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雅圖時報》3月25日文章,原題:美中關系處于十字路口中國在21世紀的崛起并非偶然,北京的目標是中國未來長期保持全球大國地位。鑒于其雄心勃勃,且由于中國已是我們最大經濟競爭對手,擺正美中關系對我們國家的安全從未如此重要。美中保持一種和平的、有成效的關系至關重要——當我們合作并和平共處時世界是一個更好的地方,但這并不容易。未來的全球經濟、國際安全,以及幾代人的福祉都取決于有效管理美中關系。
從北京近年來的行為看,推動和平、有成效的關系顯得很困難。隨著俄烏戰事爆發,北京對于俄羅斯與美國關系的態度目前正面臨重大考驗。美國與盟友和伙伴一道,對俄羅斯施加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中國有能力幫助俄減輕這些措施的一些影響。迄今,拜登總統及其政府其他成員已(就此)與中方接觸。這些對話很關鍵,因為我們知道,這不會是華盛頓與北京最后一次需要就安全挑戰進行對話。
那么,我們應如何應對中國所帶來的挑戰?
首先,我們必須保持強大威懾力。美國須掌握技術和創新優勢,其裝備能夠向軍隊提供實時、高質量的戰場信息,并在包括網絡攻擊在內的一系列潛在威脅中生存下來。保持對任何潛在侵略者的強大軍事優勢,將有助于美國預防沖突。
其次,美國必須繼續在整個印太地區和世界各地重建伙伴關系,拜登總統及其政府已非常有效地將此作為優先事項。與韓國這樣的關鍵盟友達成強有力的雙邊協議,是我們在該地區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像四方伙伴國家'(包括美日印澳)這樣的網絡、我們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安全伙伴關系,以及北約都表明,當美國與經濟和軍事伙伴一起行動時,能最好地滿足我們的安全需求。這些同盟和伙伴關系,使我們能在一系列領域更有效地競爭。
第三,我們的領導人也必壽尋求與北京合作的機會。兩國領導人應經常進行多層次會晤,就應對氣候變化、消除貧困、實現更公平的經濟體系等問題表達意見、澄清觀點,并探索合作機會。軍事領導人也應定期接觸,避免兩個有核國家出現危險的誤判。一個健康的美中關系需要雙方認識到,我們可以既競爭又合作,兩國間的定期對話不可或缺。
美中關系在當今世界占據著核心地位,將繼續影響今后幾十年的全球經濟和國際安全。我們應該在能合作的時候尋求與北京合作。當不能合作時,美國應憑借我們的經濟實力、軍事威懾力以及盟友和伙伴網絡進行競爭。(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