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3月22日文章,原題:在愛吃肉的中國,特立獨行者在植物蛋白中看到未來 當31歲的云南英語教師凱特?涂(音)告訴人們她不吃肉時,已習慣了對方露出的奇怪表情。“家人認為我吃素吃瘋了”,在大理生活的她說,“他們永遠無法理解這種生活方式。”對涂的親朋好友來說,每天吃肉是健康飲食不可或缺的部分。約一年半前開始吃素的涂說:“但他們錯了,吃肉才是不健康飲食。”
中國是遙遙領先的肉類消費國,今年中國民眾料將吃掉5300多萬噸豬肉和1000萬噸牛肉。但第一人口大國對可持續肉類替代品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2023年中國的素食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20億美元。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植物蛋白市場,預計接下來的五年內將在人們更注重健康和可持續性潮流的推動下增長200%。
北京方面也在為這種市場潛力做準備。今年1月發布的最新發展規劃中,中國農業農村部首次將“細胞培養肉”和其他“未來食品”列入食品安全路線圖。業內投資者艾爾伯特·曾說,北京在中國農業規劃中對“未來食品”'的認可是個好兆頭。
香港營養師莎莉?潘說:“吃(更多)肉與中國日益富裕緊密相關”,這可能使放棄吃肉成為挑戰。去年有中國女明星倡導吃素好處的短片遭大量網民吐槽,被指盲目崇拜西方價值觀、不尊重中國人習俗。
但有關觀念正在改變,尤其是在更年輕一代中國人中。潘說,更多人已意識到過度消費肉食不利于健康。如今素食概念得到更多宣傳,這將對中國人的飲食選擇產生影響。艾爾伯特?曾也認為,中國年輕人正更加迫切地拓展自己的胃口,“令人鼓舞的是,千禧一代非常愿意嘗試新食品”。大理的涂說:“若價格下降且味道改善,也許更多人會吃人造肉并轉向更偏向素食主義的生活方式。”▲(作者馬爾科?雅克貝克,丁町譯)
環球時報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