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鑒于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性,在展開結構設計之前,設計人員需要加大對各項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力度,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反復對比分析,制訂出最佳的設計方案,保證機械設備以及外界條件等影響因素的干擾可以被控制在最小。同時,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問題分析,要以問題為切入點,制訂出針對性較強的施工管理優化方案,保證各項工作開展都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能夠更好地對施工全過程展開管控,以便達到最佳工程建設效果,保證用戶的使用體驗。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施工管理;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3.
引言:
建筑結構設計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對于建筑工程造價、建筑工程質量、建筑工程施工十分關鍵。當前建筑行業面臨著各種競爭,優化房屋結構設計,按照經濟、適用、合理的原則設計房屋建筑,既能夠控制工程造價,又能夠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相比于傳統的設計方法,優化后的建筑結構設計能夠降低工程造價的30%以上,具有很強的經濟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技術管理,完善質量監督中的技術管理條例,不斷的提高質量監督人員的專業水平,充分發揮各種技術手段的優勢,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滿足要求。
1、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影響因素
1.1材料方面影響
在進行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材料的選擇及其數量設置等方面的工作,如果材料在質量選擇或者規格選擇方面存在問題,不僅會造成施工質量受到影響的狀況,同時,也會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材料的選擇需要將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整體建設要求考慮其中,要避免由種種原因而對材料質量有所忽視的狀況,嚴禁出現偷工減料或以次充好的現象,以免產生工程隱患。
1.2自然條件影響
結構設計需要對自然條件的各項情況展開研究,明確自然條件可能對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影響。在具體進行影響因素分析時,需要做好土壤、濕度以及溫度等各項情況的調查,要通過對自然條件變化規律的研究,提前設置好各項針對性應對方案,做好環境以及地形勘察工作,對露天作業所遭受的影響實施有效管控,從而保證施工能夠順利展開,結構設計能夠更加符合建筑實際情況。
2、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2.1構造措施設計要點
在構造措施設計中,應從全方位進行考慮,如考慮到溫度收縮帶來的影響,而且在構造措施中澆筑時間一定要>60d,還應考慮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鋼筋溫度變化對于板面和板底鋼筋等因素的影響。另外,建設不規則的樓板,應在凹角、凸角、陰陽角等處增加鋼筋量。在民用建筑的兩端開間鋼筋和伸縮縫都要嚴格按照規定設計。
2.2地基與框架結構優化
對于建筑結構而言,首先必須做好地基設計與框架搭建,為建筑結構建立良好的框架結構,確保建筑結構安全。建筑結構設計優化需要做好地基以及框架結構優化:①地基設計優化,地基承載著建筑結構,對于建筑結構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十分關鍵,為了確保設計的合理性,設計師需要結合地質勘查資料,通過現場考察,分析真實的地基情況后,對于地基的地質情況、水文情況、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對于房屋結構地基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預案,做好安全防護,確保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結構安全;②建筑框架設計優化,房屋建筑結構框架包括縱向框架與橫向框架,設計優化時,需要對框架進行綜合考慮,分析框架的成立情況,明確縱向框架設計的有效性,橫向框架設計的合理性,從而提升設計質量;③上部結構設計優化,上部結構是房屋結構的外部結構,設計優化過程中,需要分析上部結構的水平方向的承受力、橫向的平和度等問題,剪力墻結構具有抗震性好、抗側剛度高等特點,廣泛地應用于各種房屋結構設計中,設計優化首先必須考慮剪力墻結構的安全性,確保其能夠承受外部的壓力,能夠抵御自然災害,保護居住者人身安全,設計優化過程中,需要確保相關參數選用合理、設計結構模型構建科學,符合工程需求。
2.3外墻結構
目前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城市建筑中高層建筑較多,高層建筑主要受水平荷載的影響,其地下結構同樣也受這種力的影響。與地上建筑的區別是,地下結構受外部土壓力和水平荷載的影響,兩種力的相互作用可以降低地下結構的水平荷載。當建筑物受到地震和強風的影響時,建筑物地下結構外側土產生的反作用力能夠抵消部分地震和強風傳遞的應力,使建筑物的地下結構更加穩定。通過對建筑物地下結構設計過程中靜土壓力系數、側向和豎向荷載的詳細分析,可以得出在設計過程中無需考慮豎向荷載的結論,僅根據水平荷載來設計配筋。配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靜土壓力值,根據靜土壓力值制定選用方案,由于很多建筑物的地下結構都是用混凝土設計的,所以經常會出現裂縫的發生,這需要合理設計計算外墻才能達到控制裂縫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地下建筑外墻設計后澆帶,使用混凝土膨脹劑來有效改善混凝土地下室的開裂問題。
2.4建筑給排水和內部設計優化
為了確保房屋建筑的功能,需要做好給排水、電氣以及內部裝修的設計優化,具體的優化如下:①給排水系統的優化,給排水對于用戶居住體驗十分重要,為了確保給排水符合建筑結構、居民日常使用需求,需要在給排水設計中,對于給排水的合理性進行優化,優化給排水設計工藝以及施工工藝,重視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避免出現給排水管線貫穿樓板等問題,施工需要預留相應的深度和尺寸,確保建筑結構與給排水管道協調;②電氣優化,電氣管線的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房屋結構,確保電氣管線與房屋結構的適配性,建筑結構施工設計需要預留孔洞,同時做好施工設計管理,減少施工風險,電梯位置需要較多的建筑構件和空洞,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單獨計算電梯部分;③內部裝修設計優化,房屋內部空間是居民居住的主要場所,需要做好細部結構設計,確保房屋空間大小、房間布局符合居民需求,同時需要結合人體對于光線、通風的需求,合理設計內部裝修的風格,選擇合適的裝修材料,規范設計家具尺寸以及擺放位置,確保內部裝修達到安全、舒適、經濟、合理的目標。
2.5保障建筑結構安全的設計
目前,我國的民用建筑結構設計體系還不完善,導致民用設計的結構不夠合理,而且抗震方面設計存在不足。為了保證民用建筑的使用安全,應把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更加合理。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首先應選擇合適的結構類型。如目前選用比較多的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較有著較多的優勢,如鋼結構的質量輕、強度比較高而且工期較短等。這些比較適合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要求,而且鋼結構的空間布置比較大,可以讓民用建筑設計更加靈活,這對業主或者是施工人員都非常便利。另外,鋼結構施工中能夠減少沙子、碎石、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價,從而保證施工工期和工程質量。
2.6筑節能設計優化
節能環保是當前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方向,在房屋結構設計優化中,需要采用綠色建筑環保理念,對房屋結構進行優化設計,以滿足節能環保的需求。房屋結構節能主要與建筑布局、圍護結構與材料選擇有關,設計優化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優化:①優化建筑結構布局和表面形狀,受我國氣候因素的影響,建筑朝向與節能相關,為了確保陽光照射充足、通風良好,盡量選擇坐北朝南的設計,為了減少因為冷風直接吹建筑結構表面而引發的能量消耗,需要在建筑外層加設保溫層,實現建筑節能;②做好圍護結構的設計優化,圍護結構主要包括門窗、屋頂、四周墻體等,做好圍護結構設計,確保圍護結構密封,能夠減少熱能耗散,提升保溫效果;③選擇節能環保的材料,節能環保的材料能夠提升房屋節能水平,減少熱能損耗,建筑外墻、門窗結構的材料選擇合理,保障房屋節能效果。
3、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
3.1施工管理部門有待完善
施工管理部門是執行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門,會對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產生直接影響。目前,國內部分施工管理部門獨立性相對有限,導致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工作職能以及部門效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無法對施工項目內容展開科學管理,從而致使施工管理工作開展出現問題。
3.2施工技術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建筑施工工程的整體規模相對較大,涉及的子流程、子業務、子項目也非常煩瑣,如果沒有合理完善的體制予以保障,則會導致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對于關鍵技術要有足夠適配的管理體制。結合筆者的實際走訪來看,我國當前施工技術管理體制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問題:對于施工過程中的部分錯誤施工方法,施工單位還不能結合管理體制予以糾正;許多技術管理人員缺乏對施工技術管理體制的認知,重視程度不夠;同時,我國也缺乏相應的監控機制和保障機制。這些都會導致整體施工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3.3施工材料管理存在不足
我們都知道建筑工程本身就存在著較強的繁瑣性,其需要使用的材料也是數不勝數。因此就施工材料而言,對其所有型號、標準參數等方面均提出了比較嚴苛的要求。而施工材料管理的不足,導致材料存儲常常處于混淆的狀態,甚至衍生出了材料丟失等現象。倘若相關采購者選擇了質量不過關的材料,那么必然會阻礙到施工進度,甚至還會讓建筑企業的投入成本持續提升。
4、建筑結構施工管理優化措施
4.1完善監理機制以及法人管理機制
現代建筑管理模式極為注重施工管理,會以施工管理為核心展開生產經營模式建設,而這為管理機制以及法人管理工作的推進提供了有效助力。在進行法人管理過程中,會將成本投入以及建設質量等作為預期目標,從多個角度入手,對工程施工展開管理,做好建筑成本管控以及法人融資管理等各項工作,確保法人管理價值能夠得到充分性發揮,從而達到對成本投入進行有效管控的目標。同時需要將成本控制理念貫穿到工程設計以及施工等各環節之中,需要對建設資金的落實情況以及使用情況展開全面性管控,保證工程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施工,不會造成多余成本浪費的問題。
4.2加強管理人員質量監督的技術管理意識
質量監督管理人員是否具備技術管理意識,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建筑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都是管理人員對于質量監督不夠重視,私自認為只有工程質量過關,就不需要對工程進行監督。因此,要加強質量監督管理人員技術管理的意識,使他們明白質量監督工作對于建筑工程總體質量的重要性,并且使他們了解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掌握綜合性極強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建筑工程建設環節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監督,確保建筑工程質量不會收到破壞。
4.3科學合理地管理好施工現場的施工進度
工程施工進度對整體工程的綜合效益和效能的體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工期延后,極有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賠償問題。所以要及時有效地應對對工程進度造成影響的各類因素,對工程進度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嚴格按照進度計劃的要求做好工程的實施監控工作。與此同時,要和相關單位進行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協調內在的聯系,以此確保工程順利施工,完成相對應的進度計劃和要求,并且嚴格按照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方法和管理規范進行相對應的操作,體現現代化的管理成效,進而為整體工程取得應有的效能而奠定基礎。
4.4加大管理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力度
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法律條文、規章制度、合同文本把好質量關,確保每個環節都不出現任何質量問題。對于參與的施工人員、團隊也要嚴格管理,無論是對自己公司的人員還是外聘人員,都應結合制度標準的要求做好相應的管理,提升其綜合能力,解決各類問題。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施工單位應成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做好專項處理工作,尋找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比如,對于現場的電線私拉亂接問題,施工單位應進行及時處理,還要督促相關人員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只有做好這些細節,才可以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4.5持續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倘若想要切實確保建筑工程施工水平,那么這就要求相關企業要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開展組織培訓工作,比如安全知識、專業技能等相關方面的培訓。相信通過這種手段能夠將相關工作者的綜合素養加以提升,讓其可以深刻意識到施工場地作業的重要意義,繼而強化其職業責任感。緊急情況培訓實際上是針對工程施工一定要進行的培訓,之所以這樣說,是由于施工場地趨于繁瑣化,通過此項培訓活動可以在發生問題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使用切實可行的手段來處理問題,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繼而將施工管理質量與效率加以提升。
4.6增強合同管理的力度
在展開合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合同談判以及簽約等各環節管理工作,應保證合同的規范化以及嚴謹性,確保合同條款完備性,保證義務對等以及雙方權利的對等,確保語言表達準確度以及嚴謹度能夠滿足相應標準要求,避免存在不合法或不真實的條款。在進行現場管理時,項目管理與概預算人員需要對合同內容展開詳細分析,明確各項合同條款,以便保證合同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得到落實,同時還要有效減少設計變更以及現場簽證等各種問題的發生可能性,需要通過推行全員合同管理模式的方式,利用合同更好地展開工程質量以及成本等各項管控,保證工程施工可以更好地滿足甲方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建設方獲得更加可觀的經濟收益以及行業口碑。
結束語:
目前我國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今后應用盡快的完善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質量,能夠將工程施工水平與效率加以提升,還可以切實確保施工安全。所以,相關企業應當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工程施工管理之上,特別針對其管理期間衍生出來的問題要進行妥善處理,旨在將其施工管理水平加以提升,確保施工安全,繼而將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加以提升。
參考文獻:
[1]丁沭云.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與進度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19,46(06):228+236.
[2]馮敏東.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四川建材,2019,46(06):131+133.
[3]任志強.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措施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6):20.
[4]劉暢.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居舍,2019(35):95.
[5]劉利花.建筑結構設計和相關問題框架思路構建[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3):33-34+45.
[6]葉麗娟.結構設計優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索構架[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2):8-9.
[7]紀曉,韓志華.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管理的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22):121.
[8]葉勇.試論如何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管理[J].居舍,2019(16):17.
[9]徐卓,張佳.試論水工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及施工質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4):74.
[10]肖麗媛.淺析建筑結構設計施工質量控制[J].建筑知識,2018,37(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