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錦松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懸臂澆筑法在大中型公路橋梁項目工程施工中廣泛應用,其結構輕巧、施工便捷、精度高,不僅可以降低設備資金投入、節約項目經費,同時還可避免大量支架鋪設,縮減施工條件限制,提升項目經濟效益[1-2]。影響公路與橋梁工程路面平整度的因素眾多,通過對相關因素的合理控制有效改善路面平整度,提升項目規范性與路面穩定性,保障工程質量,提高車輛行駛安全性[3-4]。
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梁施工中掛籃法被廣泛應用,由于該工藝復雜程度高、風險性大,須于施工前進行科學合理分析、動態監測,確保工藝流程順暢,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大量的工程實例證實在節段施工及掛籃行走期間,發生掛籃傾覆失穩事故概率相對較高,掛籃行走速度超限值是最易導致掛籃傾覆失穩的危險源。掛籃傾覆失穩危險等級為Ⅱ級,需要重點控制相應的危險源[5]。
1.1.1 掛籃拼裝
(1)施工前,進行掛籃拼裝與調試,對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進行檢查,確認各構件是否牢固無變形,避免連接配件形變或存在裂縫,嚴格遵照施工方案、技術規范核查工藝尺寸是否合規,發現問題后及時反饋和處置,降低施工風險。
(2)安全檢查。重點核查主要機具設備安全性,嚴禁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設備進場,確保機具參數達標。
(3)在專業人員指揮下方可進行起重吊裝作業,施工人員需嚴格執行操作規范與技術規程,加強現場管理,杜絕非工作人員入內。
(4)垂直起吊時,支架結構需保持平衡性,支架安裝牢固無松動,連接件無裂縫變形,禁止碰撞安裝完畢的零部件。
(5)吊裝作業需統一規范,現場由專業技術人員指揮,杜絕盲目操作。施工中對掛籃組合狀況進行核查,現場進行靜載試驗和安全性測試,合格后方可操作,保障其承載力符合技術規范。
(6)高空作業人員操作符合操作規程,擁有技術資歷,嚴格堅守崗位,遵守工作紀律,杜絕高空物體墜落等事故出現。
1.1.2 掛籃懸臂施工
(1)掛籃拼裝工作需于0號或1號地塊進行,安裝完畢后由專人檢測并進行靜載試驗,確保連接牢固無松動、連接件無裂縫,確保各部位符合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后,準備混凝土施工。
(2)掛籃行走和混凝土澆筑為影響項目質量的核心環節,操作前需確保穩定系數合規并符合方案要求,掛籃上人員走出后方可行走,嚴禁人員于掛籃上站立或行走。
(3)掛籃需要勻速且低速行走,結構一致的掛籃施工應對稱同步,避免操作不當導致掛籃位移。掛籃后端配備保險倒鏈,控制其行進速度并避免脫落,將掛籃速度控制在10 cm/min以內。
(4)施工中應統一指揮,緩慢提高吊籃模板,精準操控后端錨,控制吊籃前進,確定吊桿固定牢固,人員安全撤離后方可操作。
(5)專業電工進行照明電路安裝,加設漏電保護裝置,及時處理安全隱患,防止漏電事故。
(6)大風、大雨天氣,禁止進行掛籃前移作業。
1.1.3 預應力張拉
(1)千斤頂使用之前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質量檢測,確保性能合規,符合項目施工需求,為后續工序進展提供保障[6]。
(2)嚴格遵循施工工藝標準和操作規范,檢查豎向預應力鋼束埋深達標與否,及時調整設備參數。
(3)張拉預應力前,現場勘測以確保操作平臺位置安置合理且牢固,施工區域內放置醒目標識,嚴禁項目無關人員入場。
(4)電動油泵啟動后,對進油速度、回油速度、壓力表指示數據等參數嚴格控制,確保各項參數在可控范圍內,同時保障安全閥靈敏度。
(5)張拉作業前確定通信正常,張拉完畢后嚴禁錨具碰撞。
(6)管道壓漿操作需確保安全閥功能正常。
1.1.4 施工環節掛籃異常情況處置方案
(1)嚴密監控施工中掛籃位置,觀測后錨桿受力部位合理性,如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給項目管理人員,并立即停止作業,根據項目方案處置。
(2)混凝土澆筑前和箱梁加載預壓后,須由專人負責檢查是否有松動,若存在異常重新固定。質檢工程師對掛籃情況進行檢查,現場檢測無誤后將質檢報告提交給監理工程師,無異常情況方可進行梁體澆筑[7]。
(3)箱梁澆筑過程中須由專人進行現場勘測,動態監管施工狀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參照工藝標準規范施工,存在異常情況及時停止施工并針對性處理。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建立并完善崗位責任制,加強安全巡查,杜絕安全隱患,保障施工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2)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保持合理的人員配備,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確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實,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安全責任。
(3)安全教育、培訓:針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從業人員、普通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4)安全投入和安全設施:確保安全投入力度,項目主要負責人確保專項資金投入到位。
(5)安全生產監督和檢查:機械設備處于非正常狀態會增加事故風險,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生產前需確保機械設備狀況正常,檢查各項參數指標,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加強技術參數控制和設備監督,針對項目需求定期保養。
(6)安全生產過程控制:嚴格執行工序核查機制,認真核查工序,嚴格執行操作規范、技術操作規程,監理工程師進行項目質量驗收,質量合規后方可執行下一工序。
(7)落實“三抓一訴”制度。嚴格執行工藝流程,每道工序嚴格自檢、互檢、交貨檢驗,工序合格后方可開啟下一工序。
(8)隱蔽工程簽證檢驗制度。遵循工程規章制度,執行操作規范,按規定上報監督工程師進行審查,完整準確填寫表格,雙方簽字后方可落實工程隱蔽方案。
1.3.1 應急措施與處理
(1)高處墜落應急措施:高處墜落事故出現后,由第一目擊人上報至項目部,管理人員即刻組織人員營救,嚴格遵守事故上報流程逐級上報。
(2)物體打擊應急措施:嚴格遵守操作規范,進入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避免物體墜落打擊事件,若發現此類事件,第一時間上報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獲得訊息后迅速組織救援,并撥打120送醫治療,隨后協助事故調查。
(3)觸電應急措施:1)加強施工現場電氣設備管理,嚴禁違章、違規作業,出現觸電事故后,第一時間切斷電源并搶救傷者;2)特殊工序下無法立刻切斷電源,使用干木棒或絕緣器材將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撥開,無安全風險后對其施救,及時撥打救援電話;3)大風、雷雨等特殊天氣情況下,嚴禁空曠室外作業。雷擊事故發生后,注意防范火災,降低二次傷害事件概率;4)出現雷擊或觸電灼傷事故,及時撥打120救助電話,將患者送醫緊急救治[8]。
(4)機械傷害應急措施:1)施工現場出現機械傷害事故后,第一時間斷電停止設備運行,撥打救援電話;2)遵流程逐級上報,搶救傷員。救援過程中注意保護傷者頭部,避免次生傷害;3)調查事故原因及責任人,作為典型事故并進行安全宣教,提高班組安全意識。
1.3.2 預防措施
(1)安全教育。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現場人員嚴格執行操作規范與技術規程,認真核查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狀態,確保其停放穩定,運行正常,嚴禁無關人員在施工區域逗留,避免預留車道被侵占。
(2)規范作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認真落實標準方案,落實技術標準,嚴肅處置違規人員。
(3)持證上崗。起重、機電、裝卸、焊接等特殊工種施工人員需持證上崗。
(4)獎懲制度。建立并完善獎懲機制并嚴格落實。
2.1.1 路基路面因素
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環節,路基路面平整度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路基鋪設不規范、標高不足、松鋪厚度不佳、底層結構鋪筑密度不達標等都會導致路面平整度不達標,造成路面坑洼不平,影響路基穩定性與行車安全。對既往經驗進行總結發現對路面平整度產生影響的因素如下:
(1)設計方案不合理。項目施工方案未設計排水系統,導致路基排水困難,降雨天氣下路基不均勻沉降,導致路基變形,使路面平整度不達標。
(2)黃土地基或軟地基等地質條件下,施工工藝落實不到位,或方案不適宜導致路面破損、變形、沉降,需加強地基處置提高其承載力與穩定性。
(3)半填半挖路基,是平整度控制的難點,如果挖方一側沒有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操作,出現山體滑坡事件,造成松散填料中水分含量多,直接進行路基填筑將會導致路基沉降,使其穩定性和承載力不足,路面平整度不達標[9]。
2.1.2 施工機具因素
(1)攤鋪機會直接影響施工效果,并決定路面平整度,需結合項目需求和地質條件等合理選擇攤鋪機型號。
(2)瀝青路面攤鋪過程中,冷熱料混合不勻,易導致混合料黏連,影響路面平整度。
(3)攤鋪機熨平板板面不直、反拱、正拱等導致路面平整度不佳。
(4)攤鋪速度不穩定,影響路面平整度,進度過快,導致坑洞,進度過慢,導致混合料黏連,均會造成路面平整度不達標。
2.1.3 施工材料因素
(1)公路項目建設中,材料選擇會直接影響項目質量,工程用料需嚴格控制工藝參數,重點把控材料配比,避免路基壓密度不足、平整度不佳。
(2)材料不合理或混合不均勻,易導致路面離析或滲油等現象,誘發路基不均勻沉降或路面坑洼,增加道路行車風險。
2.1.4 碾壓因素
(1)碾壓機參數不合理、操作不規范、碾壓次數不足等均會導致路面平整度不佳。
(2)碾壓機噸位選擇不合理,導致不同施工路段的連接處壓實效果不佳,平整度不達標。
(3)碾壓未嚴格遵循操作規范,隨意更改碾壓路線,導致路面高度不一,或碾壓次數過多,導致路面高度低于規定標準,使路面不平。
2.2.1 嚴格控制攤鋪厚度
(1)合理選擇攤鋪機并嚴格控制設備參數與工藝標準,認真做好現場檢測,確保攤鋪高度合規。
(2)合理設置導線,導線需連續,為攤鋪工作規范進行提供指引。
(3)攤鋪機定位導線圓曲率達標,緩曲線需大于5 m,導線長度需小于10 m。
(4)水準儀進行導線標高的精準測量,防止外力因素對導線高度產生影響,從而對攤鋪厚度產生干擾[10]。
2.2.2 攤鋪機操作需規范化、標準化
(1)攤鋪機工作時,保持路面平整,勻速前進,平穩攤鋪,避免路面有雜物。
(2)攤鋪機工作中避免停攤,二次設備開啟區間內會出現路面凹槽影響平整度,施工過程中需合理調整攤鋪速度,供料速度不能間斷,以減少攤鋪機停機,并保持勻速行進。
(3)攤鋪速度合理把握,明確混合料拌和能力及運輸能力,科學配置攤鋪機類型及其他參數,保證攤鋪機行進速度均勻,防止攤鋪不到位,保證路面平整度。
2.2.3 精準控制用料配比
(1)拌和場要配置電子自動稱量系統,做到計量工具完全符合精細化施工要求。
(2)拌和機進料拌和階段,嚴格按生產配合比,精準控制各類原材料的重量。
(3)嚴格管理試驗室,認真執行操作規范,落實技術標準和行業指標,攤鋪現場由試驗人員進行檢測,對不符合規定的地方及時指出并調整,避免出現嚴重問題。
綜上所述,公路與橋梁施工中嚴格執行質量控制策略是確保項目質量的關鍵舉措。通過施工掛籃安全性、路面平整度指標的精準控制,將不利因素控制在可控范圍內,降低可能導致的道路風險。針對具體問題針對性分析并給出解決策略,施工人員現場分析和整改,確保施工質量,并為同類工程實施提供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