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禮

杭州的林女士(化名)今年53歲,近日,她總感覺食欲不振、頭痛乏力、全身沒力氣。剛開始以為太累了,休息好就會緩解,然而半個月過去了,不適癥狀不僅沒有緩解,林女士還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皮膚、眼睛、小便都開始發黃。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林女士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西溪醫院就診。
化驗報告顯示:總膽紅素25.95μmol/L (毫摩爾/升)(參考范圍:3.42-20.52μmol/L),谷丙轉氨酶603U/L(單位/ 升)(參考范圍:7-40U/L ),谷草轉氨酶424U/L(參考范圍:13-35U/L)。總膽紅素及轉氨酶嚴重超標,重度肝損傷。
“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進展為肝衰竭,那就要危及生命了。”接診的中西醫結合肝病科副主任醫師胡永珍立即為林女士辦理住院。
完善相關檢查后,醫生排除了林女士患病毒性肝炎、腫瘤等疾病的可能。身體健康,沒有特殊用藥史、食物過敏等的林女士為何會出現肝損傷?
胡醫師再次仔細詢問病史。林女士無意間說起,自己3個月前頭痛,看小姐妹微信推薦說“草藥泡水喝有奇效”,可以活血化瘀、緩解頭痛。“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周圍朋友也在喝,我想著藥材珍貴,效果應該很好。”林女士對“草藥”深信不疑,每日泡水服用,已經吃了一個月。而“草藥”的具體成分是什么,林女士卻表示不清楚。
這下“罪魁禍首”終于找到了———不合理使用“草藥”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林女士遵醫囑停止服用“草藥”,同時接受了護肝降酶、降黃等一系列治療,目前已好轉出院。
為什么朋友口中的“神奇草藥”,在她這里卻成了險些喪命的“毒藥”呢?胡醫師解釋:“藏藥能不能服用,有沒有效果,這需要專業醫師對患者個體進行綜合評估。由于個人體質差異,以及受到基礎疾病的影響,每個人的狀況大不相同。盲目跟風服用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近年來,由于人們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有吃保健品的習慣,容易濫用保健品,由此所造成的藥物性肝損傷在臨床上屢見不鮮,藥物性肝損傷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
胡醫師解釋,肝臟是人體進行藥物清除的主要場所,代謝產物的量超過了肝臟的清除能力時,毒性物質便會在肝內聚集,對肝臟造成損傷。藥物性肝損傷常見的表現有乏力、食欲減退、上腹不適、惡心、嘔吐、尿色深、皮膚鞏膜黃染等。
一般來說,急性藥物性肝損害如能及時診斷、及時停藥,予以護肝治療后,預后多數良好;如果未能及時診治,少數患者可進展為急性肝衰竭,需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療,有著較高的病死率。

●遵醫囑用藥,定期查肝功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服藥期間門診隨訪,及時與醫生溝通用藥方案,定期監測肝功能,醫生會權衡利弊調整方案,避免私自調整用藥方案。
●避免亂用藥。來歷不明的藥物、保健品等不隨便吃。盲目聽信廣告,自行長期服中藥和不合格的保健品,十分危險。
●用藥時應避開不利情況。如空腹或饑餓、營養缺乏、嗜酒或醉酒之后服藥等。
●早期診斷,立即停藥。是藥物性肝炎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來說,建議一旦出現食欲減退、乏力、容易疲勞、皮膚和眼睛發黃、尿色加深發黃等異常表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當然,大家不需談藥色變,生怕吃了藥就會傷肝。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一般是不會造成肝損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