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誼
春回大地,瑞虎呈祥。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我謹代表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自治區教育廳,向全區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學子拜年!向關心和支持廣西教育事業發展的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拜年!
剛剛過去的一年,意義非凡。恰逢建黨百年,全區教育系統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決策部署,立足教育實際、突出教育特色,把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4·27”重要講話、“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同推動廣西教育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堅持學用一體、以學促干、以知促行,為“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優異的教育發展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聚焦黨建引領,確保正確方向。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實施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推進中小學“五好”黨支部建設,全區中小學校黨的工作、黨的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民辦學校黨的建設持續增強。成立全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我區高校思政課改革經驗獲得中宣部肯定。
——聚焦規劃先行,完善頂層設計。研究出臺《廣西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廣西教育提質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及邊境地區教育提升工程等7個教育“十四五”配套規劃,進一步健全我區教育中長期發展政策體系。研究制定新時代振興廣西高等教育若干意見,為廣西高等教育全面提質振興提供政策保障。
——聚焦基本建設,擴大資源供給。新建、遷建、改擴建幼兒園1 683所,義務教育學校6 335所,高中學校117所;211所新建中小學和幼兒園、11所高校新校區投入使用,分別新增學位18.9萬個、5.2萬個。完成4所高校設置工作,實現全區高等學校設置工作市級全覆蓋。
——聚焦隊伍優化,提升能力素質。招收地方公費師范生2 987名,補充教師3.48萬名;建立規模為6萬名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周轉池”,為高校核增高層次人才專項編制102名;統籌8.37億元資金,為28萬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廣西大學王雙飛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何家康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名教師入選“長江學者”。
——聚焦綜合改革,激發教育活力。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系統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使用等相關改革工作;推動建設10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示范區、10個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示范區;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首次實現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全覆蓋。
——聚焦質量提升,增強服務效能。示范性普通高中實現縣縣全覆蓋;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獎獲獎數居全國前列;新增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各60個,遴選建設50個自治區級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18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
——聚焦服務民生,釋放發展紅利。制定實施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案;下達學生資助金額74.08億元,資助學生422.71萬人次;狠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區高校畢業生總體畢業去向落實率達84.66%,比2020年提高3.35個百分點;保障62.9萬名學生在流入地就讀義務教育學校,入讀公辦學校比例達91.3%,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
——聚焦重要任務,高位推進“雙減”。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工作協調議事、督辦、通報制度,區內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達90.4%,年度“雙減”工作重要指標全部達標。全區提供課后服務的學校比例達100%,學生參與率達86.25%。
行穩致遠,繼往開來。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區教育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從政治上看教育、從民生上抓教育、從規律上辦教育,深入實施“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聚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速推進廣西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胸有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征程,我們步履堅定、信心滿懷。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昂首闊步踏上壯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貢獻強大的教育力量。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在此恭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