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北大學檔案館藏屠仁守檔案的考察"/>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旭州 劉衛武
(西北大學檔案館 陜西 西安 710069)
“屠仁守(1836-1904),字靜夫,號梅君,齋號漸室,湖北孝感人。”[1]王旭州,劉亮,劉衛武.屠仁守主講令德書院的幾個問題考述[J].華夏文化,2021,(1).(P21)。清同治甲戌(1874)進士。光緒年間,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先后任掌廣東道、掌山西道監察御史,吏科、戶科給事中,光祿寺少卿,山西太原令德書院、陜西三原宏道書院院長,陜西大學堂總教習。作為學者,他被稱為“海內大儒”;作為監察御史,他是“臺諫一諤”;作為教育家,他被尊奉為“教育宗師”。“著作有《屠光祿疏稿》《格致譜》《近思錄匯解十卷》《漸室算草六卷》《醒心錄四卷》等,傳世的有《屠光祿疏稿》《格致譜》?!盵1](P21)
根據康有為《自編年譜》(又作《我史》)記載,光緒十四(1888)年,他因初次上書而與屠仁守相識。后來,康有為滯留京師,與屠仁守多有交往。光緒十五(1889)年九月,康有為南歸,二人分別。光緒十五年正月,屠仁守因上《奏歸政屆期謹陳舊章疏》而惹怒慈禧,二月被罷官,閑居京師,以“硯田”為生。光緒十六(1890)年夏天,屠仁守赴太原主講令德堂。光緒二十六(1900)年六月,因山西義和團事件,屠仁守上書山西巡撫毓賢,呼吁保護教民,為毓賢所不容。這年七月間,屠仁守離開太原到陜西三原,主講宏道書院。自光緒十五年分別后,除了偶爾有書信往來之外,二人再無見面??涤袨樵陉兾髦v學期間,于1923年11月11日到屠仁守墓前祭奠,并手書祭文一篇[1]康有為.祭屠仁守文[A].西北大學檔案館.檔號:2020-RW0008-18.(P1)。
根據現在流行的各種版本,康有為贈屠仁守的詩僅有一首,即《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2]康有為.康有為全集(增訂本)[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P162-163)。然而,筆者根據西北大學檔案館藏的屠仁守檔案,發現康有為贈屠仁守的詩共有四首,除了《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將不同的三首詩混作一首詩外,另一首為現在流行的《出都留別諸公》[2](P165-166),檔案中詩的題名為《將出都門留贈五首》[3]將出都門留贈五首//將出都門送梅君[A].西北大學檔案館.檔號:2020-RW0008-32.(P33-34)。
西北大學館藏屠仁守所錄的四首詩,為工筆精抄,收在贈屠仁守的詩集冊《將出都門送梅君》[4]將出都門送梅君[A].西北大學檔案館.檔號:2020-RW0008-32.中。該詩集冊應是屠仁守晚年準備出版文集的稿本。光緒二十七(1901)年,屠仁守開始刻其著作《格致譜》(二十四卷),后因病逝未刻全。因此,該詩集冊無刻本傳世。
檔案中康有為贈屠仁守的第一首詩無題名,全詩分為二章,為《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中的第一章(大道久凋敝)和第二章(四方際無事),在詩尾“巧宦雖見容,寒蟬良足羞”后有“梅君先生教正”語。
此首詩與康、屠二人離別無關,乃是康對屠為人的贊許。第一章中“一鳳巋獨尊”,是借用了翁同龢之語,指光緒十四年三月六日屠仁守所上《敬陳祖訓疏》一事。疏中屠仁守反對慈禧大興三海工程,并引用道光帝制止鋪張浪費的《聲色貨利諭》,慈禧雖不高興,但也無奈,只好停罷。此事在朝野影響極大。《翁同龢日記》中記載:三月初六日,“屠仁守封事?!朗逃枵埩T三海工作,緩停蹕,引宣廟聲色貨利諭,語極忠懇,真西臺孤鳳也。圣意雖不拂,然暫留不辦,信主圣臣直哉,內省增愧”[5]翁同龢.翁同龢日記(第五卷)[M].中西書局,2012.(P2228)?!拔髋_”乃唐人對御史臺的通稱,此指清時之都察院。
檔案中康有為贈屠仁守的第二首詩也無題名,分為二章,為《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中的第三章(虹霓蔽白日)和第五章(南海有黃鵠)。在詩尾有康氏識語:“梅君侍御以言罷官,時余客京師,相得益密。余上書見格,己丑之秋南歸,執別惘然。先生索詩為別,賦此為贈,聊以寄相思耳。異日睹此,應有感矣。光緒十五年秋九月朔。”
檔案中康有為贈屠仁守的第三首詩題名為《讀梅君先生奏稿并留別一首》,不分章,為《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中的第四章(君國骨肉際)和第六章(儒者立人朝)。《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將《讀梅君先生奏稿并留別一首》的前半部分與后半部分割裂開來,分為二章。
檔案中康有為贈屠仁守的第四首詩題名為《將出都門留贈五首》,即現在流行的《出都留別諸公》,詩尾有“敬呈梅君先生”。由此可知,該詩是康有為寫給屠仁守的贈別詩。《出都留別諸公》中有序言:“吾以諸生上書請奏變法,開國未有,群疑交集,乃行?!盵1]康有為.康有為全集(增訂本)[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P165)據此可知,該詩應該是康有為贈送給多個人的贈別詩?!秾⒊龆奸T留贈五首》分為五章,各章的順序與《出都留別諸公》中的順序不同?!冻龆剂魟e諸公》中將原第二章編排在第三章,原第三章編排在第四章,原第四章編排在第二章。
前三首詩,梁啟超當初手編《南海先生詩集》(《南海先生詩集》為梁手寫本,有清宣統三(1911)年日本影印本)時已理不清。梁寫本在《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上有眉批,據臺灣學者黃彰健先生講,“又梁氏眉批云:‘此詩編定本失載,據舊抄本補入。又舊抄本作五章,且次序疑錯置,今以意厘訂之’”[2]黃彰健.戊戌變法研究(下)[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P766)。
由于作者酬答時所作之詩,有些詩無題名,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亦難厘清。后人整理時,難免會出現誤錯,這種現象時有發生。如流行的張百熙《贈屠梅君侍御仁守》詩,在屠仁守檔案中的題名為《奉贈梅君侍御同年即希正和》[3]張百熙.奉贈梅君侍御同年即希正和//將出都門送梅君[A].西北大學檔案館.檔號:2020-RW0008-32.(P9-12)。清宣統二(1910)年刻本《道咸同光四朝詩史》甲集卷四所收張百熙《贈屠梅君侍御仁守》與屠仁守檔案中所存詩文相同,而2008年岳麓書社出版的“湖湘文庫”《張百熙集》中,該詩自“豈圖事迍邅”句后,不知從何處移植了諸多詩句,與原作截然不同。
現在流行的康有為贈屠仁守詩,除有編排誤錯之外,其詩文與屠仁守檔案所存的詩文有四十多處不同。這一現象,或許與作者后來對詩稿的修改有關。如《將出都門留贈五首》其一“早識漢廷憎賈誼,豈教江夏殺禰衡”句,現在流行的《出都留別諸公》中為“豈有漢廷思賈誼,拼教江夏殺禰衡”?!霸缱R漢廷憎賈誼”表現了康有為對朝中無人愿意代其上書的極度不滿,比起“豈有漢廷思賈誼”感情更為強烈??凳现凰孕薷?,可能與后來入朝為官,怕引起相關人員不滿有關。再如,屠仁守離晉入陜后,樊增祥有《奉贈梅君前輩大人即送之三原敬祈教正》詩,詩四章,其三有“曾見上皇西幸蜀,不圖重際奉天時”句[4]樊增祥.奉贈梅君前輩大人即送之三原敬祈教正[A].西北大學檔案館.檔號:2020-RW0008-14.(P1)。光緒二十八(1902)年樊增祥西安臬署刻《樊山續集》時,此句改為“曾見青騾西幸蜀,不圖重際奉天時”。蓋“上皇西幸蜀”指唐玄宗因“安史之亂”西逃四川事,暗喻慈禧因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而西逃之舉,恐出版后引慈禧猜忌,故將“上皇”改為“青騾”。
檔案中康有為贈屠仁守詩的發現,在康有為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不但厘清了各詩的原貌,而且解決了學術界的一樁公案。黃彰健先生認為康有為《自編年譜》中所講代屠仁守草折一事乃是“偽作”,甚至對《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是否為康氏所作,亦持懷疑態度,“不知是否可信”[1]黃彰健.戊戌變法研究(下)[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P759)。屠仁守檔案中康有為贈屠仁守詩的發現,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檔案所存諸詩與現在流行版本詩文的差異,根據西北大學檔案館藏屠仁守檔案《將出都門送梅君》,現將康有為贈屠仁守的詩整理如下,以供研究。原詩中繁體、俗體字皆轉為簡體字。詩文具體不同之處,讀者可參見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姜義華、張榮華編校的《康有為全集》增訂本。
第一首 (原詩無題名)
大道久凋敝,群蠹啄其真。華瑣相摩抑,氣節淪不存??犊妓?,在逸程朱藩。屠公古豪杰,粹德冠人倫。中和得天昌,飲之溫且醇。學術宗紫陽,近與張陸親。豈曰謹言行,至誠為之根。百鳥爭嚘噪,一鳳巋獨尊。云霧布杳冥,雷聲動地垠。吁嗟道不喪,任之有斯人。
四方幸無事,云韶涉豫游。三山修舊苑,長廊接危樓。圣母閱艱虞,晚節怡林邱。下臣豈不諒,顧懷抱薪憂。削牘數千言,痛切涕泗流。下陳夷禍鑒,上為國本謀。哀號述先帝,碧血灑松楸。閶闔為動容,土木輟不修。臺諫久寂寞,一鶚薦高秋。精誠格天地,誰謂直不收。巧宦雖見容,寒蟬良足羞。
梅君先生教正
第二首 (原詩無題名)
虹霓蔽白日,太微亂天經。北斗綰樞衡,金鏡蕩其明。王母宴瑤池,惻愴白玉京。天龍多修羅,猙獰窺太清。仙官三萬籍,斂手空屏營。香案有下吏,學道受血誠。綠章夜上奏,欲整三垣星。華蓋接勾陳,耿耿露光精。徐乃見貶謫,仍許游赤城。雖插塵寰腳,氣象震百靈。多謝紫皇恩,猶作鈞天聽。
梅君侍御以言事罷官,時余客京師,相得益密。余上書見格,己丑之秋南歸,執別惘然。先生索詩為別,賦此為贈,聊以寄相思耳。異日睹此,應有感矣。
光緒十五年秋九月朔
第三首 讀梅君先生奏稿并留別一首
君國骨肉際,盈廷莫開口。奏札篇篇切,忠誠肝肺剖。曠讀先正集,國朝未之有。惜哉不見行,太平遂芻狗。叔季何多求,圣明顧已厚。儒者立人朝,從古未見久。開門坐講德,此道未為否。況時寡師儒,人才日廢朽。公為紫陽嗣,正宜繼絕紐。趙復入關中,康齋隱江右。聞公往關潼,又或謁曲阜。華陰民氣樸,歷下圣澤后。煌煌遺書在,大義易導牖?;蛘叩脭底樱沟烙腥耸亍W案曾商定,此是儒林藪。議論有異同,幸以示下走。公其愛玉體,耕道若農耦。會命千里駕,就聽獅子吼。
第四首 將出都門留贈五首
滄海飛波百怪橫,唐衢痛哭萬人驚。高峰突出諸山妒,上帝無言百鬼獰。早識漢廷憎賈誼,豈教江夏殺禰衡。陸沈未忍浮江海,它日應思魯二生。
表海神旗啟大都,西山王氣未榛蕪。百年感愴伊川發,萬里蒼茫屬國圖。廟壁幽靈呵仿佛,鈞天廣樂聽模糊。無端誤作觚棱夢,醒視扁舟落五湖。
兩載京華嘆倦游,無終從此老田疇。安排行集成千卷,料理芒鞋出九州。天下英雄輸問舍,長安淫滯怕登樓??駚砩羁智ご螅瑹o處滄浪著釣舟。
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臥龍。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一曲微茫奏水仙,靈飛幽嘯咽千年。木公虛擁摶桑日,金母深居紫焰天。云雨不來龍半睡,波濤潛涌鱷騰涎。只今東海靈鼉吼,哀怨猶聞廿五弦。
敬呈梅君先生
在《將出都門送梅君》中還錄有一首無題名、無識語、無署名的詩。該詩不分章,現整理如下:
都水有封事,議禮步張桂。僉壬工梯榮,煌煌天語厲。雖保官秩崇,萬口惡丑穢。御史有封事,正名上椒陛。主幼時事艱,忠炁切肝肺。雖蒙譴謫嚴,萬口惜貶廢。詔書同日下,臭味殊茅蕙。一官如腐鼠,知非鹓鶵貴。留中況三日,想見宣仁叡。知公純臣姿,感恩但零涕。愚夫有過慮,事關骨肉際。章奏既不宣,忠義永掩蔽。豈無奸讒口,恐謂疑間計。虞集昔草詔,馬皮遭逮擊。若非詔草存,愚忠將獲戾。此是前車鑒,無比諫書例。慎勿避人焚,留之告后世。
據上可知,該詩的內容是寫屠仁守因上《奏歸政屆期謹陳舊章疏》被罷官之事。從寫作風格看,該詩疑為康有為所作,原因如下:第一,根據《將出都門送梅君》中各贈詩者,如張百熙、洪良品等,皆在詩后署名,唯有康有為所贈各詩無署名。這應當與康有為當時的處境有關。當時康有為尚在清廷通緝之中,屠仁守為避嫌,故隱去康有為署名。依屠仁守抄本體例看,此詩應為康有為所贈。第二,從《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六章》詩題名看,屠仁守被罷官下朝后,曾到康有為處,康氏有詩贈之,其詩內容必與屠氏罷官事有關。然而,我們看到,除此首詩外,其它幾首康有為贈屠仁守詩的內容,無一與屠仁守被罷黜事有關。第三,康有為當年編定《汗漫舫詩集》時,將贈屠仁守的詩編為五章,可能是想將先后五次的贈詩編在一起。由于時間過去較久,對于每次具體贈詩的內容已記不清楚,所以將不同贈次的詩編為一首,且順序混亂,這一點梁啟超已看出。如果筆者揣測成立,那么,前四首連同此首詩,正好符合康有為“五章”之意。第四,此詩中“事關骨肉際”句與前第三首詩“君國骨肉際”句思想高度吻合?;谝陨蠋c,筆者疑此詩為康有為所作。筆者雖查閱諸多文獻,卻沒有見到該詩的出處,故錄于此,請教于績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