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飛,王新杰,呂中虎,孟慶佳
(1.中國地質調查局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保定071051;2.自然資源部 地質環境監測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保定071051)
我國是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地震、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前會產生由地應力變化而引起的微小裂隙,從而引起微震;泥石流發生過程中會伴隨著產生泥石流地聲(振動)。因此,通過監測地質體形變所引起的微震信號或泥石流地聲信號,并監測地質災害觸發因素降雨量的大小,可以及時了解地質災害體的演變過程,為地質災害的預測預報提供科學依據。本文在設計制作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基礎上,結合壓電雨量傳感器、高速4 通道同步采樣ADC芯片和STM32F4 微控制器,設計了基于壓電傳感器的地質災害監測系統。
某些電介質,經過極化處理后,在其極化方向施加機械變形時,就會產生充放電現象,即“正壓電效應”;反之,在其極化方向施加電場,導致其產生機械變形,即導致“逆壓電效應”。壓電陶瓷是具有壓電效應的一種多晶體材料,是壓電材料的一種。由于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穩定的壓電性能,壓電陶瓷作為敏感材料,成為當今世界壓電市場的主導材料,廣泛應用于水聲技術領域、超聲技術領域、高電壓發生裝置、電聲設備等領域,尤其在超聲換能器及測量各種力加速度、沖擊和振動等物理量及其變化的傳感器方面應用廣泛[1-2]。部分壓電陶瓷的主要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壓電陶瓷的主要性能指標Tab.1 Main performance indexes of som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基于壓電傳感器的地質災害監測系統整體設計如圖1所示,采用壓電效應原理研制感知微震信號或泥石流地聲信號的傳感器,經過信號調理和AD 轉換后進入STM32F4 微控制器;同時采用壓電效應原理研制雨量傳感器測量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降雨量;STM32F4 微控制器同時采集微震或泥石流地聲信號、降雨量后通過外接的無線路由將數據傳輸到云平臺[3]。

圖1 監測系統框圖Fig.1 Block diagram of monitoring system
壓電振子是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核心元件,其是否能夠有效并準確地將外界加速度變化引起的機械能轉換為電信號對整個傳感系統非常重要。為此選擇了3 種類型5 種幾何形狀的壓電陶瓷與鋁、鋼、銅3 種金屬材料制成的多種壓電振子和框架分別組成多種探頭,開展了多次發射能量、頻譜與接收性能的對比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采用長條形壓電陶瓷制作的壓電振子和圓柱形鋼框架組成的探頭測試效果最好。因此基于實驗結果,設計的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主要由壓電陶瓷片、鋼基板、鋼框架、信號調理電路板、探管5 部分組成,結構如圖2所示[4]。為了確保傳感器的野外工作性能,采取了橡膠密封、硅油耦合、內外平衡壓力的方式密封探頭,如圖3所示。

圖2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結構圖Fig.2 Structure diagram of piezoelectric acceleration sensor

圖3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Fig.3 Piezoelectric acceleration sensor
由壓電振子的等效電路可知,壓電振子等效為一個電荷源和一個電容器并聯的等效電路或等效為一個電壓源和一個電容器串聯的等效電路。因此,為了提高信號靈敏度,采用單電源、軌到軌輸出、精密結型場效應晶體管輸入運算放大器ADA4625 設計的4 道信號調理電路,如圖4所示,通過選擇電容,將調理電路的帶寬設置為5 Hz~10 kHz,每個壓電振子的輸出連接信號調理電路,實現了在探頭端將壓電振子的輸出信號放大10 倍。

圖4 前置放大電路Fig.4 Front amplifier circuit
雨滴在降落過程中受到雨滴重量和空氣阻力的作用,到達地面時速度為恒定速度,根據P=mv,測量沖擊即可求出雨滴重量,進而得到持續降雨量。壓電式雨量傳感器的結構設計如圖5所示,主要由雨水接觸層、壓電陶瓷片、數據采集板和密封罐組成[5]。

圖5 壓電雨量傳感器結構圖Fig.5 Structure diagram of piezoelectric rainfall sensor
將圓片式壓電陶瓷片膠粘在雨水接觸層的背面作為敏感元件,對單個雨滴重量進行測算。雨水接觸層位于壓電雨量傳感器的最外側,由振動響應好的不銹鋼制作而成,其在雨滴的沖擊下產生振動信號,壓電陶瓷片將振動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后經過電荷放大器的放大和阻抗轉換后,經過濾波電路進入電壓放大電路進行電信號的幅度放大,單片機通過自帶的AD 轉換器采集電信號的幅度和脈沖數量,通過預設算法計算出雨滴的尺寸和數量,進而計算出雨量的大小。每當雨量累計0.1 mm,單片機控制開關量輸出管腳輸出一個100 ms 的低電平脈沖。
監測系統的信號調理電路如圖6所示,主要由全差分放大器THS4521 構成,放大器輸入端由2 個電阻與電容構成低通濾波與阻抗匹配電路,R1和

圖6 信號調理電路Fig.6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R11阻值相同,R2和R10的阻值相同,R1和R2、R11和R10構成等比列的放大電路,電路中電容C1與C15具有低通濾波作用,放大器輸出端接入AD 采集芯片ADS8584S 的差分輸入端。
AD 芯片采用TI 公司的16 位、高速4 通道同步采樣ADC 芯片ADS8584S。ADS8584S 器件是一款基于集成式數據采集(DAQ)系統的4 通道、16 位、逐次逼近型(SAR)同步采樣模數轉換器(ADC),每通道的最大采樣頻率為330 ksps。
ADS8584S 與STM32F4 微控制器采用并行接口方式,電路如圖7所示,主要引腳設置如下:

圖7 AD 轉換電路Fig.7 AD conversion circuit
(1)OS2/OS1/OS2:設置為110,表示2 倍過采樣率。
(2)CONVSTA,CONVSTB(輸入):啟動AD 轉換的控制信號,連接STM32 的GPIO 引腳輸出占空比為50%的PWM,啟動AD 轉換。
(3)RAGE(輸入):設置為低電平,量程范圍選擇為±5 V。
(4)RD:連接STM32F4 的并口總線讀信號NOE。
(5)RST:連接STM32F4 的GPIO 口,復位ADS-8584S。
(6)BUSY:連接STM32F4 的GPIO 口,當CONVSTA,CONVSTB 的信號啟動AD 轉換,BUSY 變為高,當轉換完成后BUSY 變為低,隨后可通過控制RD 將本次轉換結果數據通過并口輸出。
(7)DB0-DB15:連接并口數據總線(16 位)。
監測系統采用STM32F429 作為采集控制的核心,連接框圖如圖8所示。STM32F429 通過PWM 信號輸出的GPIO 口連接到ADS8584S 引腳CONVSTA,CONVSTB,當產生上升沿時,ADS8584S 的4 個通道進行同步AD 轉換,同時BUSY 信號變為高電平,當AD 轉換完成時,BUSY 信號從高電平變為低電平,之后STM32F429 通過并口方式從DB0~DB15讀取4 個通道的數據。STM32F429 通過USART 與GPS 授時模塊NEO-M8T 的輸出連接,接收授時模塊的信息,通過GPIO 口與授時模塊的PPS 相連,微控制器通過PPS 信號控制PWM 輸出,用于啟動AD轉換的控制以及多個設備之間的采集同步。雨量傳感器的輸出連接STM32F429 微控制的GPIO 口,STM32F429 通過中斷方式采集雨量信號。STM32F429通過GPIO 與SD 卡連接,通過并口方式與以太網控制器芯片DM9000AE 連接,STM32F429 將采集到的監測數據存儲在SD 卡后,再通過DM9000AE 與外接的無線路由傳輸到云平臺[6-8]。

圖8 微控制器連接框圖Fig.8 Microcontroller connection diagram
如圖9所示,監測系統主要由太陽能板、鋰電池、太陽能充電控制、DC/DC 和LDO 組成供電電路。太陽能充電控制模塊由適用于太陽能應用且具有最大功率點跟蹤功能的獨立式同步降壓電池充電控制器芯片BQ24650 構成,具有輸入反接保護、過壓保護、過流保護功能。

圖9 供電電路框圖Fig.9 Power supply circuit diagram
由于信號調理電路采取正負電源供電,因此采用亞德諾(ADI) 半導體公司的同步降壓型轉換器LTC3631 設計了±6 V 電源輸出電路,如圖10所示。+6 V 電源再經過德州儀器(TI)公司超低噪聲低壓降(LDO)穩壓器TPS7A4700 轉換為5 V 后為信號調理電路和AD 轉換電路提供正電源,-6 V 電源經過德州儀器(TI)公司的超低噪聲、高PSRR、低壓降線性穩壓器TPS7A3001 轉換為-5 V 后為信號調理電路提供負電源。太陽能充電控制電路的輸出通過降壓型直流電源變換芯片XL2596 轉換為5 V 后再經過正向低壓降穩壓器AMS1117 轉換為3.3 V,為STM32F4 微控制器相關電路提供電源。

圖10 正負電源電路Fig.10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wer supply circuit
監測系統的數據采集發送程序主要針對STM32F4 微控制器進行編程,具體實現STM32F429的初始化、GPS 信號獲取、數據采集、數據存儲和數據發送功能。軟件主體采用C 語言編寫,其流程如圖11所示。

圖11 數據采集軟件流程Fig.11 Flow chart of data acquisition software
程序流程采取前后臺的工作方式。主程序為循環結構,先進行STM32F4 微控制器的初始化后,在主循環結構中接收GPS 的輸出信號,STM32F4 微控制器通過GPS 的PPS 信號控制PWM 輸出,啟動AD轉換,然后根據狀態標志位來判斷是否有新的數據到來,如有新的數據,則采集數據、存儲數據進SD卡,通過網口將數據發送出去。在中斷服務程序中,依據中斷的類型,判斷中斷類型,如果是雨量傳感器觸發的中斷,則統計降雨量并修改狀態標志;如果是AD 中斷,則讀取AD 轉換后的值并修改狀態標志。
將壓電加速度傳感器放置在鐵板上,將其中一個通道的輸出連接示波器的同時,接入信號調理電路的通道1,運行采集程序并通過J-Scope 觀察采集到的波形。不斷敲擊鐵板,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通道1的輸出波形如圖12所示,J-Scope 采集到的數據波形如圖13所示。

圖12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輸出波形Fig.12 Waveform of piezoelectric acceleration sensor

圖13 數據采集波形Fig.13 Data acquisition waveform
將監測系統通過網線連接到無線路由器,同時將電腦也接入無線路由器并運行數據調試軟件,如圖14所示。監測系統將采集到的振動信號通過無線路由傳輸到電腦端的數據調試軟件,敲擊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附近地面所接收到的波形如圖15所示。從實驗可以得出,監測系統通過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很好的捕捉振動信號。

圖14 監測系統測試Fig.14 Experiment of monitoring system

圖15 測試數據波形Fig.15 Waveform of test data
本文基于壓電陶瓷片設計制作了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并結合壓電雨量傳感器、4 通道同步采樣ADC 芯片和STM32F4 微控制器搭建了基于壓電傳感器的地質災害監測系統。通過室內測試,壓電加速度傳感器能很好的捕捉振動信號,監測系統能實時采集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并通過無線路由傳輸到服務器,結合壓電雨量傳感器的實時采集,對地質災害監測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