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世亮
摘要:生態理念的推出為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氣。為推動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分析生態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意義及應遵循原則,并闡述這一新型設計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的實施要點;通過充分利用生態理念的價值功能,展現風景園林改善城市氣候、調節區域溫度、提高空氣質量的多重作用,減輕人們的身心負擔,增加舒適感,降低城市居民患病率,同時給動植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保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促進城市生態的恢復,使之重新煥發生機。
關鍵詞:生態理念;風景園林;設計要點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為了促進城市的現代化發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相關部門開展了生態化的風景園林建設工作。而在建設風景園林之前,需要立足于生態理念的基礎上對城市風景園林進行科學設計。在設計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考慮到城市發展需求、形象展示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等多個方面,并且要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生態性和美觀性的風景園林,促使風景園林能夠在維護生態系統、改善環境質量等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1生態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①要遵循地方性原則。我國不同區域在氣候、土壤性質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性,而且不同地域也有其獨特的風格,因此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不可脫離區域特點,需要遵循地方風俗,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展現和傳承,以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趨向雷同,喪失地方特色。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應當做到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人文特色,基于原有地方特點進行相應的改造,保護地方文化和原有生態資源,并種植適宜該區域生長的植被,以提高風景園林的美觀性,發揮風景園林的生態作用,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②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基于生態規劃理念,在設計風景園林時從整體出發,處理好其外形和內涵之間的關系。在設計之前全面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及人文環境,掌握相關數據和資料,再進行優化設計。風景園林不可脫離城市整體風格,內部設計中也應當從整體著手,形成有機統一體;③要遵循人文主義原則。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要尋找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的結合點,既要打造獨特的地域特色,也要適應當地人們的生活習慣,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念,體現個性化、人性化設計。
2基于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要點
2.1科學選擇植物
設計現代風景園林時,生態理念的凸顯還應注重常綠植物的科學選擇和種植。由于不同的生長習性和狀態,不同的植物在選擇和種植上也會有顯著的差別。目前,風景園林中應用的常綠植物主要是竹子、灌木和喬木。喬木類植物在栽植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孤植。對于高大且較為茂盛的喬木類植物,一般會采用孤植方式加以處理。選擇園林中較大面積的草坪結構,栽植體型、形態均較好的喬木植物,再搭配一些裝飾,以凸顯區域的美觀性,使其成為風景園林中較為獨特的風景線。二是叢植。是將十余株以上體型與形態相似的喬木類植物集中栽植在某一區域,如白皮松、圓柏、黑松等。這類植物通過叢植能夠很好地凸顯景觀效果,增強美觀性。三是對植。一般是在園林入口或道路兩側栽植喬木的常用方法,目的是營造自然景觀效果,增強觀賞性。灌木類植物一般以冬青、黃楊為主。不過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不會單獨使用這兩種植物,一般會根據葉片及體型狀況進行科學搭配,或者直接與白玉蘭、海棠等植物融合運用,營造不同的意境效果。竹子一般是在特定區域內,以竹林的形式出現。通過合理設置,利用竹子為游人構建一個清幽僻靜的環境,使城市居民利用閑暇時間在此處休憩、閱讀,還可以為游人營造一個置身大自然的環境氛圍,為其帶來良好的游園體驗。
2.2注重資源和材料的循環利用
一方面,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具有較高價值,比如說構建太陽能收集和轉換裝置,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供風景園林照明系統運轉。具有類似功能的還有風能,這些新能源的運用能降低用電成本,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可保障風景園林項目的運作。設計人員要有清晰的新能源應用思路,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性和穩定性,真正實現風景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進行圖紙和方案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哪些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哪些材料經過處理后可以二次利用,優先選擇;在材料的利用上,盡可能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材料,減少資源的損耗和浪費,減少污染物質。這樣既可以節約材料采購和運輸成本,又能夠體現風景園林的生態效用。
2.3優化地形生態設計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應注重地形問題。①風景園林中的地形具有多變性,通過開放式或封閉式進行設計,能夠給人呈現出不同的感受,對于平緩的地形或陡峭的地形,應通過科學規劃增加風景園林空間的層次感,形成園中園。基于此,在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風景園林地形的實際情況,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來營造多樣化的景觀,提升風景園林的美觀性。②還可以根據人群需求,利用地形來進行交通設計,比如坡度較大的地形需進行減緩設計,使人放慢行進速度,感受地形的變化;坡度較小的地形則可供行動不便的人員使用。③不同的地形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如向陽面可種植太陽花等向陽植物,低洼地形可種植水杉等耐水濕植物。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地形設計時,要注重排水工程,需根據地形特點科學設計排水方向,優化配置分水線、匯水線。
2.4注重植物層次的搭配
在設計生態園林植物搭配時,需根據植物的喜光性及耐水程度,完成植物的分層搭配和色彩搭配,即將喜光植物放置于群落上層,將半喜光或耐陰植物放置于群落中層,將耐陰植物放置于群落下層。此外,應將景觀美感作為植物搭配的指標之一。植物搭配的主要方式為分層搭配和色彩搭配,對不同色彩的植物及不同高度的植物進行搭配能對整體效果產生顯著影響,因此,需要重視植物色彩和層次的豐富性,以此實現設計效果。同時,在植物搭配的過程中,需將植物花期作為考量指標之一,從而有效延長生態園林景觀的觀賞期。例如,在距離相對較遠的地方,選取相對高大的大喬木進行種植,如樟子松;在向內推進一段距離之后,采用中等喬木進行種植;繼續向內選擇小喬木、大灌木或者球形植物進行種植,如水仙或郁金香,這樣可以使顏色更加豐富;在近處選取小灌木進行種植,如胡枝子,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分層的效果。
2.5保證風景園林設計中生物的多樣性和群體性
基于生態規劃理念,設計風景園林應當加強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要遵守自然規律,不可打破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平衡性,以免影響風景園林中的生態系統,注重保證設計的協調性和統一性。可采用生態補償設計手段,規范建設園林中的生態景觀環境,保留生物多樣性,可增加風景園林的觀賞性,打造奪目的群落景觀,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還可強化風景園林的功能性,起到較好的生態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生態理念,加強對原始自然生態的保護,充分利用好當地特色植物和資源,科學合理配置各種景觀元素,打造藝術性、美觀性、功能性兼具的風景園林。
參考文獻
[1]何楠楠.生態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8(4):195-196.
[2]汪星明.生態理念下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J].工程與建設,2020,33(4):521-522.
[3]湯慧楹.生態理念下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分析[J].商品與質量,2020(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