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強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這為我們安全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即隨著數字化的不斷發展,安全行業正在超越傳統網絡安全范疇,升級為數字安全。報告激勵著我們要堅持科技報國理念,勇攀科技高峰,幫助國家突破‘急難關卡’的技術障礙,筑牢數字安全屏障體系。”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祎攜多份提案上會,內容聚焦數字安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以及中小企業安全等。
我國數字安全投入占比在全球范圍內相對較低,發達國家僅網絡安全占整體IT的投入比例達10%,而我國尚不足1%。究其原因是部分政企單位僅依照合規堆砌產品,缺乏實戰能力,缺乏科學能力評估。為此,周鴻祎建議將網絡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打造覆蓋所有數字化場景的數字安全防范應急體系,應對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數據安全、供應鏈安全等挑戰。同時,他建議以城市為主體,由政府統籌打造城市級數字空間安全基礎設施和應急體系,保障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猛,車聯網作為數字化新場景,面臨巨大的安全挑戰。據360車聯網安全實驗室統計,國內25家車企的53款在售智能網聯汽車中,360公司共計發現漏洞1600余個。其中,云端漏洞1000余個,可導致攻擊者遠程批量控制該品牌所有的智能網聯汽車;車端漏洞600余個,可導致近距離非接觸式控制汽車,如開關車門、啟動引擎等。為此,周鴻祎建議借鑒汽車物理碰撞測試的手段,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空間碰撞測試”長效機制,強制要求在我國銷售的智能網聯汽車通過“數字空間碰撞測試”。同時,他還建議規范汽車漏洞上報行為,不得惡意炒作和曝光;汽車行業應盡快搭建一套以汽車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態勢感知體系,幫助監管部門和車企實現汽車安全實時全程“可見、可控、可管”,確保智能網聯汽車始終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
作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數字化轉型,對我國就業穩定、經濟增長及產業轉型意義重大。然而,中小企業深受“不會轉、不敢轉、不能轉”的困擾。不僅數字化轉型困難,中小企業還普遍缺乏數字安全能力。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中小企業的安全缺口不僅危及自身,還有可能成為攻擊的跳板,對大型企業、單位,乃至國家安全造成傷害。為此,周鴻祎建議“數字安全一個都不能少”,出臺專項政策規范明確中小微企業應具備的數字安全能力要求,鼓勵大型安全企業借鑒免費殺毒的模式,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輕量化免費安全服務,以保障中小微企業數字安全不掉隊。
在舉國發展數字化的今天,周鴻祎今年的兩會提案有望引發更多政府機構和企業對數字安全的重視,共同投入,夯實數字化的底座,為數字文明時代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