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忠敏,王曉民,王紅哲,朱中華,李繼東,王一雍
(1.遼寧科技大學 材料與冶金學院,遼寧 鞍山 114051;2.營口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營口 115014)
金屬銦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光滲透性、導電性和抗腐蝕性[1],是生產半導體、電子器件、ITO薄膜的基礎材料。目前,國內外制備高純銦有電解法、真空蒸餾法、區域熔煉法、金屬有機化合物法、低鹵化合物法等[2-3]。其中,電解法因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小而被廣泛應用。
粗銦電解精煉過程中,影響電解銦純度的因素有很多,如電解液中In3+質量濃度,NaCl質量濃度,電解液pH,極距,電流密度等[4-5]。電解液pH過低時,會使氫的平衡電位直線升高、超電壓顯著降低,陰極上的放電現象加重[6],所得電解銦結構疏松,吸附較多電解液中的不溶性雜質;而電解液pH過高時,In3+易水解產生In(OH)2白色絮狀沉淀,這種沉淀會吸附在陽極表面使得陽極鈍化,也會使一些雜質(如錫、鉛)與銦一起水解沉淀,并通過吸附而污染陰極,影響電解銦純度[7]。
粗銦中的雜質,Pb占比最大,其次為Sn。銦電解提純過程中,須避免雜質離子共沉積而影響電解銦純度[8-9],因此,研究電解制備高純銦過程中鉛、錫雜質電遷移機制有重要意義。
試驗結合In-Pb-Sn系復合電位-pH圖,探討了銦、鉛、錫在不同條件下的電遷移機制,以期獲得高純電解銦。
粗銦:由青海西部銦業有限公司提供,其組成見表1。

表1 粗銦雜質元素分析結果 %
電解液:以硫酸銦試劑配制。30 g硫酸銦加入到20%左右稀硫酸中,加熱攪拌,硫酸銦完全溶解后轉移到1 000 mL容量瓶中定容。電解時,加入16 g NaCl增強導電性,用NaOH溶液調pH=3。
電解過程中,在陽極,化學電位比In3+高的金屬會沉積到陽極泥中,不進入電解液;電解液中,電位比In3+低的金屬,留在電解液中而不會在陰極析出,從而實現電解液凈化。一定條件下,銦在陽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In3+進入溶液,并在電場力作用下由陽極區遷移至陰極區[10-12]。
陽極:

陰極:

以粗銦為陽極,高純鈦板為陰極。電解液為In2(SO4)3-H2SO4體系。電解在燒杯中進行,電源為直流穩壓電源[13-15]。控制電流密度50 A/m2,電源電壓3 V,極距80 mm。
采用ICP發射光譜儀(ICP-5000)測定電解液中Pb2+、Sn2+質量濃度。粗銦砂紙打磨后放在超聲清洗器中蒸餾水超聲清洗15 min,用電吹風吹干進行XRD檢測。陰極產物用去離子水和酒精超聲清洗,采用XRD表征,并與采購的高純銦粉進行XRD對比分析。
In-Pb-Sn體系電位-pH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In-Pb-Sn的電位-pH關系
由圖1看出:Sn2+與In3+的電位相近,因此不易電解去除;Pb2+在pH為2.6~3.8、電位1.7~2.2 V條件下會形成PbO2沉淀,在pH為6.2~7.0、電位0~0.7 V條件下以PbO、Pb3O4形式沉淀,陰極生成的銦可能會裹挾這些沉淀物一起沉積。所以,電解過程中,需控制pH<4,電位<1 V。該條件下,In、Pb、Sn都以離子形式存在,更有利于In的電解提純。
In3+、Sn2+、Pb2+標準電極電位分別為-0.343、-0.136、-0.126 V,In3+電位明顯低于Sn2+、Pb2+標準電極電位,金屬In更易失去電子形成金屬陽離子進入溶液;金屬In中含有的Sn和Pb雜質,一般不會失去電子而進入溶液;若電解液中存在Sn2+、Pb2+等雜質離子,則二者更易與In3+發生共沉積。電解過程中,Sn2+、Pb2+等雜質離子是否進入溶液可能與電解液的酸度和雜質金屬含量有關。
2.2.1 電解時間對雜質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
其他參數不變,電解時間對雜質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電解時間對Sn2+、Pb2+質量濃度的影響
由圖2看出:隨電解時間延長,僅少量Pb溶解到電解液中。但電解時間并未對電解液中Pb2+質量濃度產生影響,Pb2+未檢出。Pb2+的標準電位比In3+的高,Pb2+率先得電子形成PbO2沉淀或直接被In3+裹挾至陰極,而Sn2+質量濃度變化較大:電解剛開始時,Sn2+質量濃度變化很大,表明粗銦塊中大量Sn2+溶解到電解液中;但電解0.2 h后,Sn2+質量濃度變化趨緩,表明Sn2+溶解量減小,且與In3+一起發生共沉積;電解0.5 h后,Sn2+質量濃度又快速下降,表明有大量Sn2+在溶液中參與了反應,形成了SnO2沉淀,或被In3+裹挾沉積到陰極上;電解1.5 h后,Sn2+質量濃度變化不大,推斷此時Sn的溶解與沉淀已達平衡。為避免雜質通過沉淀吸附污染陰極,確定適宜的電解時間以0.5 h為宜。
2.2.2 電解液pH對雜質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
其他條件不變,電解液pH對雜質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電解液pH對Sn2+、Pb2+質量濃度的影響
由圖3看出:隨電解液pH升高,電解液中Sn2+質量濃度升高,而Pb2+未檢出;電解液pH=2.5時,Sn2+質量濃度最低。電解過程中,Sn2+在電場作用下遷移到陰極與In3+發生共沉積,造成電解液中Sn2+質量濃度降低,同時也造成陰極污染,電流效率降低,銦溶解速率降低。在pH=2.5條件下,In3+發生水解形成In2O3。Sn2+的標準電位比In3+的高,Sn2+先得到電子形成沉淀。結合圖1可知,電解液pH在0~2.5、電位大于0 V條件下,Sn4+和In3+都處在穩定區域。所以,電解液pH在0~2.5條件下電解效果最好,此條件下雜質離子沉積最少,電解銦質量最好。
2.2.3 硫酸銦質量濃度對雜質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
其他參數不變,進行5次電解,硫酸銦質量濃度對雜質離子質量濃度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硫酸銦質量濃度對Sn2+、Pb2+質量濃度的影響
由圖4看出:電解液中硫酸銦質量濃度對Sn2+質量濃度影響較大,而對Pb2+質量濃度影響不大;電解液中In3+質量濃度為30 g/L時,Sn2+質量濃度達最大。隨硫酸銦質量濃度增大,陰極過電位會降低,In3+和Sn2+易發生共沉積,導致電解產品中雜質含量較高;另外,陽極也會發生濃差極化,使In3+裹挾水解的沉淀一起沉積,影響電解銦純度。
硫酸銦質量濃度高于30 g/L后,電解液中Sn2+質量濃度呈下降趨勢。隨電解液中硫酸銦質量濃度增大,銦在電解液中的形核增加,使得In3+與Sn2+共沉積的量加大,裹挾更多Sn2+進入陰極形成沉淀。因此,電解液中硫酸銦質量濃度以30 g/L為宜,此時Sn2+大部分不與In3+共沉積,電解銦純度較高。
粗銦、陰極產物及市售高純銦的XRD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粗銦、陰極產物及市售高純銦的XRD分析結果
由圖5看出:銦在32.94°出現一個明顯的衍射峰,與市售高純銦一致。說明產物較純,且具有良好的結晶度。
粗銦經電解可以獲得高純銦。粗銦及電解液中的雜質離子通過控制電解條件不會沉積在電解銦中。控制電流密度50 A/m2,極距80 mm,電解液中硫酸銦質量濃度30 g/L,連續電解0.5 h,電解液pH<2.5,粗銦中的Sn沉淀到陰極產物中的量最低,粗銦中的Pb不參與電解反應而是直接沉積到電解液底部的陽極泥中,所得電解產物純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