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勇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重慶市商務系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內需外需協同發力,全力推進商務經濟固穩提質,努力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展現商務擔當、作出商務貢獻。
在戰略上主動,堅決扛起穩增長的政治責任
國內國際市場有效需求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近幾年,重慶市消費壓艙、出口亮眼,全市經濟穩定增長。
從內需市場看,消費是穩增長的重要動力。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穩消費就是穩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重慶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巴渝新消費”八大行動,出臺服務業恢復發展措施,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復蘇向好。2021年,重慶市最終消費支出1.39萬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5%,高于全國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3位;全市最終消費占GDP比重為46.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對穩定全市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外需市場看,外貿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2021年全國進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0.9%。面對經貿摩擦、全球經濟低迷等不利形勢,市商務系統認真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建立海外供應鏈保障協調機制、外貿外資調度制度、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2021年,全市外貿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進出口總值突破8000億元大關,較2020年增長22.8%,筆記本電腦、摩托車出口值居全國第一,推動“重慶造”產品走向世界,開拓國際市場。外商投資保持熱度,2021年,重慶實際利用外資106.7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FDI)達22.4億美元,同比增長6.4%;累計落戶世界500強企業312家,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
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商務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面對新的挑戰,市商務系統將牢牢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等重大機遇,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從講政治的高度擔負起穩定經濟增長的重任,切實把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舉措,推動商務經濟行穩致遠。
在戰術上精準,努力激活國內國際市場需求
多措并舉促消費。未來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向內需主導轉變的特征將愈加明顯。市商務系統將打好消費升級擴容“組合拳”,突破供給約束堵點,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一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認真貫徹落實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進會議精神,用好23條支持政策,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區、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商旅文體融合發展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打造中央商務區、寸灘國際新城國際消費極核,建設解放碑—朝天門、觀音橋世界知名商圈,統籌國際購物、美食、會展、旅游、文化五大名城建設,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富有巴渝特色、彰顯中國風范、引領國際時尚、輻射西部、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二是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提升傳統消費,提振汽車、家電、家具等大宗消費,推進餐飲、住宿、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提升服務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做大展會消費,升級夜間經濟,打響“愛尚重慶”消費品牌,優化消費環境。三是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實施城市商業提升行動,加快傳統商圈升級,打造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開展商品市場優化升級試點。完善縣域商業體系,實施農村商貿流通“六大行動”,加強農產品供應鏈建設,提升農村電商,推進城鄉配送網絡建設工程。
全力以赴穩外貿。市商務系統充分發揮外貿對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作用,加快培植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外貿穩量提質。一是穩預期。落實和創新儲備跨周期調節政策,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發揮海外供應保障協調機制作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二是優結構。做強一般貿易,做穩加工貿易,加快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培育建設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創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積極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三是擴增量。加快發展總部貿易、轉口貿易、保稅+服務貿易和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培育認定一批跨境電商示范區。加快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創建中醫藥、人力資源、數字服務等服務貿易出口基地。四是拓市場。搶抓RCEP全面實施機遇,實施市場多元化行動,完善國際營銷體系,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開展“品牌商品海外行”專項活動。
千方百計穩外資。市商務系統把引進外資作為打基礎、強后勁的重要工作來抓,招大引強,優化結構,使重慶始終成為外資投資的沃土。一是加強精準招商。完善國際國內招商網絡,用好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等展會平臺,加強招商推介和項目招引,開展“鏈長制”招商,常態化開展線上招商和云上簽約,舉辦跨國公司“重慶行”,擴大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招商引資規模。二是強化項目跟蹤。發揮外資調度會和服務工作專班等作用,建立重點項目清單,緊盯投資意向、協議、合同項目,推動項目盡快簽約到資,促進企業增資擴產,提高新簽合同中外資占比和存量外資項目的增資轉化率。三是優化營商環境。以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在開放上深化,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市商務系統堅持以思想開放為“根”、協同開放為“莖”、制度開放為“果”,推進商務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推進思想開放。實行高水平開放,需要思想開放的開拓者、業務精通的明白人、擔當作為的實干家。市商務系統通過大學習、大培訓、大調研、大討論,推動商務干部更新觀念、開拓視野、提升能力、順應變革,喚起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用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培植商務發展優勢。
推進協同開放。市商務系統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從全國、全市大局中去謀劃、思考、定位商務工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商務協作,強化產業協同、區域協作、部門配合、市區聯動,形成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工作合力,構建“一區兩群”協同開放新格局。
推進制度開放。市商務系統高位對接國際先進投資和貿易規則標準,持續圍繞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等領域創新制度,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先進制度安排;高質量實施RCEP,推動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提升,推進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
(作者系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