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勤
辦公室內各色人齊在,行政辦領導像一陣風襲進來。A是主任,領導將一紙通知放到她桌上。大家湊上前來,伸長脖頸、瞪圓眼睛, 將目光鎖定到紙上。
領導說:“這次要發動義務獻血。一個辦公室只需推薦一個人,由主任和大家一起商量著辦吧。”領導布置完任務,像金蟬脫殼一樣走了。
主任開始發出動員令:“獻血,是光榮的事情,是行大善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主動申請哦。”
B告訴主任,要不是時間定在6號之前她肯定去獻上一回,只可惜來例假,因而只能將美好的愿望放到下回去實現了,并一再抱怨日子怎么這么不湊巧。
C在一旁接話,他說不久前他驗出貧血,怪不得自己一直頭暈,要是沒有貧血之類也就肯定首當其沖去獻。說以后要好好補充營養,把身體調理得棒棒的,再有這樣的機會一定會盡力爭取。
D說這幾天她母親開刀需要回去照顧,估計要連續好幾個日夜不得安睡,因而獻血恐怕力不從心了。
E坐在墻角一言不發,主任瞧瞧她,B立即心有靈犀地說:“E是我們辦公室的元老,這事就免談了。”E連連搖著手說:“不要講特殊嘛,如果年輕人實在都不行,我也應該的,只是事不湊巧,這幾天感冒了。”
F是個嬌小娘,金口微啟:“我體重不滿90斤,不知道我的血受用不?”
G也說他上回生什么病上醫院抽大血,他的血粘稠度很高,實在有點遺憾。
主任想想這么多人,都有獻血的雄心而無良好的體質,身體虛弱得病殘似的,要不是自己五十多歲,體質欠佳,就直接去獻算了。想想這主任當得也太懊惱,遇上這號麻煩事。不完成任務還得吃批評,咳,真是!
主任無奈地給行政辦領導打通電話:“領導,不好意思了,事出有因,我們辦公室正巧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例假……這回實在推薦不出什么人獻血啊。”
“沒事,沒事,可以把名額轉給別的辦公室,人家還爭著去呢。”
“為什么?”
“辦公室能完成這個光榮任務,就可以考慮評先進集體,你看要不要和大家再商量一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那我再問問大家。”
電話開的是免提,大家都聽到了,剛擱上,就圍上前來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獻血是光榮的事情,有獻血,就有先進評,我們為什么要放棄?”
“對啊,評上先進辦公室,可以得5000元獎金,平均算來,每人也能得幾百元了,那我們平時請客就不用自掏腰包劈硬柴了。”
“是啊,可是大家有實際困難怎么解決?”
“總不能拱手相讓給別人家。”
“我想起推薦一個人來,小H身體肯定行的。”
“可是,她在外頭學習。”
“外頭又不要緊,這幾天聽說也要回來了,等一兩天應該是可以通融的吧。”
這話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主任撥通了小H的手機,寒暄之后便是奔向獻血主題,沒承想,小H一口答應了,主任一點口舌都沒有費。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小H學習回來,就直奔醫院,把血獻了。
年終,未經基層辦公室推薦,小H直接被評上了單位的先進個人,還參加區頒獎大會,而大家期待的先進集體獎打了水漂。大家怒氣沖沖,說領導怎么可以食言?
主任打電話問詢,領導的解釋是:“獻血不是唯一條件,這次評先進集體都是綜合考量的結果。”
大家聽了,又是群情激奮:
“什么綜合考量,明明是說話不算話。”
“5000元,是鏡中月,別再夢想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還急著讓小H去獻血,這不是白獻了嗎?”
“是我們白想了,小H并沒有白獻,她評到了先進個人,現在2000元的個人獎金到手,還能去區里露面,也算賺了。”
有人立馬建議:“那大家也別掃興,按照我們辦公室的慣例,誰得先進誰請客。等小H領獎回來一定讓她做東請客。”
“可是,我聽參加區里表彰大會的人發回的信息說,小H還沒把錢焐熱已經全花了。”
“她花錢請誰?”
“沒請誰,是捐給一個白血病患者了!”
“啊!”眾皆吃驚,看來請客宴要泡湯了。
點評:
通過一件“獻血”的小事,折射出一些人的心態。特別是行文注意了曲折:獻血之后,小說并沒有簡單地結尾,又生出風波,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