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



摘? 要:目的? 對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輔助氯雷他定口服用于慢性蕁麻疹治療效果展開回顧性分析。方法?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臨邑縣中醫院收治的9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獨口服氯雷他定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口服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合氯雷他定治療,為期2周,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癥狀評分、D-二聚體水平、用藥安全性等。結果? 用藥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癥狀積分、D-二聚體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安全性方面,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慢性蕁麻疹患者予以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療,可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且安全可靠,有助于緩解風團大小、數量及瘙癢癥狀。
關鍵詞:風濕皮膚科;慢性蕁麻疹;氯雷他定;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75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6-0-03
慢性蕁麻疹作為皮膚科的常見、多發疾病,其發生機制尚未明確,但與日常飲食、藥物、感染等因素有關,表現為皮膚發癢、皮疹及頭痛等癥狀,嚴重時易引發相關并發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1-2]。所以,積極治療慢性蕁麻疹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慢性蕁麻疹的治療以祛除病因、抗過敏及對癥治療為原則,抗組胺藥作為首選藥物,以氯雷他定最為常用。氯雷他定是一種第二代無鎮靜/低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臨床療效較好,值得注意的是,該藥物長期使用容易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導致患者不適,造成治療依從性低下。所以,聯合用藥方案成為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一種趨勢[3]?,F結合慢性蕁麻疹發生機制,對患者輔以一種相對選擇性的組胺H1受體拮抗劑。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是目前臨床用于治療結膜炎的常用組胺H1受體拮抗劑,可阻滯鈣離子內流進入嗜堿性粒細胞細胞膜、細胞內的鈣離子釋放,口服起效快,作用持久,可維持有效血藥濃度。本研究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臨邑縣中醫院收治的9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的輔助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臨邑縣中醫院收治的9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獨口服氯雷他定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口服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合氯雷他定治療。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2.57±12.21)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5.47±1.30)年。研究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3.21±13.10)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6.10±1.4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臨邑縣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楚,具有正常的視力、聽力,依從性良好;②與《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8版)》[4]相符;③病程超過6周。
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理解等障礙者;②妊娠/哺乳期女性;③對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者;④合并影響研究順利進行的疾病者,如心理疾患、凝血障礙、肝腎功能不全、占位性病變等;⑤近期接受抗組胺類藥物、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獨使用口服氯雷他定片(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啟東分公司,國藥準字H10970410,規格:10 mg/片)治療,早餐后口服10 mg,1次/d,連續口服治療2周。
研究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片(用法、用量、療程與對照組相同)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生產企業: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44,規格:2 mg/粒)治療,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的用法為晚餐后口服2 mg,1次/d,連續口服治療2周。
兩組患者用藥期間,對其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參照療效判定標準,評價患者用藥2周后的治療效果。以蕁麻疹活動度量表(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5]為依據,對患者用藥14 d后臨床療效進行判定。臨床控制:UAS評分改善率在90%及以上;顯效:UAS評分改善率為60%~90%;有效:UAS評分改善率為20%~60%;無效:病情無任何變化,或加重,UAS評分改善率不足20%。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及D-二聚體水平比較。①以UAS量表為工具,評價患者用藥前、用藥2周后癥狀改善情況,該量表由風團的數量、瘙癢、大小癥狀組成,根據各癥狀的嚴重程度予以評分,即0分(無癥狀,不發作)、1分(風團數量<6個、風團直徑<5 mm,輕度瘙癢,1次/d)、2分(風團數量為7~12個、風團直徑為5~20 mm,中度瘙癢,2次/d)、3分(風團數量>12個、風團最大直徑>20 mm,重度瘙癢,3次/d)。
可見,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②D-二聚體水平的測定:采集患者用藥前、用藥2周后清晨空腹條件下外周靜脈血5 mL,常溫條件下靜置1 h,再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10 min、轉速為3 000 r/min),留取血清,保存在-4 ℃冰箱內,待測結果。選擇SIEMENS全自動凝血生化儀為工具,參照免疫比濁法,測定D-二聚體水平。正常參考值:0~150 ng/mL。
兩組患者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評價指標,評價用藥安全性。不良反應指標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困乏、嗜睡)、心血管系統反應(胸悶、心悸)、消化系統反應(上腹不適、腹痛)、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心血管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兩獨立樣本等級資料用Mann-Whitney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用藥2周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及D-二聚體水平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及D-二聚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2周后,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及D-二聚體水平低于用藥前,且研究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及D-二聚體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用藥安全性比較
用藥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以往研究[6-8]指出,凝血功能障礙、炎癥反應細胞在慢性蕁麻疹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治療慢性蕁麻疹的首選藥物,氯雷他定片是一種非鎮靜性的長效三環類抗組胺藥物,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謝物,可通過選擇性地拮抗外周H1受體作用,控制機體炎癥反應,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9-10]。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氯雷他定治療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易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如中樞神經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影響治療效果,加重患者不適感。
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作為具有高度選擇性、競爭性特點的一種新型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其化學結構與傳統的苯并咪唑類H1受體拮抗劑存在明顯的差異,可將苯并咪唑2-位哌啶環轉化為7元雜環,減弱膽堿、抗5-HT等中樞神經不良反應[11-12]?;谂R床實踐,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具有以下作用特點:①抑制組胺、白三烯C4的釋放;②較強的Ⅰ型變態反應抑制作用,對Ⅱ、Ⅲ、Ⅳ型變態反應的抑制作用較弱;③抗炎作用明顯;④抑制激動劑誘導的組胺、白細胞介素的釋放及細胞間黏附分子-1的表達;⑤抑制磷脂酰肌醇水解效果明顯,可有效阻滯嗜酸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抑制上皮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控制炎癥反應。目前,富馬酸依美斯汀已被廣泛用于臨床上治療過敏性疾病。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氯雷他定、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的聯合作用效果更高,可促使更多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從中獲益,考慮與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的藥理特性有關,即口服后起效快、作用持久、藥效穩定,以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從而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促進機體健康恢復。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被纖溶酶降解后的標志物,具有較高的特異性,結合其變化水平即可判斷患者有無血栓形成[13-14]。
研究指出,D-二聚體水平升高表示患者機體處于高凝血、纖溶亢進狀態[15-16]。就慢性蕁麻疹患者而言,一旦體內發生凝血功能障礙,便會增高D-二聚體水平,促進炎癥介質的釋放,引發炎癥細胞的黏附、內皮細胞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形成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反應,進而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病情引發風團、瘙癢等癥狀[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癥狀評分、D-二聚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氯雷他定的聯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狀態,進而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緩解疾病相關癥狀表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合用藥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夠為慢性蕁麻疹患者臨床用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合氯雷他定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適用于治療慢性蕁麻疹。
綜上所述,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合氯雷他定方案在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較高,且安全可靠,對病情恢復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今后工作中應用。鑒于本次研究未進行長期隨訪觀察,建議在今后工作中繼續探究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合氯雷他定方案的遠期效果,以豐富研究成果,提升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靳道彬.慢性蕁麻疹患者應用枸地氯雷他定的安全性探討[J].中外醫療,2021,40(6):85-87.
[2]孫蔚凌,吳國勤,王軍.富馬酸依美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研究[J].重慶醫學,2021,50(4):650-653.
[3]孫杰.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效果及對血清總IgE水平的影響研究[J].皮膚病與性病,2020,42(3):434-435.
[4]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蕁麻疹研究中心.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8版)[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9,52(1):1-5.
[5]李培鋒.慢性蕁麻疹行枸地氯雷他定對效果和安全性的影響[J].北方藥學,2020,17(6):156-157.
[6]黎舒敏,邱鴻琳,周俊琳.慢性蕁麻疹患者發病影響因素與中醫體質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20,34(2):84-86.
[7]李攀,寇婷,王美艷.非皮質類固醇聯合氟米龍眼液治療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20,31(15):1982-1984.
[8]張義軍.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湯聯合抗過敏治療肺虛感寒型過敏性鼻結膜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1):79-81.
[9]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環境與職業性皮膚病學組,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環境與健康專業委員會皮炎學組,中國中藥協會皮膚病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濕疹學組.抗組胺藥治療皮炎濕疹類皮膚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全科醫學,2021,19(5):709-712.
[10]于淼.枸地氯雷他定與阿伐斯汀遞減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觀察[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2019,40(4):75-76,90.
[11]康斌,萬金蘭.香菊膠囊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4):179-181.
[12]李攀,寇婷,王美艷.非皮質類固醇聯合氟米龍眼液治療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20,31(15):1982-1984.
[13]張天怡,趙曉秋,劉丹丹,等.維生素D及D-二聚體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相關性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9,42(2):80-82.
[14]王朵勤,唐慧,沈燕蕓,等.慢性蕁麻疹患者血漿D-二聚體、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檢測[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2,28(9):617-619.
[15]陳堅.慢性蕁麻疹免疫炎性相關指標、血漿D-二聚體水平變化情況及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9):52-54.
[16]楊杰,楊悅.淋巴細胞、炎性因子及D-二聚體檢測在慢性蕁麻疹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20,42(1):78-79.
[17]丁飛,魯嚴.慢性蕁麻疹患者淋巴細胞指標、D-二聚體和炎性因子指標變化及預后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9,40(6):67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