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東,曹 錚,李學剛
(1.華能北京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23;2.華能蘇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0;3.華能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5)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的規模由企事業單位建筑物的規模及用電量級決定,且建筑物的特性決定了項目建設運營中的安全風險和化解難度。當前,分布式光伏項目競爭呈白熱化狀態,小規模項目建設難以匹配到優良的施工隊伍。因此,分布式光伏建設多采用項目外包管理模式,工程的安全、質量、工期采用“以我為主”的監督管理方式,分布式光伏生產經營納入火電廠一體化管理體系。
1.1.1 總承包商現場安全質量管理不足
總承包單位一般僅委派項目經理、施工經理、安全質量主管三位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管理。現場管理主要集中在內外協調上,安全、質量管理多以定點檢查和電話詢問的方式落實,相應的安全、質量管理臺賬記錄較少;個別項目管理人員存在能力不足和責任心不夠的問題。
1.1.2 監理單位履職不到位
監理單位不能按照現場施工進展及時派遣數量足夠且資質合格的監理工程師,合法合規性審核監督形式化、走過場;反違章要求和隱患排查治理標準普遍不高,監督提醒、查處問責力度不夠;個別監理人員存在能力不足現象。
1.1.3 施工單位冒險蠻干
施工單位用工復雜,未與總承包單位簽訂項目用工合同,人員健康體檢、工人年齡限制、意外傷害保險、安全教育培訓等合格標準低于電力行業安全管理要求;現場作業安全防護措施不能按照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嚴格執行,風險識別、安全交底、人員安全素質把關不能做到常態化和具體化;現場施工人員安全、質量意識差。
1.1.4 建設單位項目管理人員履職不到位
對施工安全、質量、進度的合法合規性及科學合理性的監督把關不嚴格,存在載荷強度校核報告不完備便開工,輕質屋頂未實施加固便實施組件安裝,安全防護和安全設施未完備便組織施工,運營輔助系統未同步施工安裝等組織管理問題;未同業主簽訂安全管理協議,遠程視頻監控、逆變器等主要智慧化管理設備不能滿足數字化管理要求。
1.1.5 其他安全管理風險
存在交通運輸安全管理風險,設備吊裝搬運安全風險,非施工人員誤入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管風險,施工物資失竊風險,設計施工變更協調、施工組織糾紛風險,施工遺留危廢、固廢處置風險等。
1.2.1 輕質屋頂坍塌
陳舊廠房輕質屋頂彩鋼瓦腐蝕導致局部承重力減弱,使得屋頂載荷不滿足施工過程中局部載荷要求;設計單位載荷校核計算錯誤,現場堆積物資、人員集中度大于載荷強度;施工單位未按照先加固后施工安裝的工藝要求組織施工;加固方案審核把關不合規或加固措施執行不規范引發坍塌事故。
1.2.2 高空墜落和墜物
固有的登高或攀爬安全防護設施不牢靠,施工前安全隱患消除不徹底;臨時或配套安裝的登高或攀爬通道安全質量不合格,臨邊作業過程中未佩戴安全帶或防墜器;現場施工人員安全素質審查不嚴格,疲勞作業或違章作業;現場安全繩、安全網設置不規范;屋頂物件固定不牢滑落,大風吹落、掉落。
1.2.3 人員觸電
現場施工臨時用電配電設施布線未架空,漏電保護、電氣接地缺失,電氣絕緣損壞,人員違章用電等造成觸電;光伏組件安裝、電氣設備調試過程中人員誤碰帶電體,以及高壓電氣設備調試、檢查安全距離不夠造成人員電擊事故等。
1.2.4 火災
現場動火作業防火措施落實不到位,可燃物清理不徹底;電氣設備短路、超負載運行溫度異常升高引發電氣火災;現場防腐用油漆、切割用乙炔等危險化學品泄漏遇明火、靜電等著火;現場調試過程中光伏組件因電氣故障發生著火。
1.2.5 其他安全風險
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傷害,墜物、落物撞擊,高空作業雷電傷害、高溫酷暑等引發的職業衛生健康傷害,以及其他突發性意外傷害等。
1.3.1 落實項目建設安全管理責任
嚴格管控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安全風險,堅持“以我為主”的安全質量監控機制;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常到現場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研究、協調、解決現場難題;任命技術優秀、認真負責、團結員工、整體意識強的同志負責項目建設工作,安全質量監理要既能堅持原則,又能解決困難、化解矛盾。
1.3.2 凝聚參建各方合力
嚴格履行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管理主體責任,監督項目總承包、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按照電力建設安全、質量監管標準,針對現場實際規范編審施工組織方案;嚴格按照“先安全、后施工,先加固、后安裝,先交底、后作業”的原則組織現場施工。
1.3.3 嚴格現場施工人員素質審查
嚴格執行項目用工合同簽訂審查,總承包、施工、監理單位嚴格審查施工人員安全素質、身體素質、專業資質,堅決清退審查不合格人員,嚴格執行業主單位入廠安全管理要求;嚴格開工前安全交底、充足休息、無飲酒、精神狀態等把關檢查;杜絕存在高空作業等高風險場所禁忌的人員進入。
1.3.4 簽訂安全管理協議和安全互保協議
接受并嚴格遵守業主單位現場施工安全管理要求,簽訂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協議,建立現場安全管理溝通協調機制,存在交叉作業的須簽訂安全互保協議;嚴格執行業主方現場準許開工批準手續,掌握并執行業主方安全生產風險和管控要求。
1.3.5 落實輕質屋頂載荷校核及翻新加固要求
選擇合格的載荷校核單位,準確計算項目承載屋頂載荷,出具正規鑒定報告;編制經濟、可靠、高效的翻新加固方案,以滿足施工建設和生產運營全過程的安全承載;與業主積極溝通,合理安排翻新加固工作、工期。
1.3.6 建立施工行走搬運通道
與業主積極溝通,利用固有樓梯建立施工上下安全通道,無固定樓梯的建筑優先設計安裝直通屋頂的永久封閉性上下通道;對于BIPV 屋頂和輕質屋頂,支架或固定件安裝前須完成檢修維護通道的安裝工作,并兼顧安裝、調試階段人員作業安全風險,增加必要的臨時安全通道。
1.3.7 搭設安全防護設施
根據建筑物屋頂承載、屋面臨邊和周邊安全環境設置永久的安全繩、護欄,并滿鋪防護網、防墜網;BIPV 屋頂和臨邊作業的施工人員在落實好防高空墜落的安全防護措施基礎上,須全過程執行好防高空墜物的安全措施;屋頂物件堆放平臺須留足屋頂安全承載余度,位置區域和載荷數值須清晰明確。
1.3.8 嚴格現場動火作業安全管理
現場動火作業須辦理業主方動火許可工單,安全措施不得低于電力行業管理要求,動火作業全過程落實防火措施和安全監督,嚴禁違章動火和無資質動火;動火作業不得損壞現場安全設施,動火期間需變更安全設施的,須獲得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許可,并在動火后第一時間恢復。
1.3.9 加強現場臨時用電和電氣調試管理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須獲得業主單位許可,臨時接入電源的保護須滿足施工安全要求,嚴禁施工單位私接濫用;施工電源維護和電氣系統調試人員須持有相應的電氣專業資質、資格,并熟悉現場電氣系統、運行方式和電氣調試方案;電氣作業規范執行“五防”和“兩票”要求。
1.3.10 其他安全管理要求
嚴格落實公司光伏電站建設遠程視頻監管要求,兼顧運營綜合管理功能和施工現場安全監管需求,施工現場和配電室等重要區域須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設備部件運輸、吊裝、搬運,基礎開挖、澆筑,電氣等施工作業須嚴格執行DL 5009.1—200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以及華能《電力安全作業規程(試行)》要求;夜間、高溫、冰凍等特殊異常時段作業,須遵守職業衛生健康、安全監護等安全管理要求。
2.1.1 安全生產管理相互制約影響
分布式光伏電站生產經營期間涉及的安全風險主要涉及建筑物的安全性影響、建筑物使用方生產經營安全生產的影響、質保期內廠家維保管理質量的影響、電站所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的影響。任何一方的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或發生生產經營事故,都會對電站的安全生產造成影響。
2.1.2 安全管理意識和認知不正確
一些分布式光伏電站經營者認為不需要大量的管理資源投入,安全生產的意識不強; 生產運營初期延續設備廠維保模式,自身企業管理團隊建設滯后,相應的管理制度標準缺失,存在安全生產以包代管現象。
2.1.3 安全隱患和設備缺陷不能及時消除
光伏電站現場近距離安全檢查難度大,高空作業、部件吊裝等檢修維護成本高;設備長期處于高溫、嚴寒、雷電、冰雹、大風等惡劣環境,易產生老化、松動、電氣絕緣破壞等設備缺陷,若不能及時發現并消除,極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或次生災害。
2.1.4 電站盈利能力和管理投入不足
現階段建設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回報率較低,需構建先進高效的生產運營管理體系以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效率,運用數字化、智慧化管理系統,挖掘生產運營潛力,保持電站良性發展。若缺乏合適的現代化管理團隊、管理機制、管理標準,受市場競爭和電站效能減低影響必然轉化為安全風險。
2.1.5 其他安全風險
光伏組件安裝方式和牢固程度受屋頂性質和施工質量的影響較大;大風災害天氣嚴重影響高空組件的安全,易發生吹落、破損造成意外事故,并常伴隨次生不安全事件;光伏組件、電氣設備著火時,若應急處置和撲滅不及時易造成勢態擴大。
2.2.1 安全生產事故風險
在電站進入生產運營階段后,其生產、運行維護、檢修檢測等工作,存在與建設期類似的高空墜落、高空墜物、高溫灼傷、觸電、吊裝、搬運、火災、交通和氣象災害等安全風險。
2.2.2 電氣設備著火
受光伏組件固有特性影響,光伏板易發生皸裂、熱斑、串接不良、電氣絕緣損壞、短路等問題,特別是夏季高溫時段,電、熱強負荷疊加使得損壞的光伏板、存在熱斑的光伏板、匯流箱、逆變器等部件成為主要的著火風險點。
2.2.3 固廢危廢處置風險
廢舊光伏板件等固廢,電氣設備檢修維護用油脂類物品,以及設備更換和維保時產生的固廢、危廢類物件或垃圾,其處置涉及環保安全管理要求。
2.2.4 電站周邊環境影響
光伏電站利用的場所嚴禁存在火災危險類別為甲、乙類的生產、儲存、經營項目。光伏電站的建筑防火間距須滿足GB 50016—2020《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粉塵、揚塵和腐蝕性環境,嚴重影響光伏電站的安全和效能。
2.3.1 構建專業管理和運維團隊
研究掌握不同廠家設備、部件特性,及相應設備的運行維護技能,早介入、早參與電站運營管理,建立指標監管機制,積累管理信息,收集廠家質保期維護數據資料和管理經驗,監督構建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標準,掌握核心管理技術,一站一策精細化管理;采用就近社會用工或業主用工兼職等方式派遣駐場人員,滿足日常巡檢、輔助消缺、應急處置等安全生產管理需求。
2.3.2 構建現場智能安防預警系統
運用智慧視頻監控系統,實現現場作業人員安全監督、風險提醒、誤入人員喊話等遠程監管;運用圖像識別、紅外掃測等數字技術,實現自動掃測現場設備、識別設備異常和火災信息功能;智慧安防系統接入綜合能源監管中心,接入信息須具備報警功能;監管中心負責相關報警信息對項目單位的報送工作,現場確認和處置由對應項目單位負責。
2.3.3 構建電站智慧運維系統
采集傳送現場生產參數數據,研究掌握新型逆變器詳細功能,全部開放數據信息,實現電站直流側設備的性能參數智能化比對及運行異常報警,為大規模、集約化電站的智慧運維創造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基礎。綜合能源監管中心負責電站數據分析、報送分析結果,現場設備消缺和異常處置由相應項目單位負責落實。
2.3.4 構建現代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標準體系
在深入研究不斷掌握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生產管理特點的基礎上,積極調研借鑒兄弟單位創新管理經驗,優化公司集約化管理機制、平臺,提升管理效能;在繼承傳統電力企業先進管理制度標準的基礎上,構建分布式光伏運行、維護、檢修和技術監督、安全監督等生產運營管理體系。
在建設中發現、總結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安全質量問題,不斷豐富工程管理經驗,制定適宜的安全質量驗收標準,嚴格執行并網安全性評價,規范組織項目竣工驗收,兼顧當前及長遠的安全和利益,最大限度減少遺留問題和缺陷。
同步設計、建設降低高空作業安全風險的裝備、設施,如永久圍欄、安全繩、安全帶掛點、檢修通道、平臺等。優化設計BIPV 項目的光伏組串方式和匯流箱、逆變器數量,同步建設必要的安全可靠的運維設施,為后續運維管理和集約化管理提供技術便利。認真校核建筑物現有防雷設施對電站設備的覆蓋度,增加必要的避雷針、避雷帶等防雷設施,避免或減少雷電對電站系統的破壞和影響。
組建公司專業化運維團隊,或委托專業化運維單位,檢查發現現場問題,學習掌握運維特點,積累運維管理經驗,消除現場與綜合管理平臺不一致信息,構建準確的管理矩陣;構建業主、施工隊伍、運維隊伍和項目單位一體化應急管理機制,依照施工隊伍、廠家維保、生產運維、業主同管等安全責任約定,兼顧各方便利條件和合作意向,組建相應的應急隊伍,快速響應各類應急事件。
項目建設優先選用智慧逆變器。市場調研可應用于分布式光伏電站智慧化管理的視頻監控、無人機掃測、機器人清洗等新技術,引進公司智慧運維管理系統,針對性開展分布式光伏電站巡檢、組件更換、吊裝、清洗等降風險、降成本的技術研發。
嚴格執行國家及時消除基建遺留問題的要求,構建同區域、同類型電站自身運營對標機制,嚴格監督質保期內運維質量和時效性。
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合作合同約定,建設單位要與建筑物業主、運維隊伍(廠家維保隊伍)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各方安全生產責任。建設單位要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樹立精細化管理和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識,保障電站持續安全穩定運營。
隨著國家電力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和深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電價優勢和政策優惠勢必加速推出。在此利好形勢下,項目建設質量保障和質保期內運維質量監管是否到位決定著后續生產運營管理的成本效益,而降低常停光伏組串、逆變器缺陷率
將成為今后運維管理提質增效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