率為28.91%,也提示窒息新生兒存在缺血性腦損傷風險較高。故及早評估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相關危險因素,對其防治及預后極為重要。
楊秀娟等發現產婦妊娠期貧血、妊娠期心血管性并發癥、羊水污染及臍帶纏繞均為該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趙新敏等發現剖宮產分娩可增加重度羊水污染孕婦的腦病風險。本研究單因素分析顯示,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與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存在相關性。進一步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為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可能為:①宮內窘迫易導致胎兒缺氧,出生后窒息加重機體缺氧程度,致使氧自由基損傷,增大顱內壓,腦細胞鈣離子大量蓄積,促進遲發性細胞丟失,引發腦水腫、加重繼發性神經元損傷;②隨著窒息程度逐漸加重,腦組織血流灌注逐漸減低,腦部缺氧癥狀加重,進而腦血流紊亂及腦缺氧發揮協同作用影響胎盤血流量及胎兒心腦血管功能,減少胎兒大腦血供及氧供,增加了腦缺血缺氧損傷的易感性;③母親妊娠期高血壓可致使胎兒宮內慢性缺氧,影響胎兒大腦血供,此外,還可降低孕母血鈣水平,降低胎盤絨毛含氧量,減少子宮血供,誘發胎兒腦血、氧供應量減低,增加腦損傷風險;④羊水污染與胎兒誤吸胎糞有關,胎糞中含有大量的膽汁、脂肪酸及胰蛋白酶,可阻塞胎兒氣道,損傷呼吸道黏膜,誘發新生兒肺炎綜合征及肺血管痙攣及肺損傷,引發呼吸窘迫綜合征,致使腦部血氧供應降低,使中樞神經系統受損;⑤母親妊娠期貧血可直接造成胎兒腦血、氧供能力降低,易引發缺血性腦損傷。同時,本研究還發現,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對患兒并發腦損傷具有一定的評估價值,因此,臨床應密切觀察窒息新生兒上述危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綜上所述,窒息新生兒并發缺血性腦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宮內窘迫、重度窒息、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羊水污染及母親妊娠期貧血,臨床醫師應密切關注這些危險因素,并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以降低該病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