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海
鄉村治安治理是鄉村治理的重要方面,做好鄉村的治安工作是農村派出所的基本職責。筆者認為,農村派出所需繼續以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為目標,緊密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主動擔當彰顯“四力”,即“組織力”“打擊力”“凝聚力”“號召力”,為鄉村治理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助力基層公安力量。
加強組織領導,彰顯“組織力”,構建鄉村治安治理網絡
鄉村治安治理,組織建設是前提和保障,要不斷完善鄉村治安治理組織構架。一是組建一個小組,即鄉鎮治安領導小組。農村派出所要主動向鄉鎮黨委政府匯報,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組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公安主責、村民自治”的鄉鎮治安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農村派出所在鄉村治安治理中的主力軍作用。二是建設一個機制,即“一村一輔警”機制。在各個建制村的村委會設置至少一名輔警,將治安管控的神經末梢延伸到每個自然村,發揮收集治安信息、治安巡邏防控、開展法治宣傳、聯系轄區群眾的紐帶作用。三是拉起一支隊伍,即治安志愿者義務巡邏隊。鄉村是我家,平安靠大家。農村派出所要落實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措施,激發村民參與治安防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拉起治安志愿者義務巡邏隊,不斷壯大鄉村的治安志愿者隊伍。
聚焦主責主業,彰顯“打擊力”,整治鄉村違法犯罪活動
維護鄉村治安穩定是農村派出所的主責主業,農村派出所要全面履職盡責,發揮打擊的拳頭作用,為鄉村振興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切實維護鄉村政治安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持續打擊“村霸”,防范黑惡勢力、家族宗教勢力等對農村基層政權的侵蝕和影響,維護村“兩委”換屆的正常秩序。二是打擊侵財性犯罪。針對“空心村”、留守婦女兒童、防范意識薄弱等新特點,要切實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有針對性地打擊盜竊古宅古董文物,盜竊農田耕作農具、水利灌溉器具,開展“斷卡”“斷流”等打擊涉詐違法犯罪活動。三是打擊侵犯人身權利犯罪。深刻汲取相關事件的深刻教訓,及時打擊侵害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違法犯罪行為。關注農村宗教活動態勢,保持對農村邪教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四是打擊涉農違法犯罪行為。農村派出所要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農村制售假冒偽劣農業生產經營產品排查工作,重點打擊農村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農藥、化肥,盜竊稻谷玉米糧食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農民生產經營合法權益。五是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在森林公安的業務指導下,農村派出所要積極開展“昆侖護綠”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狩獵國家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盜伐、濫伐林木,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涉林違法犯罪,守護農村的綠水青山和自然生態。
整合多方力量,彰顯“凝聚力”,強化鄉村治安防范工作
鄉村治理亟需增強矛盾糾紛化解和防范工作,農村派出所要統籌多方力量,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用民警的辛苦指數換來村民的幸福指數,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一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目標,積極參與農村矛盾糾紛化解,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和“和諧2022”活動,與村民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是構建矛盾糾紛綜合化解機制。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農村派出所快速出警,第一時間化解村民鄰里糾紛、建房地界糾紛、婚戀糾紛、宗族家族勢力矛盾糾紛、村界山林劃分糾紛等,實現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的深度融合。三是開展農村治安巡邏防范工作。農村派出所要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指導村民組建治安志愿者巡邏隊對農村開展治安巡邏工作,對農村重點古宅文物、重點林區加強巡邏,指導村委會在重點路口安裝“天網”視頻監控,提升農村的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深入農村農民,彰顯“號召力”,開展鄉村法制宣傳教育
農村派出所要依托“警營開放日”“警民聯誼”等活動,通過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增強農民的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推動法治鄉村建設不斷深化。一是開設治安防范農村課堂。根據農村的勞作規律,農村派出所可在農閑季節在農村開設治安防范課堂,在公示欄張貼治安防范、消防安全、森林火災、農村交通安全公告,傳授防火防盜防騙知識和識別邪教、非法集資方法,發放法律宣傳冊、圍裙、手提袋等宣傳品。二是開展“法律明白人”宣講活動。責任區民警選擇鄉村祠堂、曬谷場、田間地頭等場所,通過真實案例宣傳的方式宣講法律法規,應用大喇叭走入村頭巷尾反復播放宣傳錄音,引導村民遇事找法、辦事用法、解決問題靠法,不斷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識。三是借助網絡創新宣傳。在做好傳統宣傳方式的基礎上,農村派出所要積極利用“兩微一網一端一抖”的網絡宣傳方式,在指尖上宣傳推廣各種治安防范知識,宣傳推廣“全民反詐”App,建立治安微信群、QQ群,實現民警與村民在網上互聯互動。
(作者系江西省吉水縣公安局文峰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