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
“政協悅讀”讀書活動,是在全國政協安排部署和示范帶動下,廣東省政協推出的一項履職創新舉措。自2020年11月啟動以來,“政協悅讀”堅持緊扣黨史學習教育主線,堅持突出政協特色優勢,堅持讀書讀史相交融、學習履職相促進、線上線下相協同,開展得有聲有色、亮點紛呈、卓有成效,已經成為廣東省政協系統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平臺,以及落實廣東省委全會的重要渠道。
在數字政協開設“政協悅讀”委員讀書群,以省政協專門委員會為責任單位按月輪流主持,至今一年有余。
省政協黨組高度重視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成立了主席王榮任組長、副主席林雄任常務副組長的高規格讀書活動指導組,秘書長吳偉鵬親自主持研究制訂“政協悅讀”實施方案,加強對讀書活動的整體策劃和統籌指導,推動讀書活動高起點、高標準開展。各專門委員會把主持好“悅讀”作為年度工作重點之一,制訂翔實的“月讀”實施方案,精選書目、招募骨干、組織交流、收集意見、轉化成果,各顯神通、各展所長,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讀書、交流和分享。
于是,在讀書活動中,常常看到主席帶頭導讀點評、帶頭主講專題,各位副主席、秘書長在線指導,積極參與互動交流。委員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先當學生,再當先生”“先努力成為飽學之士,再成為建箴言謀良策和凝聚共識的高參。”懷著如此認識,委員們主動學習的熱情高漲,思維活躍,互動頻繁,聞道傳道蔚然成風。
受全國政協網上書院邀請,住粵全國政協委員活動召集人王榮主席在全國政協移動履職平臺“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作專題講座,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主講廣東紅色故事。一張張珍貴的圖片和一個個生動翔實的黨史故事,串聯起中共三大、三河壩戰役等廣東黨史上的重大事件,讓大家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有了更真切的體會、更深層的理解。
包括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在內的360余名委員在線同步學習,交流發言近5萬字。“讀完書還看到大家分享體會,受益匪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奮斗無窮期,征途有你我!”“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我無比自豪,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一條條回復不時彈出,點贊評論持續刷屏,既有言簡意賅的留言,也不乏數百字的長篇感言,交流討論之熱烈,學習氛圍之濃郁,被全國政協聯絡局譽為“在中共黨史學習群上創了新高潮”。
在讀書群,也常常看到這樣一群專委會主任和專職副主任,他們積極活躍,精心設計“月讀”主題,清晨帶頭在群內發言,不斷創新導讀形式,視頻圖文多措并舉,引導委員充分投入、按時“打卡”、齊聚“云端”,在“鍵對鍵”的線上讀書互動中分享心得體會、形成集體智慧。例如,提案委就深刻認識世界大變局與中國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培養戰略思維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經濟委探索運用音頻、視頻等新交流方式,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推進兩個合作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開展熱烈討論,為制定實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真言、謀良策。科教衛體委圍繞健康中國建設主題,就重塑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疫情防控、體教融合等專題交流分享學習體會,得到全國政協充分肯定。人資環委結合春節特定時間節點,就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開設小型專題講座,保持學習全天候,“悅讀”不打烊,“書香味”成為政協人濃濃的年節味。農業農村委聚焦“三農”熱點難點,重溫“三農”政策歷史進程,推介各地成功經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這種有統有分、按月輪值的運作機制,有效調動起各參加單位和委員們的積極性、主動性,推進“政協悅讀”有板有眼、生動活潑地開展,放大了“政協悅讀”的乘數效應和社會效應,走出了一條讀書活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有97.5%的省政協委員入群,涵蓋32個界別,近7萬人次發言,200余萬人次上線瀏覽,群內最早發言時間為凌晨5時許,最晚發言時間為深夜2時多。“悅讀”群書聲瑯瑯、書香濃濃,愉悅綿綿、收獲滿滿,委員們躬行讀書、自覺學史的熱情持續高漲。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入群點贊“喜看讀書群如火如荼”。
委員讀書活動不同于一般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也有別于純粹的個人隨性漫讀。在謀劃推進委員讀書活動之初,省政協黨組就明確提出,絕不能把“政協悅讀”當做一個“應景”活動,而是要把它作為凝聚思想共識、培育傳播協商文化的大學校,著力增強讀書活動的吸引力、影響力。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政協悅讀”目前已舉辦15期,廣泛涉及百年大變局、國內大循環、健康中國、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紅色文化、法治建設、少數民族史、“一國兩制”、大國外交等專題。無論是哪期哪個專題,都始終緊扣黨史學習教育這一主線,將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整體貫通學習,引導委員更好理解把握“兩個大局”,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解把握黨的經濟、民生、“三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歷史脈絡,強化委員的責任擔當。比如,2021年4月,省政協文化文史委圍繞“學習百年黨史,弘揚紅色文化”開展專題黨史學習,《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紅文100篇》等著作被大家反復研讀。同時安排文化文史專家委員擔任導讀,分專題宣講解讀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初心宗旨、重大理論成果、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等,逐漸加深了解黨的百年奮斗史,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
“感謝省政協給我們提供的學習交流機會。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為一名港區政協委員,希望在推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上發揮應有作用!”“如今正值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香江兒女要繼先輩之余烈,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引發港澳委員感觸的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專題講座。2021年7月4日晚,圍繞聚焦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政協悅讀”組織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委員專門開展了一次線上學習交流會。王榮主席在群里發言鼓勵,“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高潮,凝聚各級委員思想政治共識,瞄準新的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廣大委員智慧力量”。短短兩個小時,65名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委員在線發言、聯動學習,中共委員和非中共委員暢所欲言、互動點贊,內地委員和港澳委員同框對話、交流思想,提交發言材料68篇,約4.5萬字,思想火花激蕩迸射。盡管委員的發言角度不同,觀點各有側重,但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洋溢著愛國愛黨愛港愛澳的殷殷之心,洋溢著政協委員為實現下一個百年目標擔當作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聚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廣東省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省政協每周五在“政協悅讀”群開展專題學習交流研討,組織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和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一同學習,結合界別實際建言資政,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民主黨派共同的精神財富。”“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記‘國之大者’,做好時代的記錄者、人民心聲的傳播者。”委員們通過學習交流,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史,更加堅定了“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初心和信念。
在閱讀活動中,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與形式上的寬松是分不開的。“政協悅讀”做到了既鼓勵觀點碰撞,又倡導理性表達,進一步錘煉道德操守、提高思想認識,更好地凝聚共識,有效提高建言資政的精準性、解決難題的有效性。讀書活動中安排專人導讀和專題講座,注重設置話題、引領話題,促進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深化對重大問題的認識,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這樣形式靈活、平等討論、良性互動的“悅讀”交流,委員們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們充分表達觀點,加強與所在界別群眾的聯結共鳴,帶動身邊群眾同步學習,把學習氛圍從線上延伸到線下,使讀書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交流、廣泛凝聚共識的過程,成為發揚協商民主、傳播協商文化的過程。這也充分體現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文化內涵,是發揚民主增進團結的重要平臺。
省政協雜志《同舟共進》也積極配合委員讀書活動,連續以黨史專題、黨史專欄的形式給委員們提供各個角度的閱讀資料,豐富了“政協書架”,豐富了學史平臺。誠如吳偉鵬秘書長所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通過革命先烈的事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銘記黨走過的光輝歷程、付出的巨大犧牲,增強做好工作的自覺性堅定性。”
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把讀書與履職相結合,既是對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一項具有政協特色的制度性安排。
王榮主席在讀書群里寫道:“自政協系統開展讀書活動以來,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與,認真學習,線上線下參政議政,協商交流,分享心得,凝聚共識,使政協履職內容與成效更為豐富,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疫情帶來的對履職活動的影響。”實在是真切感受。
在讀書活動中,省政協各專委會緊跟時事熱點,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讀書與履職相促進,引導委員結合履職工作,在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把書本讀“活”,把讀書成果轉化為解決具體問題的對策建設,不斷提升專門協商機構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例如,2021年10月,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牽頭組織開展當月的讀書活動,精心選擇了與大灣區建設緊密相扣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業機遇》一書,結合2021年下半年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和“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議題,圍繞“深入扎實開展‘四史’宣傳教育,凝心聚力,推進兩個合作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展交流討論。王珺委員提到,兩個合作區建設是當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關鍵點,要以此為抓手,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進高水平粵港澳合作發展。毛艷華委員認為,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周年,“入世”20年來,通過逐步取消貨物貿易的行政審批制度和關稅、非關稅壁壘,基本實現了貨物貿易自由化,廣東因此成為對外貿易大省,帶動了經濟快速增長。我們仍需要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以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一篇篇閱讀心得提交上線,字里行間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這些真知灼見將委員讀書活動所帶來的思考落到了工作實踐之中,成為指導本職工作、貢獻灣區發展、深化地區改革的重要資源。
在中國,以人民政協為重要支柱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框架已經建立起來,但還需要行動去支撐。從這個角度說,讀書活動本身不是目的,其最終指向是提高委員的能力和作為,提升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方面的能力和作為。如此才算得上是高質量的讀書活動。為實現這一目的,省政協各專委會立足自身特點,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創新“立言”形式,推動讀書活動有趣、有效、活潑開展。例如,文化文史委線上線下同步舉辦“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中的信仰之美”專題講座,為廣大委員獻上一堂“特殊的黨課”,引導委員在欣賞藝術之美中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感悟共產黨人始終為民的初心宗旨。社法委聯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民法典》普法專題講座,用生動鮮活的案例詮釋法律條文,推動《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民宗委突出民族工作特色,開設“微課堂”“民族小知識”專欄,生動介紹民族政策、文化藝術、歷史風俗等,在讀書讀史中普及民族知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外僑委就學深悟透習近平外交思想開展線上研討交流,每日推送“新中國外交史上的今天”,為講好中國故事、培育壯大知華知粵友好力量建言獻策、凝心聚力。
據統計,截至目前,“政協悅讀”活動已累計分享超過22萬字的讀書體會,整理報送《廣東政協信息》40余篇,形成“悅讀分享”文章近300篇,公開出版《行走在廣東紅色印記中》《走進民法典 細說百姓事》《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見證 踐行 建言——“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共謀綠色生活 共建美麗家園》等5本“悅讀”札記。這些“悅讀”成果凝聚著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和市縣區政協委員的集體智慧,達到了雙向發力、推動工作的良好效果。
開卷有益,書香正濃。相信經過“悅讀”活動的澆灌,政協協商民主之花將更加絢麗地綻放,人民政協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生動實踐將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