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辰 杜娟


【摘要】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出現是建筑行業的一大進步,該技術在現代房屋建筑領域中占據非常重要的技術地位。近年來,人們不單單追求建筑的數量,而且也越來越重視建筑施工質量,而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當前,混凝土的種類有很多,其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不僅被用作建筑工程中的固定作用,而且還能用來裝飾房屋建筑。但是混凝土干裂、保存等問題一直是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中所需要解決的,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很大程度影響到其施工效果,從而降低整個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4.066
引言: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經濟條件的普遍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有著更高的追求,對房屋建筑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為了滿足人們對房屋建筑的各項需求,為了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乃至于建筑行業的長期發展,施工單位必須深入管理和高度加強施工質量及安全性能,確保房屋建筑的質量性能和安全性。混凝土澆筑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環節,其施工技術水平關系到整體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混凝土結構的質量主要受澆筑過程影響,而具體影響因素則是多方面的,因此,建筑施工單位必須加強對澆筑施工技術應用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澆筑質量,進而有效保障整體工程項目的安全性能和質量性能。
1、混凝土澆筑技術概述
混凝土是指按照一定的投入比例,將石、砂和水泥等建筑材料用水混合,攪拌形成的混合物。同傳統的建筑施工材料相比,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運用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首先,以砂石為主要材料的混凝土,其原材料獲取途徑豐富,成本低廉,且其制作過程不需要復雜的工藝技術,在建筑施工中可以大量投入使用。其次,混凝土結構與磚石等傳統建筑材料相比,具有更加穩定耐用的特點,在抗震性、隔熱性能等方面也具有更好的表現。最后,混凝土澆筑技術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具有很高的通用性,不同類型的建筑項目和不同環境的施工場所,都可以將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其中。鑒于混凝土及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優勢,其在建筑施工領域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混凝土也已經成為現代建筑行業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與此同時,現代社會對建筑物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負載能力和安全性能等方面,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人們對混凝土結構的需求日益提高,這就使得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澆筑技術的高度復雜性和煩瑣性以及技術含量高等特點,要實現理想的施工效果,就必須加強施工操作的標準化和施工流程的規范化,加強施工人員專業技能和質量安全意識。目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物的地基、主體等諸多結構中均具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隨著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施工項目數量的不斷增長,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與普通建筑物相比,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物在應用混凝土澆筑技術時,需要使用更多數量的鋼筋和更高密度的混凝土,進而給實際混凝土澆筑施工帶來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和工作難度。因此,建筑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標準化應用,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施工質量,防止因為施工過程不規范而導致澆筑施工之后出現各種質量問題,避免影響建筑物整體質量和安全水平。
2、混凝土澆筑施工常見問題
2.1澆筑露筋
在建筑施工中,剪力墻、柱子等混凝土結構經常會出現局部酥松的問題。這類問題大多表現為混凝土混合料配比不當、碎石過多且砂漿過少,而造成的混凝土局部露筋和蜂窩孔洞等結構病害問題。之所以會發生局部露筋問題,其原因在于:在進行混凝土拌制的時候,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充分攪拌,導致混凝土混合料均勻性不足;振搗施工的時候,振搗設備選用不當或振搗時間不足,振搗質量不符合施工標準要求;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不符合施工要求;澆筑和振搗施工的時候,振動棒被放置在溝壁位置,使得振搗之后的混凝土混合料密實度不足,進而引起后續的漏漿或模板移位等病害問題;澆筑和振搗的時候,因為沒有進行分段灌注或者單次下料過多,使得澆筑之后的振搗施工質量過差,最終影響澆筑施工的整體質量。
2.2澆筑溫度、澆筑時間缺乏控制
混凝土澆筑對于澆筑溫度和澆筑時間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澆筑溫度和澆筑時間關系著整體澆筑施工和建筑物的質量水平及安全水平。但是,在進行實際混凝土澆筑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施工人員技能水平不足或者缺乏重視,導致澆筑時間和澆筑溫度缺乏把控,進而引發多種混凝土結構病害問題。澆筑溫度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性能方面:如果澆筑溫度過高,混凝土混合料的散熱性就會嚴重下降,進而導致澆筑面上產生裂縫,令整體建筑工程出現質量隱患。混凝土澆筑時間通常要控制在五個小時以內,如果澆筑時間不足,澆筑質量就無法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如果澆筑時間過長,就會使得混凝土混合料出現凝結現象,進而降低混凝土澆筑的施工進度和效率。
2.3澆筑麻面
麻面和孔洞是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結構病害問題,這類病害的出現主要與澆筑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施工操作相關——施工技術運用不當或施工人員違規操作等因素都會導致這些病害問題的發生。第一,進行混凝土混合料攪拌的時候,如果密實度與施工要求不符,就會導致澆筑后的混凝土出現麻面。第二,制備混凝土混合料的時候,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規定對混合料進行攪拌配置,使得攪拌時間不足,混凝土含水量不足,石子和砂漿在混凝土混合料中的分布不合理,從而造成離析現象,最終導致澆筑面上出現麻面問題。第三,施工人員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沒有按照施工規定和標準流程進行操作,未對模板進行清理,甚至沒有及時進行隔離劑的涂抹,導致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將混凝土混合料倒入模板之后,由于存在過大的傾斜度,混凝土極易發生離析現象。基于此,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澆筑施工的質量水平,對澆筑施工加強現場管理勢在必行,旨在提高澆筑施工過程中的操作規范性和標準性,保證澆筑施工質量和建筑質量水平。
3、做好施工前期的統籌規劃工作
就混凝土施工作業而言,施工單位需要在施工前期進行混凝土原材料的籌備和選用,為后期結構的打造奠定物質基礎。該項目在實際施工作業中,涉及的工程量相對較大,因此,施工單位要充分考慮混凝土結構搭建時存在的差異性。也就是說,針對建筑墻體所在的位置不同,施工單位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原材料,并結合施工時期各個施工環節的自身要求來選取對應的原材料。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各種生產水平的更新,建筑市場上的建筑材料品種繁多,在性能方面各有千秋。對此,材料采購人員要做好材料的區分工作,尤其是用量較多的水泥和砂石,盡管其型號之間的性能相差不大,但是在較多用量下,它們會對建筑結構的性能和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材料的選取工作一定要做到規范化,確保所采購的每一種原材料都能滿足混凝土澆筑的各項要求。建筑工程的材料選擇并不單一,為了避免在實際使用中出現混淆的現象,施工單位應當在材料進場前,掌握材料的基本信息,比如原材料的供應商、檢測報告等,同時對已進場的材料做好分類登記工作,避免施工人員誤用材料而影響混凝土結構性能。為了進一步保障混凝土的性能,施工單位務必重視原材料配比工作,必須做到正確把握各種材料之間的比例,杜絕因原材料選取不當而影響混凝土的性能,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4、澆筑混凝土技術
基于建筑行業目前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情況,我們可以發現,混凝土結構大都應用在建筑地基、屋面等承壓結構的施工環節,這就使得房屋建筑的穩固性和使用壽命與混凝土結構的澆筑施工質量緊密相關。為了保證建筑物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水平,在進行澆筑施工的時候,施工人員必須基于建筑物的具體特點和施工環境,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穩固性和安全性。在實際澆筑施工中,常用的澆筑技術根據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以分為三類。
首先是全面分層澆筑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對第一層澆筑面進行整體澆筑,在混合料凝固之前再澆筑第二層面,按照同樣的澆筑方法,直至完成所有層面的澆筑施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運用全面分層澆筑技術的過程中,混凝土結構的平面面積要處于一定范圍內,如果面積太大,全面分層澆筑就無法保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和性能。在具體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以混凝土結構短邊位置作為澆筑起點,以長邊方向推進澆筑。如果混凝土結構的長度是其自身厚度的三倍以上,澆筑的時候可以一次性灌注到模板頂部,然后通過混凝土材料的自然流動,形成斜面。
其次是分段分層澆筑技術。在進行這類建筑構件的澆筑施工時,施工現場經常會出現運輸設備或攪拌設備有限,無法有效滿足施工要求的情況。于是,分段分層澆筑技術應運而生,它能夠實現較為理想的澆筑效果。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先對最底層的結構面進行澆筑,進行第二層結構面的澆筑時需要和最底層結構面保持固定的距離,然后再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后續的澆筑施工。分段分層澆筑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大多應用在結構面積和長度都比較大的建筑構件上。
最后是余面分層澆筑技術。這種澆筑技術在具體澆筑過程中僅進行一次澆筑:將混合料直接澆筑至建筑結構的頂層位置,然后對澆筑底部使用相應的設備進行振搗。在振搗過程中,施工人員要緩慢移動振動棒,以確保混凝土結構的穩固性和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余面分層澆筑技術的時候,施工人員需要格外注意施工溫度,因為施工溫度的不均勻性,將極易引發澆筑過程中或澆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的裂縫病害。
5、振搗技術
振搗施工并不是一項獨立的施工技術,它取決于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才能有效保證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振搗技術的應用關鍵在于對振搗設備的合理選擇,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建筑物不同、構件的結構不同,施工人員有必要根據不同結構特點使用相應的振搗設備。例如,與其他構件相比,基礎板厚度更厚,對其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后,要利用浸沒式振搗設備進行振搗施工。其次,用于混凝土澆筑的混凝土原材料骨料粒徑對振搗設備的選擇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不同粒徑材料意味著混凝土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對振搗設備具有不同的要求:當粒徑較小時,混合料具有高流動性和低黏度,此時要求振搗設備必須具有高頻率和低振幅,以高質量地完成振搗施工操作;相反,當粒徑較大時,混合料的黏度較大,決定了振搗設備的低頻率和高振幅。除了振搗設備的選擇,在實際振搗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把控振搗時間,以實現最為理想的振搗效果。一般的振搗時間不會超過半分鐘,振搗期間,施工人員要持續觀察混凝土形狀,以防過度振搗導致離析現象,從而影響混凝土結構的質量(離析現象通常是振搗振幅過大而導致的)。判定振搗完成的標志是,混凝土材料表面有泥漿冒出或者氣泡消失。在出現以上兩種現象后,施工人員就要立即停止振搗。
6、嚴格控制好施工溫度
砂石作為混凝土拌制主要原材料之一,其溫度的高低會一定程度影響到混凝土拌制質量,尤其是夏天,施工人員要做好砂石降溫工作,比如運用毛氈等物進行遮蓋,避免其受到陽光直射而溫度過高;對砂石灑水降溫或者加入冰水一起攪拌。混凝土澆筑振搗結束后,需要安排人員進行相應的保溫養護工作,以免溫差過大而造成混凝土拉伸強度不均勻,引致裂縫的產生。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應盡量減少其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養護人員可以采用篷布等對其緊密覆蓋,同時灑水保持其表面濕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因干縮過快而出現裂縫。混凝土表面塑料薄膜覆蓋、澆水養護如圖1所示。
7、施工流程有序開展
在加工廠,將混凝土按照試驗得出的最佳配合比拌制好,之后運用泵送的方式將混凝土在其出現離析等不良情況之前,送到施工現場等至使用,以免降低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的澆筑作業應一次澆筑完成,若中途不得不中斷情況下,也應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再次進行澆筑。為了避免出現澆筑作業中斷情況,施工團隊應該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比如備好備用電源,以供斷電所需。在施工之前,對施工中的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其不會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障礙。合理安排施工人員的作業時間,比如三班倒,以免其體力透支而影響到混凝土順利開展。混凝土澆筑要求如表1所示。
8、養護修補技術
養護修補同樣是混凝土澆筑施工的一部分,是確保混凝土結構質量和使用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因為受到客觀因素或主觀因素的影響,后期混凝土結構中往往會出現部分結構病害現象。此時,工程管理人員必須應用針對性的養護修補技術對結構病害進行修補,定期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養護。如果忽略了澆筑之后的養護修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就很難得到切實保障。開展養護修補的時候,施工人員必須從思想上加深認知,仔細檢查探測,做好修補工作,同時必須根據具體病害問題,采用合理的修補處理方法,以實現最為理想的修補養護效果。這就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人員必須不斷總結修補養護經驗,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修補和養護效果。
結語:
社會經濟和建筑行業的發展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由于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先進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在建筑行業得到了應用,為建筑行業的長期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總體來看,混凝土材料和澆筑施工技術具有非常明顯的優越性。特別是在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普遍應用的現在,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大大增強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穩固性能,對滿足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義。但是與此同時,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對各相關方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一旦出現違規操作或工藝技術應用不合理的地方,就會對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整體質量造成影響。對此,建筑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混凝土澆筑技術的規范應用,不斷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好澆筑過程施工質量的精細化管理,為整體建筑項目的質量和安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芯銘.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21(06).
[2]趙啟惠.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及養護[J].居舍,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