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冬
(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在當前道路橋梁建設中,現澆箱梁的關鍵價值作用不言而喻,如何靈活有效運用多樣化的施工技術方法,全面優化提升現澆箱梁施工的整體質效,成為業內焦點課題之一。文章立足實際,從分析討論現澆箱梁施工優勢特征出發,論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認知。
公路橋梁工程是現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于密切區域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實現人與物的轉運流通等具有支撐保障作用。正因如此,公路橋梁工程的質量問題也開始備受關注,對其建設過程中的現澆箱梁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現澆箱梁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與創新,在技術規則方法、現澆過程控制以及現澆施工效果評價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技術標準規范,為新時期現澆箱梁的高質量組織實施提供了基本遵循與導向,在公路橋梁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盡管如此,在多元化潛在因素的影響下,當前現澆箱梁施工中依舊存在諸多難以避免的質量通病問題,影響著公路橋梁工程的構造安全與穩定,應繼續通過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予以綜合處理,將各類質量通病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討現澆箱梁施工關鍵技術與控制方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經濟性是現澆箱梁在特定條件下施工的一個顯著特征,具有整體投入相對較小,施工簡便的特點,與需要臨建場地預制的構件相比有一定的經濟優勢,由于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法是當前道路橋梁建設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因素,因此可在多個角度與方面綜合權衡其成本支出,對于提高工程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具有直接影響。在現澆箱梁施工環境下,技術人員可在保障橋梁施工質量的同時,從施工方法、材料控制、場地建設、資源投入等方面進行經濟成本的優化控制,符合當前道路橋梁建設事業的經濟性要求。
在現代道路橋梁建設工程要求下,現澆箱梁的應用優勢還表現在較高的實際性能方面,可對橋梁起到科學有效的輔助作用,適應更為復雜的道路橋梁結構條件。通過運用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法,可凸顯其橫截面小、跨度大、整體穩定性好等優勢,即便在道路橋梁整體受力狀態相對分散的情況下保持結構的穩定,有效提升橋梁結構的穩定性。
在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下,對橋梁外觀要求日益提高,除需具有實際使用功能外還要兼具美觀,因此其外在造型更加多樣化,整體所體現的效果更加美觀。現澆箱梁施工的針對性較強,結構輕巧,造型優美,能有效適應多樣化的道路橋梁造型要求,顯著提升道路橋梁結構的美觀性。通過運用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法,可減少蓋梁等結構的設置,對于提升美觀具有顯著作用。
作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道路橋梁的施工建設環境相對復雜,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法,才能從源頭上提高該項技術方法的適用性。同時,根據相關技術規范,道路橋梁的設計可有多種不同跨度,所構造的外在平面曲線彎曲也各不相同,而現澆箱梁的技術方法則可憑借其良好的適用性特點,迎合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需求,降低自然環境條件下對于橋梁的影響。
地基處理是現澆箱梁施工的關鍵環節,只有結合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環境實際,制定詳細可行的地基處理方案,才能有效提高地基處理效果。對此,應從現澆箱梁施工技術規范出發,對道路橋梁路基路段的土層土質狀況進行分析研判,并根據分析結果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進行基礎處理,采用回填、換填地基進行壓實,并進行硬化,以提高橋梁現澆箱梁施工過程中支架的穩定性,提高結構性載荷能力及抗變形能力。同時合理掌握地基處理的幅度,及時比對目標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偏差,進行糾偏,嚴防地基進水,由于地基經水泡后會降低其承載力,容易產生局部受力不均勻,導致不均勻沉降,對箱梁施工安全性具有影響。
在支架搭設中,應通過特定測量技術方法,獲取相對準確而全面的測量數據,為支架搭設的具體位置與方法提供數據參考。采用標準統一、自下而上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防止支架搭設順序不當而造成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在支架搭設完成后,應對其進行必要的安裝檢查,有效排除影響支架穩定性的各類要素,為后續推進施工步驟提供基礎性依據。
支架預壓效果的好壞與現澆箱梁施工成效的承載能力密切相關。因此,在支架預壓中,應最大限度上降低非彈性支架結構的采用量,防止支架受力分散而導致的不均勻沉降形象。提高現場操作人員專業技能,熟練掌握支架預壓的專業化操作方法,從中間向兩端位置對稱循序預壓,并及時記錄相關數據信息。對支架結構采用動態化調整方法,控制其變形量。
現澆箱梁施工對模板的清潔程度具有較高要求,要求在模板安裝前對模板進行徹底有效地清理,確保其表面干凈,避免臟污及雜質對后續現澆環節的影響。模板安裝過程中,應按照施工計劃和圖紙,對模板尺寸、數量、有無變形等進行檢查,確保其連接處牢固穩定。充分考量側模和底模位置的科學性,及時糾正二者匹配銜接過程中的偏差問題,確保其施工效果符合技術規范要求,見圖1。

圖1 模板施工流程示意圖
按照道路橋梁設計的基本規范要求,嚴格控制鋼筋安裝中的各項技術參數,包括安裝數量、位置、間距等,并對鋼筋安裝的最終整體效果進行優化評判,以充分提高現澆箱梁施工的綜合成效。在鋼筋安裝完成后,應采取有效焊接技術方法做好對鋼筋節點的焊接,并確保焊接效果,防止焊縫過長或飽滿度不足而造成的施工質量弊病。
靈活運用連續澆筑或間斷澆筑方式進行混凝土澆注施工。為提高現澆箱梁施工結果的整體性,應盡量避免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的中斷或堵塞等現象,并合理掌握泵送壓力,優化調整泵送管與澆筑點的間距。采用分層澆注的方法,優化控制澆注速度,同步進行振搗施工,避免振搗時與其他構件之間出現的撞擊,防止工程質量受損,落實好加載預壓實驗工作。
在分析判斷現澆箱梁施工成果強度符合設計規范后,應按照“先內后外”的原則進行拆模施工,先從內部拆模,然后外部拆模,最后拆底模,避免因拆模順序設置不當而誘發的施工質量問題。嚴格控制拆模操作,提高順序性。模板拆除過程中還應確保箱梁兩側的對稱性不受影響,以免導致道路橋梁結構出現傾斜等安全問題。
4.1.1 混凝土表面蜂窩與麻面
蜂窩現象是公路橋梁現澆箱梁常見質量通病問題之一,主要表現為混凝土出現局部縫隙,石料與砂漿出現優化配合不良等。部分情況下,公路橋梁混凝土施工過程控制不當,實體構筑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不當,以及混凝土攪拌不充分等均會導致蜂窩質量問題。麻面現象主要表現為公路橋梁混凝土表面出現若干小坑或麻點,不僅影響公路橋梁的整體構造形象,而且還會導致工程質量缺陷。導致混凝土麻面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模板表面清晰不徹底,附著雜質清理不到位,砂漿量太少,模板澆水不夠,混凝土攪拌完成后的和易性不甚理想,導致混凝土局部離析,等等。
4.1.2 鋼筋等設備暴露在外
鋼筋等設備暴露在外即露筋質量通病問題,是現澆箱梁施工中的常見問題類型之一。漏筋現象是公路橋梁內部的鋼筋骨架等構件在長時間的外界侵蝕作用下裸露在結構表面。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銜接配合不當,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構造效果不佳等均會造成漏筋現象。此外,部分現澆箱梁施工中未能對鋼筋受力狀態進行動態化觀測,導致鋼筋的預定位置的出現一定幅度的偏移與錯位,誘發露筋。此外,公路橋梁的地基結構不良同樣會導致露筋,在地基沉降等外界因素影響下,現澆箱梁施工中未能得以有效處理的大粒徑原材料會卡在鋼筋中間,致使鋼筋出現應力形變。
4.1.3 縫隙和夾層,影響美觀
縫隙和夾層問題是混凝土內出現了松散混凝土夾層,對于公路橋梁的安全性具有直接影響。在施工中,若施工縫未經專業技術處理便強行澆筑混凝土,或澆筑環境控制不當等,會導致縫隙和夾層問題。同時,部分現澆箱梁施工方案的指向性不夠明確,混凝土施工的各項環節與步驟得不到有效銜接,尤其是在混凝土模具內部結構尚未形成預期效果的情況下,便強行進行后續施工,無形之中改變了混凝土的受力狀態,為其質量通病問題埋下隱患。
4.2.1 解決表面蜂窩、麻面的對策
在現澆箱梁表面蜂窩與麻面問題治理中,應首先按照公路橋梁的特殊技術標準,對混凝土進行標準化配置,合理設置配合比例,并進行充分攪拌。在施工過程中,應注重對混凝土的充分振搗,確保振搗到位,并完全堵塞模板縫隙,防止漏漿。為有效治理公路橋梁混凝土麻面問題,應在模板使用前,對其進行徹底清理,排除異物影響,防止各類附著物的黏連,并在混凝土澆筑前用水將其進行浸透,必要情況下采用長效模板隔離劑等在其表面進行涂刷。施工中,確保振搗密實,控制敲擊模具的頻率,杜絕氣泡。制定詳細可行的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方案,將所有容易誘發混凝土蜂窩與麻面問題的影響因素統籌考量,防止各個混凝土施工步驟的相互干涉。
4.2.2 解決鋼筋等設備暴露在外
現代精細化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公路橋梁混凝土漏筋現象的治理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使傳統技術條件下難以完成的混凝土漏筋問題治理任務更具可行性,可通過現代檢測技術手段,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工程需求,嚴格控制拆模流程,避免過早拆模。從源頭全面做好橋梁的地基基礎施工,提高地基結構構造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防止因沉降失衡問題而導致的露筋問題。對現澆箱梁的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控制,對施工成效進行密切觀測,避免混凝土棱角損壞,對于觀測到的潛在質量隱患問題可采用添加碳纖維、增大截面積等方法予以強化處理。
4.2.3 縫隙和夾層及治理對策
強化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質量意識,嚴格按照現澆箱梁施工技術要求進行施工,對混凝土施工縫進行全面清理后方可實施澆筑。對于附著力較強的雜物,可用高靜壓能的水沖洗。做好現澆箱梁施工的養護管理,針對公路橋梁的客觀實際需求,及時對現澆箱梁表面進行補水或灑水操作,尤其在蒸發速度相對較快的夏季,更要做好保濕處理,以免混凝土內外收縮比失衡而造成的裂縫。加強現澆箱梁施工材料管理,對荷載進行控制,突出責任意識與質量意識,并結合實際進行必要的材料進行拉伸試驗,觀測預應力——扭矩的對應關系曲線,有效排除潛在的裂縫和夾層等質量隱患問題。
綜上所述,受傳統固化施工模式的束縛,當前現澆箱梁施工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短板,相應施工缺陷問題的影響依然存在,不利于促進橋梁建設事業發展。因此,技術人員應立足實際,創新方式方法,強化對現澆箱梁施工過程的技術控制,細化現澆箱梁施工的各項技術標準規范,全面構建層次化的施工技術方法體系,精準有效地治理排除各類潛在質量隱患問題,為全面提升現澆箱梁施工成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