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正從方方面面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數據顯示,我國互聯網領域創業者中女性占比達55%,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開始借此探索更多可能性的職業發展路徑,打破一個個暗門檻和天花板。
“現在最流行的營銷就是直播,我希望通過直播窗口將精美的瑤繡對外展示,將民族文化、非遺技藝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帶動家鄉的產品銷售和鄉村旅游。”在全國巾幗助農創業浙江基地參加直播帶貨培訓的瑤族姑娘李素芳感慨道。短短兩個小時里,她的直播間就收獲了2.5萬人氣,大大增加了她未來參與直播的信心。
去年7月,在充分發揮市場優勢資源的基礎上,浙江省義烏市婦聯開始新的探索實踐——“數字巾幗”:讓數字賦能女性發展。“直播+東西部協作”是義烏市婦聯“數字巾幗”項目的重要內容,也成為了義烏婦女發展工作的“金招牌”。這一模式給中西部地區的婦女、家庭送去致富新理念、新方法,也帶動著中西部地區的婦女、家庭匯智聚力、助農增收、共享發展。
義烏小商品“巾幗云代理人”計劃是義烏市婦聯“數字巾幗”項目的重要工程。為帶動更多女性投身數字經濟新業態,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義烏市婦聯、小商品城集團依托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超級供應鏈平臺,面向全國招募1000名義烏小商品“巾幗云代理人”,讓女性“云培訓”免費學技術、實現“零成本”就業。
“不離家、不離鄉、不離牛羊,在家門口聽著孩子們的歌聲,還能用手機賺錢,這樣的日子,在成為義烏小商品‘巾幗云代理人’之前從未想過。”?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巴仁鎮托萬巴仁村村民托爾提麗·庫爾班說。
據義烏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義烏市婦聯共舉辦67期線下巾幗主播帶貨培訓和2期東西部合作線上培訓,累計輻射甘肅、新疆等地婦女群眾10余萬人,成功建立了與7省婦聯的“一對一”巾幗直播帶貨結對幫扶機制,助農直播帶貨累計銷售額突破58萬元。
除了義烏,浙江其他各縣市也在依托數字經濟發展優勢,不斷開展女性電商創業培訓與扶持項目。2021年,衢州市、區兩級婦聯與萬田村播基地建立戰略合作,成立了巾幗云創實踐基地,開通“巾幗助農直播間”,全年共舉辦“媽媽的味道”“一米菜園”等巾幗直播活動50余場次,持續深化“百千萬巾幗云創”行動。今年1月18日,江山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婦聯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隆重召開,這標志著江山市兩新領域第一家婦聯組織成立。
“家庭仍是社會的核心組成部分,女性在管理家庭方面依然發揮著重大影響性作用,而女性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依然是女性職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和焦慮來源,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競爭話語的雙重抗衡中,母職角色依然使女性分身兩難。”在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管健看來,在尋求多元策略解決之道的過程中,數字經濟能夠提供更多貼心式家庭照料服務和提供更多的工作平臺和空間,有助于將家庭需求與職場發展需求無縫對接,避免女性因職業發展無法全身心投入家庭照料,或者因家庭而全身退出勞動力市場。
“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女性的角色不可或缺,女性的力量不容忽視。” 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趙雯表示,近年來,全國婦聯積極引領婦女參與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婦女就業創業。
自2015年起,全國婦聯連續出臺指導意見、工作方案,促進婦女發展,保障婦女權利。同時,持續安排專項資金,與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及電商平臺合作,對婦女開展電商培訓、網絡直播帶貨技能培訓。各級婦聯還組織開展直播大賽,帶動了一批巾幗電商達人,推廣了一批特色農產品,培養了一批婦女帶貨能手。此外,培育了“吉林網姐”“龍女電商”“楚鳳優品”等一批電商品牌,幫助50多萬婦女通過新經濟新業態實現就業增收。
“有研究表明,互聯網的使用可以使勞動者整體的收入提高 45.5%。相比于城市家庭,數字經濟發展對農村家庭收入的促進作用更強,增收效果更顯著。”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宋月萍表示,當前,越來越多的農村女性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走上電商創業之路,把產品銷往全國乃至世界。農村女性參與電子商務不僅會增加個人勞動收入,也會改變傳統父權家庭中女性的經濟從屬地位,進一步推動女性實現經濟獨立。
有利也有弊。趙雯直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不過,對女性更好更全面參與數字經濟發展而言,也有新的問題產生,比如數字平臺上的靈活就業者缺乏社會保障,靈活就業一定程度上會模糊工作與生活的邊界等。”
宋月萍也提到,數字經濟發展在為女性群體提供平臺就業、自主創業等新就業形態的同時,這種靈活性也打破了女性工作與生活的時間界限,延長了工作時間。
“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趙雯強調,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健全數字經濟從業婦女勞動權益保障制度,才能促進更多女性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并從中受益,為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趙雯表示,數字經濟時代,女性迎來了更多機遇,也需要更多扶持。要開發更多適合婦女的崗位、創業項目促進就業,為數字領域企業及從業婦女提供招聘、就業對接服務;多開展普惠金融、創業培訓等方面的孵化扶持,引導農村婦女發展新產業新業態,讓更多婦女進入數字經濟就業創業。
“政府應借助數字經濟大力發展生活服務業,滿足女性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和家庭服務需求,發展優質公共服務以滿足女性家庭照料需求,緩解女性家庭與工作平衡的角色焦慮。”管健建議,著重考慮女性在數字化時代的全新定位,針對女性特點作出新的判斷,為女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價值提供有力支撐。
“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政府、企業及勞動者需通力協作,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作用,促進女性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許志星也表示,首先,政府應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充分釋放數字性別紅利;其次,企業應繼續在數字經濟領域為女性勞動者賦能;最后,女性自身也要轉變就業創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