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娟 張 溢 俞維嘉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江蘇常州 213000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組發生在非哺乳期、良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細菌感染、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等多種因素有關。據流行病學統計,非哺乳期乳腺炎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5.3%[1],臨床癥狀多表現乳房紅腫痛[2]。中藥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因具有效果好、不良反應少、有效期長等優點被臨床重視,消癰散結湯可散結通乳、清熱消腫,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效果顯著,可改善機體免疫功能[3]。甲磺酸溴隱亭是臨床治療乳腺炎的常用西藥,但其在癥狀改善、安全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為找到更有效的用藥方案,本研究探究了甲磺酸溴隱亭聯合消癰散結湯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7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收治的62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抽簽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1 例。對照組年齡25~47 歲,平均(35.20±5.04)歲;病程1~6 個月,平均(3.18±1.02)個月;單側乳腺發病28 例,雙側乳腺發病3 例;研究組年齡26~46 歲,平均(35.78±4.89)歲;病程1~6 個 月,平均(3.15±0.98)個月;單側乳腺發病27 例,雙側乳腺發病4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乳腺疾病診斷中乳腺炎的診斷標準[4]。②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乳腺炎的診斷標準:乳房腫塊、疼痛、發熱、腫塊質地堅硬、惡寒,符合“肝郁血瘀”證候,證候表現:脈沉澀、苔薄黃、舌暗紅。③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②患嚴重免疫系統疾病;③合并乳腺腫瘤等其他乳腺疾病;④對治療過程不耐受;⑤近期服用過抗生素等藥物影響研究結果;⑥不配合研究;⑦哺乳期女性;⑧有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無法進行正常交流溝通。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采用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藥物進行經驗性治療,對有膿腫灶的患者進行膿液引流,對照組采用甲磺酸溴隱亭(商品名:佰莫亭,生產廠家:匈牙利吉瑞大藥廠,批號:T09478A,規格:2.50 mg/片)方案治療,初始計量為1/2 片(1.25 mg)每次,2~3 次/d,根據臨床反應和副作用逐漸增加劑量至2~3 片/d。研究組采用甲磺酸溴隱亭聯合消癰散結湯方案治療,甲磺酸溴隱亭用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加用消癰散結湯,方劑組成:蒲公英30 g,皂角、金銀花、赤芍、連翹、全瓜蔞各15 g,柴胡、穿山甲各10 g,王不留行、生大黃各9 g,甘草通草6 g。1 劑/d,加水煎煮后取300 ml 藥汁,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均連續治療3 周后觀察療效。
①評估兩組療效[6],根據治療效果分為痊愈:乳房疼痛、紅腫、腫塊等癥狀消失,炎癥消失,B 超顯示病灶完全吸收。顯效:乳房疼痛、紅腫、腫塊等癥狀顯著改善,炎癥明顯緩解。有效:乳房疼痛、紅腫、腫塊等癥狀改善,炎癥緩解。無效:相關臨床指征無明顯改善,甚至進一步惡化。②觀察兩組乳房疼痛、腫塊、膿液等癥狀消失時間。③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3 周后超敏C 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集患者靜脈血液3 ml,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血清hs-CRP、IL-6、TNF-α 水平,IL-6、TNF-α 試劑盒(貨號:RAB0460、RAB0306)購自美國Sigma-Aldrich 公司;hs-CRP 試劑盒(貨號:IB-E015)購于江西艾博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9.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3 周后臨床效果比較(例)
研究組乳房疼痛、乳房紅腫、膿液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治療前,兩組hs-CRP、IL-6、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3 周后,兩組hs-CRP、IL-6、TNF-α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hs-CRP、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 <0.05。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導管阻塞、乳汁淤積、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非哺乳期乳腺炎也稱慢性乳腺炎,包括肉芽腫性乳腺炎和漿細胞性乳腺炎兩種[7-10]。彭婧等[11]、趙素貞等[12]研究認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因素較復雜,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發生與激素水平、泌乳因素、感染因素相關,漿細胞性乳腺炎主要與乳管阻塞、乳頭內陷、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乳腺腫塊是發病初期最重要的體征,發病早期患者通常無明顯癥狀及體征,超聲圖像無特征性表現,故多數患者就診時,炎癥水平較高[13-17]。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初期的炎癥反應以水腫為主,腫塊內會集結壞死組織、細菌等炎癥產物,可能進展為蜂窩狀膿腫[18-20]。中醫學認為乳腺炎的發生是因肝氣郁結、氣機失暢引起的,乳房為足陽明胃經所屬,乳頭為足闕陰肝經所過,腫塊難潰難斂,治療應以清熱毒、疏肝經、消腫脹為主[21-23]。甲磺酸溴隱亭可直接作用于垂體和下丘腦,抑制泌乳,達到抑制乳腺充血、腫脹及緩解乳腺疼痛的作用,是臨床治療乳腺炎的常用藥物[24-26]。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乳房疼痛、乳房紅腫、膿液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治療前兩組hs-CRP、IL-6、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3 周后,研究組hs-CRP、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了甲磺酸溴隱亭聯合消癰散結湯的療效較單獨使用甲磺酸溴隱亭更理想,能夠快速有效緩解乳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癰散結湯具有散結通乳、清熱消腫的功效,組方中金銀花、蒲公英和皂角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癰的作用[27-28];大黃有活血化瘀、通腑泄熱的作用;柴胡有舒絡止痛、疏肝理氣的作用[29];全瓜蔞有清熱化痰、散結消腫的作用,多藥聯用抑菌消炎、散結消癰作用顯著,契合中醫治療乳腺炎的原則[30-32],配合甲磺酸溴隱亭能夠加快患者癥狀改善速度,緩解炎癥反應,提高療效[33]。
綜上所述,甲磺酸溴隱亭聯合中藥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無嚴重不良反應,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