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部署,根據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有關要求,經研究決定發布2022年度“天山英才”培養計劃。
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和自治區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點圍繞油氣生產加工、煤炭煤電煤化工、綠色礦業、糧油、棉花和紡織服裝、綠色有機果蔬、優質畜產品、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發展需求,以及水利、交通、電力、環保、醫療健康等行業發展需要和前沿基礎研究需要,支持培養一批自治區、兵團能夠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重點采取支持創新創業活動等方式進行培養,支持周期為3年。
一、培養對象具有中國國籍,全職在疆內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事業單位等工作1年以上且目前在聘。
二、培養對象的依托單位,應為在疆內注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事業單位(含在疆外設立的研發中心等“人才飛地”)。依托單位與培養對象須嚴格按照指南的支持范圍和相關要求進行申報。不在申報指南支持范圍內、不符合申報要求的不予受理。
三、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地(州、市)科技局,已授予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歸口管理權限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等推薦單位,應結合本單位職能和業務范圍認真遴選推薦,做好組織申報工作。
四、行政單位不得作為“天山英才”培養對象依托單位,公務員不得作為培養對象申報“天山英才”培養計劃。
培養對象必須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社會公德。
1.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發展趨勢或屬于自治區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2.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企業領軍人才可適當放寬學歷和職稱要求),申報當年1月1日未滿55周歲。
3.已取得高水平創新性成果,在所在行業或領域業績突出,業內認可度高、影響力大,具有較大的創新發展潛力。
4.具有較強的領軍才能、科研組織管理能力。
5.曾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科學技術獎,或具有主持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省部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或重大工程項目經歷。
1.創新團隊研究方向聚焦自治區優勢資源、特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戰略,創新業績突出,研發水平居行業或領域前列。解決自治區重點產業共性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在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新成果、專利轉移轉化能力強;開展全鏈條技術開發和示范應用,提升產業水平、引領產業發展,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圍繞科技前沿和發展戰略,開展基礎性、探索性、創新性科學研究、技術創新。
2.創新團隊依托單位為企業的,須在新疆注冊滿2年以上(注冊時間在2020年10月1日之前),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經營業績,能為團隊創新提供必要的科研資金、研發設備及落實項目產業化所需的各類要素。創新團隊掌握的核心技術至少擁有1項主營業務相關的發明專利(或動植物新品種、軟件著作權等),達到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水平,或屬于填補國內研究領域技術空白,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并能實現產業化。
3.創新團隊結構穩定、專業合理,成員具有關聯性和互補性,核心成員不少于5人,不超過10人,可聯合科研院所、高校或企業,跨機構、區域、領域、專業合作和產學研協同創新,共同組建優勢團隊聯合體進行申報。
4.創新團隊負責人應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企業可適當放寬職稱限制),具有較強的科研領軍才能和團隊組織管理能力,所在行業或領域業績突出,具有較大創新發展潛力,有承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經歷。
5.申報當年1月1日,創新團隊負責人未滿55周歲,核心成員未滿45周歲,其他成員未滿40周歲。
6.依托單位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事業單位性質的,不需配套經費;依托單位為企業的,企業申報須提供2020、2021年年度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等,要求不得虧損,依托單位自籌經費與財政撥款比例不低于2∶1。單位自籌資金必須是貨幣資金,有自籌資金來源的,應當提供出資證明及其他相關財務資料。依托單位在項目實施前已有的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實驗材料等非貨幣形式的投入不能作為項目自籌資金部分。
1.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重點領域嶄露頭角,在自治區特色優勢產業或戰略新興產業科技前沿取得較高水平,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申報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
——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5名)參與國家或省部級科技計劃項目的組織實施。
2.青年科技創業人才
——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精神、市場開拓和經營管理能力。
——具有本科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申報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
——企業在新疆境內注冊,依法經營,創辦時間2年以上(注冊時間在2020年10月1日之前),至少擁有1項主營業務相關的發明專利(或動植物新品種、軟件著作權等),具有較好的經營業績,成長性和創新能力。
——科技型企業的主要創辦人、研發團隊負責人或技術骨干,創業方向符合自治區優勢特色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企業具有特色產品或創新性商業模式,技術水平在自治區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3.基層科技骨干人才
——從事的科技活動屬于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企業科技人才可不受職稱限制),申報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
——堅持科學精神,恪守科學道德,品行端正,全職從事科技活動。
——地(州、市)、縣(市、區)所屬企業(以主營業務注冊地為準)、科研、科技服務中介機構,進行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科技創業的專業技術人員。
1.研究方向符合學科發展前沿、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
2.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申報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
3.具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除外)或者自治區級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經歷,重點開展基礎性研究,研究方向具有相對優勢、取得一定學術成就,并得到國內外同行認可。
4.具有一定的科研組織管理能力,能夠全職潛心研究。已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科研成果,公開發表與本專業相關的高質量論文,或在國內外高水平論壇、大會發表主題報告,在行業、領域內業績突出,具有較大的創新發展潛力。
高層次領軍人才,每年遴選支持50名左右,每人每年最高可給予100萬元經費資助。科技創新團隊(天山創新團隊),每年遴選支持10~20個,每個團隊每年最高可給予200萬元經費資助。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每年遴選支持200名左右,每人每年最高可給予50萬元經費資助。基礎研究人才,每年遴選支持2~5名,每人每年可給予50~100萬元經費資助。經費資助額度根據科研項目或創新活動評審確定。
“天山英才”培養計劃資助經費一般用于科研支持和個人生活補助,其中30%可用于個人生活補助,視同政府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其余經費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新財規﹝2022﹞8號)管理使用。資助經費實行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經費管理單位不得提取管理費。
一、“天山英才”培養計劃通過自治區科技廳網站(kjt.xinjiang.gov.cn)的“新疆科技計劃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中的“天山英才”培養計劃管理系統進行網上申報。首次申報的須先進行單位注冊,獲得單位賬號后,方可建立用戶申報賬號。
二、區內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用人主體按照申報條件,進行廣泛組織動員,采取個人自薦、民主推薦、同行專家評議、考察等形式提出初步人選,在依托單位內部公示5個工作日。根據公示結果由依托單位黨委(黨組)會議研究確定申報人選。
三、依托單位和培養對象在申報培養計劃前請先核實“新疆科技計劃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中單位名稱信息、推薦單位名稱信息以及申報人信息,確認無誤后再進行申報操作。
推薦渠道分為推薦單位推薦、學術團體推薦、行業領軍人才推薦。
推薦單位在“新疆科技計劃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中“天山英才”培養計劃管理系統上進行審核推薦,并將培養計劃在線提交至自治區科技廳。
自治區級學術團體可根據程序直接推薦人選,每個學術團體推薦人選不超過5名,須詳細闡明推薦理由,在申報書推薦渠道意見中填寫推薦意見并蓋章,由推薦單位在“天山英才”培養計劃管理系統中進行審核推薦并在線提交。
行業領域領軍人才(包括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可根據程序直接推薦本行業領域人選,每名領軍人才可推薦1名人選,須詳細闡明推薦理由,并在申報書推薦渠道意見中實名簽署推薦意見,由推薦單位在“天山英才”培養計劃管理系統中進行審核推薦并在線提交。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屬于限制申報范圍:
一、同一人選在同一周期內只能申報一個自治區重點人才計劃項目。
二、依托單位存在到期未驗收的培養計劃累計超過3項的(包括原天山青年、天山雪松計劃)。
三、已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人員,執行期內不得申報。
四、同一培養對象、同一依托單位的同一內容或相近內容項目在同一年度申報不同類別人才計劃及科技計劃的。
五、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低于或與國家、自治區已立項項目相同、相近的。
六、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不計入“天山英才”培養計劃限項范圍,科技創新團隊(天山創新團隊)除外。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負責人,以及項目負責人之外的前2名項目組成員中有人參與的在研項目達到2項(含2項)的,不得申報科技創新團隊(天山創新團隊)。
七、依托單位、培養對象、團隊負責人、團隊成員在財政資金專項審計、巡視等檢查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或有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失信行為記錄或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的。
一、推薦單位和參與推薦工作的學術團體、行業領軍人才要高度重視,堅持公平公正原則,遵守工作紀律,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對人選的政治表現,職業道德、學術規范等有關情況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加強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的審核審查。
二、依托單位要切實負擔起人才推薦、培養、使用的主體責任,認真做好申報人選資格條件審核、政治素質和道德把關,專業能力水平評價等工作。在依托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只公示人選姓名、單位,不得公示人選其他個人身份信息。
三、依托單位、推薦單位和參與推薦的學術團體、行業領軍人才要指導申報人如實填寫申報材料,認真審核,嚴格把關,確保材料與信息的真實有效。申報人應客觀、如實、完整地填寫申報材料。對于存在弄虛作假等科研失信行為的,取消申報人資格,按科研誠信管理的相關規定對申報人和依托單位進行處理。對于組織不力、把關不嚴、審核不到位的推薦單位,根據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下一年度限額推薦等處理。
四、依托單位和推薦單位應建立完善科技倫理和科技安全審查機制,防范科技倫理和安全風險,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審查和過程管理。
五、經過相關程序認定有涉密內容的項目不通過網上申報,可直接將申報材料報送至自治區科技廳引進智力與人才服務處。
六、未按期完成網上申報的培養計劃將不予受理。培養對象在通過評審后5個工作日內,須將簽章齊備的紙質版申報書(必須是通過系統打印的帶“正式上報版”水印的材料,A4幅面,雙面打印,一式2份)報送至自治區科技人才開發中心。
七、凡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進行技術交易活動,須簽訂技術交易合同,并及時進行登記。
八、兵團系統“天山英才”培養計劃由兵團科技局按照分配名額組織實施,確定人選后經自治區科技廳匯總報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