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安樂

回眸2021
重慶果園港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重點規劃建設的第三代現代化內河港口,建設有16個5000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3000萬噸,是長江上游最大的集裝箱樞紐中心和件散貨集散中心、長江上游唯一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是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無縫貫通的唯一節點。
近年來,果園港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凝心聚力在推動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中發揮好支撐驅動作用:一是暢通道。攜手上海港打造“滬渝直達快線”,使重慶至上海單航次運行時間節約4天,水運周期壓縮35%以上,持續提升長江航運時效。二是建平臺。果園港已打造形成輻射西部地區的“鐵水”聯運運輸網絡,輻射長江上游及嘉陵江、金沙江等水域的“水水”中轉航運網絡,“鐵水”和“水水”聯運集裝箱量占比約50%,處于全國內河港口領先水平。三是優服務。智能閘口、智能理貨、遠控堆場等智能設備深度應用,港區作業效率提升30%以上;散貨管控一體化系統實現散貨裝卸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整體作業效率提升30%以上。四是促經貿。果園港鋼材市場年進出庫量超過600萬噸,是重慶最具競爭力、影響力的綜合性鋼材市場。2021年,果園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975萬噸,創造歷史最高紀錄。
果園港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打通重慶對外開放的通道。我作為果園港的建設者之一,為其取得的成果深感驕傲,更深知這背后與重慶大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密不可分。接下來,果園港將繼續加大開放力度與深度,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貢獻力量。
展望2022
立足新發展階段,果園港將充分發揮好在國家戰略中的互聯互通聯結點作用,助力重慶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深入推進物流通道互聯互通發展
重慶是聯接東西部經濟的重要樞紐,匯集多條面向四方、通江達海的物流大通道。2017年以來,果園港相繼實現了長江黃金水道與中歐國際鐵路運輸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在運行上的無縫貫通,并實現班列常態化運行。中亞班列回程的電解銅、木材等貨物,原箱經果園港中轉,運輸至下游江蘇、上海等地;2021年,果園港開行的中歐中亞班列同比增長近70%,陸海新通道班列同比增長320%,發展勢頭強勁。下一步,一方面,果園港將根據貨物的附加值高低、運輸時效性要求等屬性,推動幾大物流通道形成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的發展格局;另一方面,發揮果園港通道互聯互通的節點作用,發展加工貿易、轉口貿易等,吸引集聚更多內外貿貨物在重慶實現集聚中轉。
持續優化重慶跨境貿易營商環境
運輸時效一直是制約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的瓶頸,果園港為保障長江黃金水道運輸時效,在2019年5月聯合上海港、支線船公司共同打造了“滬渝集裝箱直達快線”,通過定時發班、艙位互換、一船直達、海關提前轉關、港口限時操作等措施,使長江航運整體物流效率提高了30%以上,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目前,果園港已經實現“天天班”,2021年滬渝集裝箱直達快線上下水共開行1192航次/27.7萬TEU(集裝箱計算單位),分別同比增長32.6%、40.3%,成為保障長江上游航運的中堅力量。
下一步,重慶與上海兩地需進一步深化在“滬渝集裝箱直達快線”方面的合作,加強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并將“滬渝集裝箱直達快線”延伸至長江上游地區,更好釋放黃金水道發展潛能,推動重慶形成東西雙向互濟、海陸統籌聯動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聚力打造輻射西部的多式聯運運輸網絡
多式聯運具有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責任統一等顯著特點,是國家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關鍵發力點。目前,果園港已成功開行至四川、貴州、陜西等地的“鐵水”聯運班列,開行覆蓋長江上游干線的集裝箱“水水”中轉公共支線,并實現了“天天班”的發班密度。但果園港在促進重慶更好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下一步,果園港應發揮好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的引領帶頭作用,繼續推進進口肉類、糧食、水果等監管功能設立,完善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多式聯運更深層次的信息共享、標準銜接;“鐵水”聯運可拓展新增更多至長江上游及西部地區的運輸班列,集裝箱公共支線應把握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契機,拓展嘉陵江、金沙江、烏江等長江支流航運市場,形成長江上游“干支聯動”的航運體系,最終打造形成集疏作業能力更強、影響輻射范圍更廣的多式聯運網絡,解決好西部地區多式聯運“最后一公里”問題。
探索構建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但受制于西部地區特殊的交通運輸現狀,難以與東部沿海地區形成高效、便捷的資源互動,導致長期存在物流成本高、產業資金壓力大等問題。重慶發揮“三個作用”,可圍繞產業經濟做文章、下功夫,比如在重點樞紐港區探索構建鋼材、煤炭、礦石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引導西部地區大宗商品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在重慶實現深度聚集,推動化解西部地區大宗商品供需矛盾問題。
結合果園港來看,下一步,要繼續加快果園港鋼材市場的軟硬件建設,拓展品類,打造特色倉儲,同時優化物流增值服務體系,更好服務西部地區鋼材市場發展。
(作者系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果園港埠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