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和全國農業農村計劃財務工作會議精神,山西省主動作為,對標中央試點,自主啟動省級政策性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試點;主動創新,對表先進省份,自發開展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試點(與上述“三險”并稱“四險”),積極推動山西省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探索加快形成既保災害又保價格、既保成本又保收益、既保生產收入又保誤工收入的農業保險基本體系。
試點成效
山西省“四險”有機組合屬全國首創,具有保障面寬、費率精準、起賠點低、理賠快捷、賠付額高等優勢,對于保護種糧農戶積極性,保障重要糧食作物有效供給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在山西洪洞縣、聞喜縣、忻府區、朔城區等4個產糧大縣(區)分別開展小麥完全成本險、小麥產量險、玉米完全成本險(綜合天氣指數)、玉米收入險,再疊加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為種糧農戶因種地未能外出務工提供穩定的收入保障,取得積極成效。
通過試點實施,完全成本保險,有效保障種植戶在生產中投入的人工成本、地租成本、直接物化成本等全部成本;實施產量保險和收入保險,對種植戶提供兜底性高水平保障;實施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對未實現轉移就業的、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在生產中因災、因市場變動導致的收入損失進行補償。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山西銀保監局等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創設、科學甄選試點、強化要素保障;中煤保險山西分公司作為試點承保機構,依托農網、加強保障、優化服務,共同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穩定了農戶收益,達到了預期效果,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四險”試點覆蓋56個鄉鎮1115個行政村,承保綜合覆蓋率達到82.61%,4個縣覆蓋率均超過80%,為18.75萬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9.68億元,理賠到位7148.33萬元,惠及農戶10.38萬戶,理賠工作圓滿完成,有效夯實了山西省農業保險發展基礎。
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動,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山西省委常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安排部署試點工作,省級財政有效保障50%保費補貼。試點市、縣(區)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出臺本地實施方案,為試點提供制度安排。成立由縣級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試點實施領導小組,明確和細化部門職責分工,推動試點工作落細落實。市、縣兩級財政有效保障25%的財政補貼,對脫貧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做到脫貧戶零保費參保。三級財政1.34億元資金投入,杠桿效用放大13.67倍,有效發揮了財政補貼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中煤保險山西分公司直接減免農戶應繳保費2700萬元,減免77%,有效減輕農民負擔,激發參保積極性。
(二)高質包聯,增大防災抗災強度。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開展專家團隊、項目工隊和營銷戰隊“三隊”服務活動,將專業技術、惠農政策、保險服務等送到基層一線,助力提升政策性農險風險保障和保險機構服務水平。試點縣農業農村部門運用科技手段,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協助保險機構在標的確認、災因鑒定、損失評估、價格采集、產量測定、氣象數據鑒定等方面提供專業支持,充分利用天氣指數和價格指數等創新指標,發揮氣象災害保險賠付快捷的優勢,并積極組織技術力量,將保險服務從災后理賠向災前防控轉變。聞喜縣、洪洞縣等試點開展示范服務活動,通過微信工作群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最大限度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
(三)高效服務,加快查勘理賠進度。中煤保險公司作為山西省本土唯一的全國性保險法人機構,圍繞產品創新、服務創設,專注“三農”、深耕“三農”,組織工作專班、加大投入力度、靠前服務端口、精準測算保額,小麥完全成本險、小麥產量險、玉米完全成本險、玉米收入險畝均保額分別達到767.96元、807.3元、1121.58元、1392.14元,較傳統農險畝均增幅92%、102%、212%、287%,賠付兌現114.17萬元、959.21萬元、2729.68萬元、3345.27萬元,更好地保護種糧農戶的利益。利用互聯網、報紙、廣播等媒體廣泛進行定向宣傳和政策解讀,調集大量人力物力,逐村逐戶開展政策宣傳和承保工作,不斷提高農戶參保投保意識,擴大承保覆蓋面。在試點縣區廣泛開展無人機藥物噴灑普防、農資農藥贈送、災害預告預警、種植技術講座等防災減損增值深度服務,有效控制了災害蔓延和災害損失,得到了基層政府和農戶的高度認可。
下一步重點工作
試點期內,在持續鞏固試點成果的基礎上,山西省將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做好典型經驗模式推廣,重點聚焦小麥、玉米生產功能區所在縣域,逐步轉化成全省性政策,在全省擴大試點范圍。二是做實農業保險模式創新,強化科技賦能農險,注重氣象指數、價格指數的運用,創優簡便、快捷的農險模式。三是做強農險宣傳培訓工作,發揮廣大基層農村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動員活動,提高農戶投保積極性。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