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
【摘要】 目的:探討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在腹腔開放合并腸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盤錦市中心醫院行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82例作為對象,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41)和觀察組(n=41)。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腹腔開放療效和腹腔干預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植皮時間、腹壁重建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出現感染、結腸瘺、腹腔出血等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中,采用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植皮時間、腹壁重建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等指標,同時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負壓輔助臨時關腹 腹腔開放 腸瘺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Assisted by Negative Pressure in Abdominal Cavity Opening with Intestinal Air Fistula/LI Shiji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02): -14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assisted by negative pressure in abdominal cavity opening with intestinal air fistula. Method: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infection caused by intestinal fistula line open in Panjin Centr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1)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1).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assisted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technology.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laparotom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skin grafting time, abdominal wall reconstruction time and total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 colonic fistula and abdominal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infection caused by intestinal fistula line open, negative pressure assisted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skin grafting time, abdominal wall reconstruction time and total hospital stay,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egative pressure assisted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Abdominal opening Intestinal fistula
First-author’s address: Panjin Central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Panjin 12401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02.035
近年來,腹腔開放作為治療嚴重外傷、腹腔間室綜合征和嚴重腹部感染的方法在腹部手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臨時腹腔開放屬于腹腔開放治療的關鍵步驟,腹腔開放器也從波哥大袋和滌綸布發展到多種負壓輔助腹腔開放器[2]。但是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對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將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在腹腔開放合并腸瘺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盤錦市中心醫院行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腸瘺符合《腸外瘺(第二版)》中的診斷標準;(2)復雜腹部感染的診斷標準采用美國2010年復雜腹部感染診治指南。排除標準:(1)年齡<18歲或>65歲的患者;(2)生命體征不穩定,腹腔開放后2 d內死亡的患者[3]。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1例。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一般性治療,統一按照2012年拯救膿毒癥運動重癥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管理治療指南進行抗感染治療和抗休克治療;使用靜脈泵持續送生長抑素(生產廠家: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4015,規格:0.1 μg)0.1 μg/(kg·min);結合臨床體征和腹部CT表現,置入雙套管進行腹腔沖洗引流;經評估后行腹腔開放手術:對于感染嚴重、腹壁組織壞死、切口裂開患者,直接拆除切口縫線進行腹腔開放手術;在患者的腹壓≥2.793 kPa時進行腹腔開放[4];嚴重腹部或腹膜后感染,清創引流后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或關閉腹腔后可能引起腹內高壓并影響臟器功能的患者,應采用腹腔開放治療[5]。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主要材料:Polypropylene Mesh PMLl[生產廠家:強生(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30 cm×30 cm],絲絨編織不可吸收縫線[生產廠家:強生(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黑色0號](1)用0號線縫合切口兩側皮膚上的貼片,剪去邊緣多余部分,沿切口長軸從中線切開貼片[6-7];(2)腸面覆蓋4層凡士林紗布,暴露腸瘺外翻的腸黏膜,在腸瘺附近長期放置雙套管;(3)凡士林紗布覆蓋
4層濕潤的碘伏紗布墊,用0號線連續縫合貼片,關閉腹腔;(4)補片使用3 L袋覆蓋住,以減少傷口水分蒸發[8-9]。12~24 h內根據傷口污染情況更換敷料,冷凍腹腔形成后3 d內進行創面植皮。觀察組采用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主要材料:閉合創面負壓引流包(生產廠家:山東威高鑫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Ⅱ型PU)、電動負壓吸引器(生產廠家:江蘇育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7a-23d);(1)用生理鹽水清洗切口和創面,碘伏對周圍皮膚進行消毒;(2)用4層凡士林紗布覆蓋腸面,暴露腸瘺外翻的腸黏膜;(3)將PU海綿剪成傷口狀,蓋上凡士林紗布,在瘺口處切出相應大小的孔[10];(4)用透氣膜覆蓋整個傷口,通過吸盤連接負壓吸引器,將壓力調節到-19.95~-15.96 kPa;(5)在瘺管處切開薄膜,暴露腸瘺,蓋住造口并收集消化液。72 h更換整個負壓封閉引流器,冷凍腹腔形成后3 d內進行創面植皮[11]。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比較,包括年齡、性別及體重指數(BMI)。(2)對兩組患者的腹腔開放療效進行統計比較,包括兩組患者在冰凍腹腔形成后3 d內植皮時間、腹壁重建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3)對兩組患者的腹腔開放后的并發癥進行統計比較,其中包括感染、結腸瘺、腹腔出血等多種并發癥[12]。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 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BMI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腹腔開放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植皮時間、腹壁重建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腹腔開放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感染、結腸瘺、腹腔出血等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字2=3.886,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損傷控制理論的發展,腹腔開放被廣泛應用于嚴重腹部感染、腹腔間室綜合征、急性腸系膜血管疾病等的治療。腹腔開放可顯著減少嚴重外傷性和非外傷性疾病導致患者死亡的概率[13-14]。如果腹腔開放后不能及早關閉腹部,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并發癥,其中最復雜的是腸瘺[15]。研究報道,腹腔開放后腸瘺的發生率為5%~75%。同時還有腹部感染、結腸瘺及腹腔出血等并發癥出現的概率[16]。目前腹腔開放的措施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直接皮膚縫合、不可吸收貼片輔助筋膜縫合和迷走神經技術,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多的是負壓輔助關腹技術[17]。不同的臨時腹腔開放技術影響腹腔開放并發癥的發生[18]。對于腹腔開放后的腸瘺,目前的治療方法有:(1)使用生長抑素和質子泵抑制劑控制腸瘺的流量;(2)停止負壓輔助關腹并使用聚丙烯補片暫時關閉腹部;(3)腸外營養支持。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傷口頻繁換藥導致肉芽組織生長緩慢,易引起腸瘺復發[19]。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可嘗試使用改良的負壓輔助關腹技術治療腸瘺,72 h更換一次敷料,減少對傷口的損傷,通過腸液收集和回輸實現完整的腸內營養支持[20]。研究表明,與傳統的聚丙烯補片臨時腹腔開放方法相比,顯著縮短了腹腔開放到創面植皮的時間,減少了ICU時間和總住院時間,提高了遠期筋膜腹腔開放率[21]。
如何盡快閉合腹筋膜是腹腔開放后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研究表明,及時腹腔開放和早期二、三級腹部探查是早期筋膜閉合的有利因素[22]。早期筋膜閉合失敗的危險因素有外傷的嚴重程度、腹部發育后繼發的腹部感染和腸瘺。腹腔開放早期體液負荷>20%也是影響筋膜閉合的獨立因素[3]。由于身體狀況較差,局部感染嚴重,多發腸瘺,早期難以閉合腹筋膜。因此,采用腹腔開放、凍腹成形、創面植皮三步法,來解決長期保護腹腔器官的問題[10]。在感染控制和營養恢復后進行消化道重建和腹壁重建[23]。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植皮時間、腹壁重建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中,采用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植皮時間、腹壁重建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出現感染、結腸瘺、腹腔出血等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中,采用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出現的概率。
綜上所述,在腹腔開放合并腸瘺患者中,采用負壓輔助臨時關腹技術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同時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出現的概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萬成亮,海波,白強,等.小兒腸套疊經腹腔鏡下空氣灌腸輔助復位與腹腔開放手術復位的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外科雜志,2019,27(7):608-609.
[2]王獻良,孫忠源,劉會鋒,等.對腹腔鏡輔助高位無肛肛門成形術后尿道憩室及尿道瘺的診治[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21,42(4):333-337.
[3]馬云麗,羅娟,葉向紅.負壓輔助關腹技術在嚴重腹腔感染行腹腔開放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東南國防醫藥,2019,21(3):311-313.
[4]譚德文,張帆,劉正勇,等.腸梗阻導管腸內封堵同步聯合持續負壓引流治療高位高流量腸外瘺一例[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20,35(7):587.
[5]何占鋒,鄭天亮,劉東雷,等.機器人輔助與胸腹腔鏡輔助食管癌根治術的近遠期療效比較[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20,23(4):390-395.
[6]馮小珊,胡榮.皮膚護理多元改良模式聯合硅凝膠疤痕貼片對剖宮產術后切口的影響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5):3.
[7]朱喆辰,史京萍,王鳴,等.負壓封閉引流聯合局部浸潤麻醉下清創并手術縫合修復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臨床應用[J/OL].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21,16(4):316-321.
[8]鄭永健,安偉德,向甫,等.腹腔鏡下應用防粘連補片治療經腹會陰直腸癌根治術后盆底會陰疝1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21,26(5):3.
[9]劉靜,申英末,陳杰,等.不同類型脫細胞基質材料生物補片在青少年腹股溝疝修補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20,19(7):6.
[10]段衍濤,黃雨樺,劉斌,等.既往腸切除對克羅恩病患者腸切除吻合術后吻合口瘺的影響[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20,35(8):4.
[11]王曉會,董萬里,高揚,等.康樂保造口袋結合人文關懷護理對小兒腸造瘺口患兒并發癥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0):70-72.
[12]李珂璇,吳斌,林國樂,等.腹腔內與腹腔外吻合對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后近期并發癥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21,41(10):5.
[13]楊滏寧,聶芳,趙新亮,等.對腹腔間隔室綜合征患者使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進行輔助治療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9):115-116.
[14]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腹部應用指南[J].中華創傷雜志,2019,35(4):289-302.
[15]張曉蓉,樊安芝.負壓肛管排氣在腸結核伴腸梗阻患者中的應用[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2):127,132.
[16]劉力強.淺談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腹部手術傷口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0,24(16):2.
[17]張滋鳳,陳帆,朱宏亮,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腹腔間室綜合征中的應用[J].江西醫藥,2019,54(1):22-23.
[18]康璐,袁娟,洪宇彤.微氧滲透輔助負壓封閉治療在食管癌三切口術后頸部吻合口瘺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11):3.
[19]溫麗珊,廖豐云,曾麗.VSD持續負壓吸引技術治療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92):109,111.
[20]李旭照,武曉勇,白檳,等.腹腔開放治療腸瘺并復雜腹腔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8,21(12):1446-1450.
[21]萬里云,余發珍,劉海佳.造口護理技術聯合負壓吸引在小腸瘺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3):68-69.
[22]宮樹森.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輔助治療足部閉合復雜骨折脫位伴嚴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2018,27(12):32.
[23]劉晶鈺,王峰,張騫.一例腹腔開放伴唇狀瘺腸瘺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OL].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20,9(6):641-644.
(收稿日期:2021-12-02) (本文編輯:占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