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王程
凌晨,伴隨著一陣急促的鳴笛聲,一輛120救護車停在了浙江大學明州醫院急診大廳前。
早已在門口等候的醫護人員趕忙推著平車上前,小心地將車上的產婦方女士(化名)和已經分娩出的男嬰移到平車上,一路護送到產房。
年僅24歲的方女士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把孩子生在家中的廁所里,所幸最終母子平安。
方女士是寧波人,自打懷孕以后就一直在家附近的醫院產檢。臨近預產期時,醫生說寶寶一切正常,并叮囑她注意觀察產兆。
當日深夜,方女士在腹痛中醒來,她以為是孕期經常出現的假宮縮,于是沒有在意。
次日凌晨,起身上廁所的方女士發覺腹痛逐漸加重,全家人見狀立即慌了神,于是一邊撥打120呼救,一邊安撫產婦并收拾行李準備前往醫院。
然而在0時15分許,還沒等救護車到家,方女士就突然感覺到一陣腹部下墜,把孩子生在了廁所。
1時許,120救護車順利抵達,急救醫生立刻上前檢查新生兒情況,處理新生兒呼吸道分泌物,查看生命體征。
好在寶寶皮膚紅潤、哭聲響亮,在確認寶寶情況穩定后,醫生拿出了專用器械為寶寶做斷臍處理。隨后,產婦和孩子就一同被抬上車,火速前往浙江大學明州醫院。運送產婦的車一到,醫護人員就用最快的速度把產婦和寶寶一起送進了產房。
“入院時,孩子已經出生1個多小時了,但是胎盤沒有娩出。”產科值班醫生胡海霞介紹說。
助產士沈堯娟趕緊消毒,清理臍帶,幫助娩出胎盤,最后仔細檢查產道,縫合產婦撕裂的會陰。
所幸結局是好的,經過新生兒科醫生會診,寶寶十分健康。

十月懷胎不易,準父母們當然希望分娩時能順利、平安。但是,院外分娩的意外總有發生,發生早產、生在路上、車上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那么當發生院外分娩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保證大人平躺,新生寶寶不著地。把孕媽轉移到避風、安全的地方,撥打120,若能接受遠程指導更好。
其次,找干凈的東西墊著孕媽,若見到寶寶的頭或腳出來,可先用干凈的布料頂住寶寶的頭,以減少孕媽陰道撕裂的可能。
千萬不能硬拉或扭動寶寶,否則容易造成嬰兒腦部、四肢或內臟的損傷。用雙手接住寶寶加以保護,娩出后立即用干凈的布或毛巾裹住嬰兒,抱在媽媽的腹部,注意新生兒臉要偏向一側,不要堵塞口鼻。
不要急于用不干凈的銳性東西斷臍,以免嬰兒感染破傷風。若胎盤已娩出,要留著胎盤到醫院,請不要丟棄胎盤。
入院后,醫務人員將會幫助消毒斷臍,檢查新生兒體格,同時檢查胎盤是否完整以及產后身體狀況。
最后提醒廣大孕產婦,遇到上述情況肯定會緊張,但一定要深呼吸,盡量保持鎮靜。在臨近預產期時,一定要有家屬陪伴,以免在突然臨盆時發生意外。
編輯/胡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