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科

回眸2021
作為重慶民航事業的管理者、民用機場的建設者,能夠帶領重慶機場集團“以一域服務全局”,為重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我倍感光榮,也深感責任重大。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重慶經濟穩中向好,重慶機場集團發展穩步向前。江北國際機場、黔江機場、巫山機場、武隆機場共計完成旅客吞吐量3626.2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7.7萬噸,安全保障各類飛行28.17萬架次。其中,江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國第四位,貨郵吞吐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同比增長15.9%。
同時,正式投用重慶仙女山機場,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建設加快推進,重慶新機場前期工作有序推動,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群進入了新階段。江北國際機場推動寬體客機執飛重慶—新加坡國際客運航線,開通重慶—曼徹斯特留學生包機,搭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內陸唯一一條直飛英國客運航線通道。江北國際機場新增5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在飛國際(地區)定期全貨機航線達到17條,在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重慶與世界的空中橋梁依然暢通。
在過去的一年里,面對不可預見、此伏彼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重慶機場集團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努力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助推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機場“答卷”。
展望2022
當前,重慶正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引領西部地區協同發展;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不斷走深走實;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拓展綠色發展路徑,不斷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包括機場在內的民航業特有的網絡效應、平臺效應和產業升級效應,能有效地助推重慶發揮“三個作用”。
再深入理解發揮“三個作用”的深刻內涵
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民航乃至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伴疫情時代”特征逐步凸顯,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內外環境下,再深入理解發揮“三個作用”的深刻內涵具有重大意義。這要求重慶經濟體量更大,成為西部地區更重要、更有帶動作用的經濟增長極,并通過成渝“雙核”聯動,加強對西部地區的輻射,提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的影響力;要求重慶進一步開放,尤其帶動西部地區進一步開放,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加強要素聚集、輻射,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要求重慶加快產業升級,注重綠色發展,提升新基建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和比例。這些,為重慶機場集團科學標注了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坐標。重慶機場集團也制定了新樞紐、新產業、新平臺“三新”戰略,作為引領集團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方向,以此強化“網絡、平臺和產業升級”三大效應,更好地助推重慶發揮“三個作用”。
建設新樞紐,強化網絡效應
民航業具有促使全球互聯互通的網絡效應,是內陸地區快速投送全球市場的便捷通道。要狠抓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做強機場核心主業。毫不松懈守好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兩條底線,深化運用系統觀念,提升機場本質安全水平,推進平安機場建設,筑牢世界級機場群發展基礎。要全面抓好以江北國際機場、重慶新機場兩大樞紐為核心的機場建設,筑造世界級機場群基建格局。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竣工投用、重慶新機場主體工程開工建設。要大力開拓客、貨兩大市場,通過深挖發展空間、打造快線品牌、完善航線網絡、發展多式聯運、強化市場營銷、做足國際航線恢復準備,重點支持戰略性洲際航線、重要國際公務商務航線恢復。用足用好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金字招牌”,加快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招大商、擴航線、拓市場,壯大世界級機場群規模。要通過提升航班正常率、旅客便捷度,優化營商環境和工作環境等,精心做好航空旅客、駐場客商服務,以此滿足世界級機場群質量需要,實現“客行千里,貨致廣大”的愿望。
開拓新產業,促進產業提升效應
民航業具有加速產業結構升級的提升效應,能實現高端產業對接全球價值鏈。要創新投資經營、體制機制,一手做優存量業務,一手開拓增量業務,圍繞“人流、貨流、飛機流”三大流量,構建產業體系、形成產業生態,發展航空關聯產業,提質增效、創效增收。要創新資源利用理念,對航站區、公共區、物流園區等存量商業資源進行系統梳理,通過深挖航站區資源價值,加快公共區資源租用、物流園區資源增收,來用足用好存量商業資源。要堅持“規劃先行、項目落地”,以旗艦型項目為突破,通過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加快推進土地開發,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等加快發展臨空產業,帶動航空城系統性建設,為區域經濟和集團發展注入新動力。要依托機場流量優勢、市場優勢、平臺優勢、場景優勢,發展航空服務、銷售貿易、園區配套、工程建設、技術研發等新業務,充分發揮經營主體自我發展、自主創新的主觀能動性,拓展新業務,創造增長點。要立足高新企業身份和集團運行實際需要,攻克解決實際問題,開展研發創新,組建軟件和大數據研發團隊,深挖機場數據資源價值,構建“科技型企業”發展格局,達到“產業豐富,效益提升”的目標。
發展新平臺,放大平臺效應
民航業具有聚集高端資源的平臺效應,能幫助城市形成更大輻射力和增長極。要構建現代化企業平臺、搭建市場化產業投融資平臺,通過新平臺推動發展模式創新,引入社會資本和戰略合作伙伴。通過戰略引領、改革引領、創新引領,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夯實系統建設,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好集團大平臺。要搭建經營平臺,切實提升下屬企業經營意識,塑造盈利性企業。要實行業務職能部門和經營單位“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形成發展合力。要推進園區開發公司組建,按照“先轉制、后模擬、再獨立”的進程穩步實施,推動江北國際機場航空城開發建設。實質性推進下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1家以上企業混改總體方案,力爭盡快推進落實。
(作者系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