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勇
上海市黃浦區建筑建材業安全質量監督站 上海 200001
在20世紀80年代初,為探索新的經濟發展道路,招標投標模式在我國興起,并在建筑行業逐步推廣與應用。80年代中期,專業招標投標機構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招標投標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為保障招標投標工作的規范進行,國務院及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招標投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各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強招標投標工作的管理,完善了相關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法律法規體系,使得招標投標在我國得到蓬勃發展。2000年,我國首次頒布實施《招標投標法》,從此招標投標工作實現真正的有法可依,真正意義上在全國范圍內將招標投標工作納入法律監管體系,規范了招標投標工作中的各個環節與流程,約束了招標投標中不正當行為[1-4]。
建設工程采用招標投標制度,有利于激發建筑行業市場活力,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的積極性,在行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同時,有利于推動建筑施工企業的轉型發展,形成以提升管理水平、發展創新技術為導向的發展方式,進一步推動全行業的共同進步。
招標投標工作的規范進行能切實保障建筑施工單位競標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發揮市場競爭在建筑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時,提高各建筑施工單位在建設工程項目中的參與率,促進全行業的施工技術水平提升與發展。
招標投標制度的確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建筑行業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發生,保障建設工程項目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下進行招標投標。特別是《招標投標法》的實施與不斷完善,有效地清除了非法企業的生存空間,促進了全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招標投標制度的存在,有利于整合建筑市場資源,提升招標單位對投標單位的篩選效率,降低招標單位的篩選成本。同時賦予招標單位較大的自主權,能夠根據自身實際、工程特點、經濟成本等擇優選擇施工單位,從而保障了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與安全。
招標投標制度經過不斷完善與發展,已成為建設工程項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然而,現行的招標投標制度并非完美無瑕,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有待改進。
在建筑工程領域中,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主力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均從項目審批立項后開始介入。作為出資方,業主在工程建設管理中處于主導地位[5]。施工單位作為工程建設項目中的重要參與方,自項目招標投標工作開始后,即處于被動地位,其合法權益經常無法得到保證。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1)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施工單位在投標時無條件實質性響應招標文件。
2)市場供需結構不平衡,為了中標,施工單位普遍壓低投標報價,致使正常盈利無法得到保障。
3)招標文件中的部分要求極其苛刻,如:工期較短、付款不及時、建設單位指定專業分包單位和主要材料設備等,為保證中標,施工單位不得不認同。
4)招標文件中的各類獎項要求與經濟獎勵不匹配。
5)部分建設單位拖延變更簽證、工程結算,卻拒絕承擔資金成本。
6)由于建設單位原因導致工程不能按期開工的,往往要求后墻不倒、如期完工,卻不提趕工費用。
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嚴重損害了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還會影響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質量控制,甚至會對行業公平、公正造成嚴重傷害。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與改進招標投標工作,將公平、公正充分貫徹到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通過良性競爭充分發揮施工單位優勢,為促進行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6]。
《招標投標法》經過多年的實踐,于2017年修訂后重新發布實施,其目的在于將招標投標活動形成規范化模式,確保國家、社會以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進而促進經濟效益最大化,提升項目質量[4]。
作為招標投標活動的核心要件,招標文件有必要進一步進行完善,確保能夠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充分發揮其法律效力,使招標投標單位在過程中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推動建筑行業形成可持續發展。
招標項目由建設單位自主決策、投資,因此建設單位依法享有所建項目的管理權、使用權。在進行圖紙設計時,設計單位應根據建設單位要求,在合理范圍內提供材料、設備、施工工藝等多套比選方案,并于設計文件中詳細注明。明確材料、設備、施工工藝,便于施工單位進行準確報價,同時能有效減少項目后期建設過程中的歧義與糾紛,提高誠信經營的施工單位的中標可能性,對于提高項目質量有著積極作用。
在現今的招標投標活動中,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工期對于施工單位極其不利:一是招標文件中的工期已經較短,施工單位無法進一步壓縮;二是施工過程中難以預知的偶然因素較多;三是施工單位競爭優勢無法通過所報工期體現。因此,在確定招標文件中的工期時,必須科學、慎重,不僅需要考慮工期長短,更要考慮質量與安全。
合理的工期能夠大幅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和隱患。盲目壓縮工期會導致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難以把控,大大增加建設過程中安全生產的風險和隱患,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工期的不斷壓縮也會進一步擠壓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讓施工企業在本就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舉步維艱,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損害。因此,招標文件中工期只能作為建議,不能作為實質性響應招標文件的判別標準。
在當今市場環境中,建設單位對項目的專業分包單位和主要材料、重要設備的供貨途徑和渠道可能都留有伏筆,往往會指定專業分包單位和主要材料、重要設備,這不僅侵犯了施工單位的正當權益,也會干擾正常的施工組織。
目前的建設項目中,總承包施工單位主要負責土建部分的工作內容,安裝工程、裝修工程等由相應的專業分包單位進行施工。作為總承包施工單位,仍然需要承擔安裝、裝修階段的現場安全、質量管理責任,但這些階段由于是工程立體交叉施工的關鍵時期,消防、安全等隱患風險較大,因此總承包施工單位承擔的風險較高,處于不利地位。為保障建設項目的質量、安全,應從法律層面加以完善,賦予施工單位對承接項目專業分包單位的自主決定權,促使安全、質量等法律責任能夠真正落地。
在當今招標投標活動中,建設單位對于招標文件中的部分質量等級要求存在獎罰不對等的現象。如果施工單位未能達到相應質量等級要求,建設單位即扣除部分工程結算款作為處罰;對于完成要求的,建設單位往往不會給予相應獎勵。這種做法不利于充分發揮施工單位的積極性,從而對項目的質量、安全等造成消極影響。
當下,弘揚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是全社會、全行業的共識。在招標投標及合同履行中,建設單位應做到獎懲相當,鼓勵施工單位創優,對質量達標的施工單位予以經濟獎勵。
投標報價中需要綜合考慮量、價、費、稅,其中工程量由建設單位在工程量清單中明確,稅費按照國家規定計算。因此,在投標報價中,價格的確定和費用的計取就成了重點和關鍵。單價的影響因素較多,工程建設期間人、材、機等的正常消耗,以及材料設備的品牌、型號和規格都會對單價造成影響。除此之外,市場價格的波動也是單價確定中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投標報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施工單位的誠信度。個別施工單位在投標報價中將主要材料的消耗量調整到非正常的水平以降低單價和總價,投標報價的總價看似相對較低,一旦中標,在實施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問題或合同糾紛,給工程的工期、質量、建筑功能效果的發揮都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現行評標辦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項目中工藝特殊或技術要求較高時,實行技術標與商務標2次評分,技術標評審階段由評標委員會評分,并淘汰不合格的廢標,商務標評審階段再次打分,2次得分最高者即為該項目中標者。另一類是針對技術難度較低的項目,由評標委員會評審篩選,技術標合格的進入商務標評審,由計算機根據評標辦法確定“合理低價”,高于“合理低價”的最低價即為中標價。縱觀上述兩類項目評標過程,專家在技術標評審階段扮演重要角色,能通過篩選,淘汰存在明顯缺陷的技術標。但在商務標評審階段,機器評審取代了專家評審,評審辦法較為死板,無法靈活處理個別施工單位的不合理報價,影響到誠信施工單位中標。在商務標評審階段充分引入專家意見,對于提升招標投標公正度有著重要意義。
建筑業的高速發展推動了施工技術的高速迭代更新,絕大多數工程建造過程技術難度已經降低。因此,商務標的報價對于中標與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商務標評審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施工單位的誠實信用因素。一是提高評標委員會的話語權,充分考慮并驗證施工單位組建的項目班子人員背景信息的真實性,對于存在虛假信息的應當視為蓄意為之。二是評標委員會應當對施工單位投標報價進行仔細審查,對于故意調低材料消耗量以降低總報價,利用品牌、型號未明確而故意壓低材料設備價格且明確低于要求等級或明顯低于其他投標單位報價的,評標委員會應對其投標報價予以修正,情節嚴重的應當將其作為廢標處理,并將其納入失信檔案[7]。
當今社會征信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失信企業和失信人員難以生存。然而,對于專業方面的誠信甄別難度依然較大,仍然存在部分企業利用政策的漏洞進行不合理報價,從而獲得利益,損害其他誠信企業的合法權益,如有單位在投標文件中將鋪設面層材料的消耗量調整到1.0以下。作為專業單位與人員,應堅決避免類似情況的出現,一旦出現,應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
對于投標文件中主要材料、設備品牌及型號不明確的情況,如果某家投標單位的投標報價與市場價格存在顯著差異,應當要求其對報價進行說明,并明確表述該報價所選用的品牌、型號和規格。一旦該投標單位以此投標報價中標,此單價不允許再進行調整,對于中標單位要求變更或調整,應將該行為視為不誠信行為,并納入失信檔案。
現行評標辦法中根據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規則,由計算機計算得到“合理低價”,最后取高于“合理低價”的最低價作為中標價。該方法其實將所有有效的施工單位的商務標投標報價進行關聯組合,因此如果其中一家投標單位的報價發生變化,也將影響到“合理低價”的計算。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各投標單位價的相互猜測,壓縮施工單位利潤空間,無法展示施工單位的能力和優勢。因此現行的評標辦法亟待改進,若不如此,長此以往必將影響企業的發展,對行業發展也會產生損害[8]。
總而言之,進一步提升招標投標公平、公正,完善招標文件及評標辦法,充分發揮專家在評標過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全行業良性競爭的局面,對行業發展與市場穩定有著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