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韜

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夜深人靜,一個人坐在電腦面前,手捧一杯咖啡或奶茶。突然胸口撲通、撲通跳了起來,感到胸悶氣急持續了好久也沒有任何好轉,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上網一查,瞬間心慌了……難道這么年輕就有心臟病了嗎?
躺在床上,聽到心臟怦怦怦在跳是心悸嗎?
心悸是一種心臟強有力、不規則跳動且令人不適的主觀感覺,可表現為胸口快速拍擊感(撲通撲通跳)、胸口或頸部重擊感等。部分人可伴隨著胸痛、胸悶、出汗、呼吸困難、頭暈、沒有力氣、水腫等癥狀。
心悸通常是良性的,但嚴重的心律失常等可危及生命,因此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很多人會把這種感覺描述成心慌、心臟亂跳、胸悶甚至胸痛等,當成是心梗(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確實心悸可能是部分心梗病人的癥狀表現,但心梗一般更加兇險危重,會出現胸口劇烈疼痛、呼吸困難、瀕死感等全身癥狀。
大多數心悸的原因是可以確定的。引起心悸的常見原因包括:
●心臟疾病:心律失常(房顫、陣發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等)、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
●內分泌疾病:甲亢、低血糖、嗜鉻細胞瘤等。
●心理疾病、貧血、發燒、胃酸反流等。
●藥物:咖啡因、麻黃素、氨茶堿、甲狀腺素等。
●咖啡、奶茶、茶葉、酒、煙、毒品等。
●劇烈運動、焦慮、情緒激動、過度疲勞、缺乏鍛煉、缺氧、懷孕、身體缺水、身體姿勢改變時也可能能出現心悸。
應當馬上靜坐或靜臥休息,并且周圍保持安靜,環境通風。
如果有喝咖啡、奶茶、濃茶、吸煙、飲酒等,應當盡快停止或減量。如果因為吃得太少,出現饑餓、手抖、乏力、惡心等癥狀,懷疑低血糖時,應當及時進食同時指測血糖。
發生心悸時,可自測脈搏,保持心情平靜測量30 秒,測得脈搏跳動次數乘以2,若超過100 次/ 分鐘,則為心動過速;低于60 次/ 分鐘,屬于心動過緩。若有脈搏不連續、長的停頓、脖頸部不規則拍動感,則考慮心律失常,應當盡快到附近醫院就診,及時檢查心電圖等。
第一次出現心悸時,可嘗試調整呼吸,控制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劇烈運動和勞累,觀察心悸特點和變化情況,及時測量血壓。
大多數心悸患者建議全科就診。若反復出現心悸,伴有頭暈、胸痛、惡心等不適時,應當及時就診,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心肌酶譜、血生化、甲狀腺功能等。

改變生活習慣,少量或不飲用咖啡、奶茶、濃茶、酒等。營養均衡,適當運動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若有基礎疾病,如心臟病、甲亢、糖尿病、貧血等,應當積極治療原發病(導致心悸的疾病),定期到相關科室就診,一定要遵從醫囑,按時間按劑量服藥。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些誘發心悸的疾病。
日常生活中,青中年的心悸可能和過量飲用咖啡、奶茶、功能飲料、茶飲料等有關。
不同飲料咖啡因含量不同,一杯中杯美式咖啡中的咖啡因約100~150毫克。一般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的咖啡因量在400 毫克(約2 杯)以內,孕婦200 毫克以內。
適量飲用咖啡(每天1~2 杯),不會增加患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悸大多是良性的,但也可能提示某些疾病,嚴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生命,應當引起足夠重視,盡快找到心悸的原因。
可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減少咖啡因飲品攝入、適當鍛煉、控制情緒等)和規律用藥預防心悸的發生。
若過去身體健康,平時沒有不舒服,只出現一過性的心悸,且沒有其他不適,應當注意觀察。
大多數心悸患者都建議先到全科就診。若有病情變化或有心臟病、甲亢等基礎疾病,應及時全科就診,并定期到相關科室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