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桂芳

根據(jù)碳水化合物在總攝入能量的比例,將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分為4 等:極低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比例小于10%,或者碳水化合物20~50 克/ 天,即生酮飲食;低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比例小于26%,或者碳水化合物少于150 克/ 天;中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比例為26%~44% ;高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比例等于或大于45%。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點甜食,能改善抑郁情緒。長久如此,體重也“噌噌”地往上漲。那么,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是如何引起肥胖的?石漢平教授指出,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引起血糖升高,進而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大量的葡萄糖被利用,一方面合成甘油三酯,并沉淀在脂肪組織中,從而發(fā)生肥胖;另一方面,又使得代謝活躍組織分配減少,產(chǎn)生饑餓感,使食欲增強,攝食增多。
“從妊娠開始,女性吃什么喝什么都影響著胎兒的健康。”石漢平教授介紹,研究表明女性妊娠期間喝人工甜味飲料越多,胎兒出生時體重越大,7 歲時超重或肥胖的風險越高。幼兒時期喝人工甜味飲料或含糖飲料,兒童時期超重及肥胖也明顯超標。“現(xiàn)在一些家長滿足孩子喝各種飲料,對孩子的健康而言,實際上是好心辦壞事。”成人期,含糖飲料或甜食攝入過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高。
在石教授團隊進行的一項糖尿病研究中,比較了高血糖持續(xù)時間長和血糖濃度高但持續(xù)時間短兩者的危害,發(fā)現(xiàn)高血糖持續(xù)作用時間長的比單獨一次血糖濃度高危害更大。“這就像飲酒,即使每天喝少量,但長期飲酒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高糖飲食還可能導致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患者或高糖飲食者中,胰臟組織DNA 有明顯損傷,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高糖飲食會誘發(fā)胰臟細胞KRAS基因突變。研究團隊認為,人體攝取葡萄糖,會產(chǎn)生名為dNTP的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這也是基因組生成和復制不可或缺的材料。
若攝取過量葡萄糖,會增加胰臟細胞內(nèi)蛋白質糖化,致使調節(jié)dNTP量的核糖核苷酸還原酶(RNR)酵素活性降低,使細胞內(nèi)dNTP產(chǎn)量不足,使得胰臟細胞基因組復制、修補過程中,因原料不足而發(fā)生錯誤,導致基因組損傷,從而造成基因突變與細胞癌化。
“因為葡萄糖升糖速度更快,而果糖升糖速度較慢,所以人們認為果糖比葡萄糖更好,實際上,果糖攝入使得腸道腫瘤的發(fā)生風險升高了。”研究表明,攝入果糖后,血漿、肝臟糖沒有升高,說明血糖沉浸在腸腔里,使得腸腔息肉更容易獲取果糖,從而增加大腸癌的發(fā)生風險。
“我們知道,荔枝病多發(fā)生在南方荔枝產(chǎn)區(qū),所謂荔枝病就是大量進食荔枝后引起咽喉不適、腹瀉等癥狀。”石教授解釋,原因在于果糖攝入過多,造成果糖在腸腔堆積,由于果糖分子量小,其滲透壓較大,從而導致血管、組織水分向腸腔轉移,進而引起腸黏膜水腫。
所以廣東人吃荔枝配咸魚或喝濃鹽水,認為可防治荔枝病。原理是高滲鹽能吸收大量水分,阻止腸道吸收水分,從而可以減輕腸黏膜水腫。
下面再說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這是以脂肪為主、適量蛋白質、低碳水的飲食模式。石漢平教授表示,理論上,任何低于日常平均或指南推薦的正常人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低”,都是低碳飲食,不同種族的每日平均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差異很大,所以全世界很難有一個共同的低碳標準。大多數(shù)國家居民的平均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45%(能量來源),所以,少于45%的任何“低”均屬低碳飲食,由于碳水化合物低于45% 的很多情況下,機體不會發(fā)生任何代謝改變。
所以,有研究認為,碳水化合物低到可以產(chǎn)生代謝改變,即燃燒脂肪時,才是有意義的低碳飲食。
有研究讓減肥者保持一個月的正常飲食后,開始進行一個月的低碳飲食,最終體重明顯下降,能量消耗增加。石教授表示,這在胰島素水平越高的患者中更加明顯,低碳飲食導致的總能量消耗增加越多。研究比較高、中、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1,5—脫水葡萄糖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低碳飲食者能量消耗更多,顯著降低了甘油三酯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顯著升高。
”有研究顯示,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經(jīng)過飲食治療后,抗糖尿病藥物可以有所改善,另外一部分患者則藥物減量,只有極少部分人沒有效果。“這是一種副作用少且更經(jīng)濟的治療方式。低碳飲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治療方法,是1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藥物的最有效輔助手段。”
提供足夠脂肪、限制葡萄糖的飲食方式,理論上有助于治療部分腫瘤。“在動物實驗中,除了對腎癌完全無效,對包括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肝癌等大多數(shù)腫瘤有效。”
不過,目前選擇高碳水還是低碳水飲食仍然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建議健康人群適度進行高碳水飲食,碳水化合物占每日能量的40%~60%;但是對慢性代謝性疾病患者來說,低碳水飲食或許是一種治療手段。”石教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