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運山
春生和夏生兄弟倆,住在藏在深山里的月亮灣村。這里依靠傳統(tǒng)的種地和養(yǎng)殖生存,他們的日子和大伙兒一樣,過得緊巴巴的。看到山外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變化,兄弟倆也總想靠什么門路發(fā)家致富,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
春生18歲那年,爹得了重病。彌留之際,對守在身邊的春生和夏生丟下了一句話:“你們的爺爺當年在后宅院埋下一個寶物……”
兄弟倆相互看看,覺得心里有什么在涌動。
人常說,金銀不露白,露白惹禍害。春生小聲告誡夏生這事不能外揚。“現(xiàn)在家里還沒有窮到那種地步,誰都不能動它。再說,老爹辛苦一輩子,也沒打過它的主意。”
夏生臉上顯出壓抑的喜色。
“哥,咱家的老宅院改建這下可有著落了……”夏生試探著問,一看春生沒接腔,便住了嘴。
辦完爹的后事,夏生按捺不住發(fā)財?shù)挠偷胶笤和趯殹滋爝^去,后院被他翻了個遍也沒見到寶物。他扔掉鋤頭,在家里躺在床上生悶氣。春生過來勸道:“爹當時病得厲害,興許說的是胡話,你也別當真。成天窩在家里,久了會得病的。咱一起外出打工吧。”
夏生聽不進去,睡了幾天慢慢緩過氣來,又拿起了鋤頭滿院子挖。
春生與村里的幾個同齡人去了省城,在一家房地產(chǎn)企業(yè)打工。憑著年輕能吃苦,腦袋瓜又靈光,他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僅用幾年光景,就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后院挖不出寶,夏生便承包了村里的幾十畝良田。春種秋收,日子也漸漸過得順暢起來。
有了經(jīng)濟實力,兄弟倆在電話里商議,打算把家里的老宅院改造一下。
中秋節(jié)前一天,春生回到縣城剛下大巴車,就見到來接他的夏生。春生心里高興,但嘴不饒人:“不是告訴你不用來接嗎?你忙,咱不想耽誤你時間。”
“今天正好在縣城賣菜,賣完就趕緊過來了。”夏生邊說邊將春生的行李往自己的電動三輪車上搬。
從縣城到村子,足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兄弟倆嘰嘰呱呱,一路聊個不停。
“今年咱村變化可大呢!這幾年政府脫貧攻堅下了大力氣,大伙兒的收入翻了幾番。”
“好啊!這幾年打工咱吃了不少苦也攢了點錢,咱家那老宅院改建不成問題。”
“哥,我想好了,你出多少錢我就出多少,平攤。”
“好!上陣還是親兄弟!”
過完節(jié),辦好建房審批手續(xù)后,施工隊便進駐到老宅院中,測量地基,搞設計。鄉(xiāng)親們看到兄弟倆要建新樓房紛紛跑來,道喜的道喜,幫忙的幫忙。一時間,平時冷清的院落熱鬧起來。
動工后,幾個工人在拆除后院老院墻時,發(fā)現(xiàn)一塊石板下面埋著一個瓷罐,罐口被一層層石蠟封得嚴嚴實實的。
兄弟倆一陣驚喜。
春生笑著對夏生說:“還以為早就被你挖走了呢。”
“別再哪壺不開提哪壺。當初我要是找到,還能少了哥的一份?”
……
新樓建好后,裝修得金碧輝煌,耀人的眼。村里人除了羨慕,還有猜疑。有人說,那瓷罐里面裝的是銀元;還有人說裝的是金條……兄弟倆這下可發(fā)了大財,不然,新樓不會建得這么快,這么漂亮。
春節(jié)期間,春生回來了,和夏生及家人一起到墓地祭拜。跪在雙親墓前,面對墓碑,兄弟倆齊聲道:“爹,娘,我們找到了爺爺?shù)摹畬毼铩N覀兠靼琢藸敔數(shù)囊馑迹趧诠?jié)儉才是傳家寶!”
之后,村里人最愛去的地方就是那幢漂亮的小洋樓。看著,便不由地念叨什么。
這幢小洋樓現(xiàn)在是村里的特種產(chǎn)業(yè)合作社辦公地點和文娛活動室。村民在此處喝茶聊天中,每每提到那個瓷罐,便有人唏噓道:“幾輩子沒露頭,到如今才見天日,里面到底裝的啥?”
直到后來村民才知道,那瓷罐裝的是一把銹跡斑斑的镢頭。
春生和夏生找人訂制了一個玻璃展柜,安放在樓前的顯眼位置,里邊展示著他們家的“寶物”。城里返鄉(xiāng)的年輕人常來這里參觀,聽老人講述春生和夏生兄弟兩個的故事。
說也奇怪,之后沒幾年工夫,月亮灣村家家戶戶的生活越過越富,日子越過越好!
點評:
小說的深刻意義,在于寫出了發(fā)家致富的根本。脫貧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是,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的狀況,這篇小說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不能靠等待,也不能只靠外在的力量,而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