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17日文章,原題:對于8小時睡眠的理想化標準,“精英睡眠者”能告訴我們什么? 從達?芬奇到撒切爾夫人再到馬斯克,歷史上不乏聲稱每晚僅需幾小時睡眠的成功人士。如今,對這些每天晚睡早起但仍精神煥發的所謂“精英睡眠者”的研究,不但正在改變我們的睡眠方式,還在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提供線索。
近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學專家發布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成果。他們對約占總人口3%的“家族性自然短睡眠者”開展基因測序,發現后者擁有相同的基因突變,使他們有可能睡眠較少但不影響健康。發現表明,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是我們的生物構造發揮關鍵作用。盡管公共衛生指南向來建議人們每晚睡眠8小時,但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需要遠比這更長或更短的睡眠時間。
牛津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拉塞爾?福斯特喜歡將個人睡眠模式比作鞋碼,“千差萬另他說:“我認為所謂8小時睡眠的理想化標準確實導致許多焦慮。”其實,人類需要的睡眠時間往往介于6小時至10小時之間,“精英睡眠者”恰好位于該區間的最短一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學家發現,盡管太短的睡眠會導致大多數人煩躁不安且認知力下降,例如記憶力變差等,但“精英睡眠者”似乎恰恰相反。他們往往在晚上11時至午夜之間入睡,并且不需要鬧鐘就在五六個小時后醒來。雖然睡眠少,但他們白天不會感到疲憊或需要借助咖啡因提神。在接受研究的“精英睡眠者”中,約90%至95%具有心理學家們所說的A型人格,即雄心勃勃且樂觀向上,許多人擁有非凡的記憶力,比普通人更能忍受痛苦,應對時差能力很出色。
該理論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像愛迪生、尼古拉?特斯拉和達?芬奇這樣的偉大人物只需要少量睡眠。當代的例子可能包括美國設計師和導演湯姆?福特,據說他每晚僅睡3個小時。馬斯克每天睡眠不超過6個小時。大量證據表明,睡眠太少會損害我們的記憶力,導致人們更容易在中老年時期患有各種慢性病,但“精英睡眠者”的獨特“怪癖”或許能幫助我們應對這一問題,他們的基因突變似乎有助于保護其認知能力不在晚年衰退。科學家認為,如果能破解其背后的生物學機理,就有可能為開發未來的癡呆癥療法提供新線索。▲(作者大衛?考克斯,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