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民
半夜,張阿姨被手機鈴聲驚醒。她看到了一條微信,發抖不已。微信是這樣寫的:“爸爸媽媽,我要走了,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這些年,我活得太累了,要不是想到二老會孤苦伶仃,我早走了。現在,我堅持不下去了,到了該解脫的時候了。感謝你們30年的養育之恩,不能為你們養老送終了,你們多保重身體。你們的恩情只有來世再報答了。可來世還能再見到你們嗎?女兒梅絕筆。”
“梅她爸,快醒醒。梅出事了!”張阿姨急忙用顫抖的手把老公老劉推醒。
老劉夫婦趕到梅的房間一看,原來梅把門窗關得死死的,房間里燒了木炭火。老劉夫婦趕緊打了120。
梅5歲上幼兒園時,被一個小朋友不小心用鉛筆戳瞎了一只眼睛。從此,愛美的她特別自卑。但是她讀書成績又特別好,讀高一時,被分在了尖子班。有一天,她突然對父母說,班里有同學罵她獨眼龍,她不想讀書了。起先,父母以為她是說著玩的,沒想到她真的就待在家里,不去讀書。
老劉急忙托好友在超市給梅找一份收銀員的工作。沒想到,她有一次收到一張百元假幣,賠了一百元錢,就不去超市上班了。
老劉又托好友在服裝廠給梅找了一份工作,她又說服裝廠工友也罵她獨眼龍,又不去上班。她不讀書后,老劉夫婦每天出門上班前,她在床上;下班回家以后,她還在床上。她也不跟父母說話,有時還會突然發脾氣,性情不穩定,完全像變了一個人。
砰!一個夏天的晚上,老劉和妻子正在客廳看電視,廚房里的電冰箱被梅推倒在地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這是梅第一次出現暴力行為。從此,老劉家里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桌椅、衣柜、門窗都慘遭梅的暴力損壞。老劉家里被梅弄得“傷痕累累”,他們的心也被弄得“傷痕累累”。
梅是瘋了嗎?張阿姨問老劉。老劉一臉蒙。他們很長時間都不知道梅是生病了。
“爸,媽,我想考大學!”過不了多久,梅突然心血來潮說要考大學。
這當然是值得慶賀的事,梅終于走上正軌了。通過給梅找補習班,梅基本上連高中都沒有讀過,竟然超過本一線兩分。
梅在讀大學期間,同宿舍同學都談戀愛了。她有一次與同學發生口角,同學取笑她:“像你這樣眼睛有殘疾的‘獨眼龍’,一輩子嫁不出去!”梅特別生氣,就和同學打斗起來,并把同學打傷了。老師把她送醫院,醫院診斷是躁狂抑郁癥。學校建議她退學。老劉知道,梅可能永遠要與學校絕緣了。
有兩年,梅經常一個人在家里自學,比在學校里還用功,她拿到了大學英語系本科文憑。接著又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一次,梅躺在床上,張阿姨怎么喊都喊不醒。原來,梅吃安眠藥了。幸虧吃的分量不多,老劉夫婦在鄰居幫助下,送到她醫院洗胃,才轉危為安。這次難道梅又想不開了嗎?
到了醫院,醫生診斷還是躁狂抑郁癥,并且說,這個病來得快,去得也快。危險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發作,唯一的辦法就是發病時及時送醫。不過,醫生也寬慰老劉:這種病人自殺一兩次之后,再也不會做傻事,反而會更加珍惜生命。還有,這種病人會在某些領域不同凡響,甚至表現出天才性的創造力。從此,老劉夫婦每年送梅去醫院看病。
梅不再做傻事了,老劉夫婦對梅要求不高,梅不工作不成家他們都能接受,只要梅好好活著。
梅36歲那一年,因為張阿姨的一場大學同學聚會,把梅的命運改寫了。
聽說梅因生病在家沒有工作,張阿姨的一個大學同學說,能不能請梅在家里做翻譯工作。老劉說,梅在家里除了自學英語,還自學了德語、日語,應該能勝任翻譯工作。
原來,老劉冒著電腦被摔的危險,在梅20歲生日那一天給她買了一臺電腦,沒想到梅發病時無論摔任何東西都不摔電腦。她對老劉最大的要求就是買書,她看書的范圍特別寬,涉及古文、音樂、繪畫、圍棋、地理等方面。她在電腦上從不玩游戲,而是只做兩件事:自學外語和看原聲電影。
當出版社把樣稿郵寄來時,老劉懷疑梅翻譯不了。梅對老劉說:“爸爸,您放心吧!我出門就是到市圖書館看書去了。”老劉問:“你看過多少書?”梅說:圖書館里的外語小說她全部看完了。
為了讓梅更好地開展工作,老劉特意給梅買了掃描儀和打印機。他幫梅核對樣稿,到郵局郵寄給出版社。編輯部反映梅翻譯的書稿沒有一個錯字、錯句。梅高興地對老劉說:“爸爸,謝謝您!”市圖書館也有她翻譯的書籍。新書出版后,她還查了豆瓣評分,讀者評論書很好看。
老劉第一次看到梅這么開心,他也笑了。梅因為出色的外語水平,還被邀請出國當翻譯,幸福地成了家。
點評:
小說寫了一個當代女孩蛻變的過程,值得同齡人深思。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由于沒有艱苦生活的錘煉,生活太順利而經不起挫折,變得非常脆弱。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就是這樣的一個未長大的孩子。所幸,在社會和家人的幫助下,她終于走出了陰影,擁抱了陽光。作品是一個光明的結局,讓我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