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欣

100-400mm f/4.5-5.6L IS II ,f/5.6,1/640秒,EV -0.3/白平衡:自動
拍攝野生動物,包括鳥類、野兔等攝影,通常是一種等待的游戲。如果你要等待,就要在主體進入之前設置好想要的畫面!本期我們從設備的選擇到對拍攝地點的選擇做一番解讀,甚至包括后期的曝光處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了在這張被粉紅色櫻花包圍的照片中獲得朦朧的感覺,筆者利用了強烈的虛化效果,手持的遠攝變焦鏡頭的400 毫米端可以實現淺景深, 注意以最大光圈拍攝。
1.虛化的產生
由于筆者還計劃在后期處理照片時降低對比度,因此使用曝光補償使圖像稍微曝光不足(EV -0.3),以便在最終圖像中獲得更好的效果。所謂寧欠勿曝,暗了可以提升,過曝就“救”不回來了。小提示:如果鳥兒經常四處走動,手持拍攝可能更容易拍攝。

樹枝和莖是有棱角的,才能創造柔和、圓潤、夢幻般的虛化
有了如此利器的長焦,只需要選擇好位置,決定取景,然后等待鳥兒。沒事兒可以用取景器觀察下樹枝和樹葉,更好地控制前景和背景虛化。
在設置之前,觀察要拍攝的鳥兒的軌跡,并記下它傾向于移動的區域。在該區域內,尋找合適的位置,設置并準備好在鳥兒飛來時釋放快門進行拍攝。
傳授點技巧,在樹枝間尋找一片有大量花朵的地方,可以將其作為前景虛化。同時,盡量避免在取景框中出現粗樹枝——它們會破壞柔和、夢幻的外觀。

沒有鳥兒時,找到合適的角度后,試拍一下虛化效果,調整取景范圍
在創建背景和前景虛化效果時,選擇一個陰影和透過樹木的陽光充分混合的區域,然后在陰影部分捕捉鳥兒。這樣,當你在后期處理中降低對比度時,仍然可以在虛化中表現出花朵的細節,并且鳥兒作為主體會脫穎而出。
如果想要實現攝影教程中常見的圓圈虛化效果,在陽光方向為對角線的早晨或晚上拍攝會比較好,因為這些時候光線相對柔和,并且鳥兒比較活躍。

筆者器材:EF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
為了避免陰陽光影對被攝鳥兒的影響,筆者一般把它放到暗部地方拍攝,當然出于感光元件的特性,這容易產生高對比度的圖像。導出原始圖,在陰影中觀察主體,它看起來相當暗。但是你不要驚慌,這不是一次失敗的拍攝,對圖片進行后期處理,恢復了鳥兒的原始顏色后,就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筆者在 Camera Raw 中所做的調節如下,僅作參考:提升陰影 (+43),減少高光 (-46),略微增加曝光 (+0.15),略微降低對比度 (-2)。調整之后如圖所示,整個畫面看起來充滿了美麗的色彩,鏡頭之下的圖像看起來明亮而夢幻。

處理前

處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