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向
案 例
月考過后,一名高三學生垂頭喪氣地找到我,用很不甘心又很無奈的語氣訴說著自己的困境:
滿以為這次考試能過特殊線,可還差20分。我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但結果太令人傷心了。家人和一些老師不看好我,認為我考不上特殊線,我也覺得自己考不上了,心理很難受。劉老師,您覺得我還有希望嗎?
了解實情后,我對他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辯證對癥,正確定位
我微笑著回答他的問題:“有沒有希望,我說了不算,重要的是你要清楚,你是否為你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他思考了一下:“老師,我曾經的努力是否有效?”
我:“我有幾個思考啟示,能助你理清現狀:1.如果以2021年湖北高考物理方向特殊線520分為基準,語文、數學、英語、物理、賦分科目在你能力范圍內各能考多少分?2.哪幾科得分穩定?哪幾科得分會出現波動?哪些科目努力了也提高不了多少分?哪幾科努力了肯定會提高分數?3.你對哪幾科完全有信心?哪幾科覺得很努力會有所提升,但考試結果仍不盡如人意?”
學生認真思考了許久。其間,他在紙上估算分數,從改動的科目來看,英語、物理、數學是他考試分數波動較大的科目。從變動的數據中可見,最低的組合分數為450分,最高組合分數為550分。他的七次月考成績中,有三次分數高于特殊線,有四次低于特殊線,中位數總分還是達到了特殊線。
學生從數據分析中看清了自己的真實基礎,不再忐忑不安。
對癥施針,惑清心明
學生急切地問:“老師,那我分數易波動的幾科怎么辦?比如數學。”
我:“每一個科目分數構成因素——智力基礎占60%,能力技巧占30%,信心狀態占10%。民間統計,2021年湖北高考物理方向數學特殊線以上的學生平均分在105分左右。而以105分例標高,智力基礎占63分,你不會只考63分。又以105分為標高,能力技巧你就有31.5分,信心狀態你就有了10.5分,而這二項分是你完全能拿到的。高考命題原則為5∶3∶2,在總分為150分的試卷中,75分為基礎分,一般情況下你是不會丟分的;中檔題45分,你拿25分是完全可以的。拉分題一般同學都可以做好第一問,加上步驟分,一般能得8分。”
學生似乎找到了一點信心:“我怎樣才能拿到能力技巧分與信心狀態分?”
我:“很多學生易陷入自設的誤區:我基礎差、我腦子笨、我天賦一般。其實不然,我們用數據來說話。你的目標是考上特殊線,以目前網上傳出的湖北高考考生數據為例,湖北物理方向的考生有25萬左右,而能上特殊線的考生不到6萬,所以你不笨。特殊線上的學生的數學平均分只有105分左右,你一般情況下會達到甚至超過這個分數,所以你的基礎不差。能力技巧上,試卷發下來后第一時間估算試卷的難易程度,先易后難,得分為主。”
學生微笑著說:“我有些明白了,但為什么月考題總能考到我們的‘軟肋’?”
我:“月考與高考的目的不一樣,高考要兼顧公平性與選拔性,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在微情景下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出題人是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校月考的出題人一般都是一線教師,不僅人數有限,出題的考量也不如高考出題專家周全,還會有意識、無意識地針對你們的弱項,出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這是避免你們缺乏難題解答經驗而在高考中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
日常賦能,日新日異
學生臉上的愁容逐漸散開了:“下一步我該怎么辦?”
我:“知識能力上,確保可以拿分的題多做、多練,現在還完全搞不懂的題,果斷放棄,確保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題不丟分。信心狀態上,多向老師提問,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解決具體知識點上的問題,又能在有效溝通中找到信心。身體狀態上,每天鍛煉至少半小時以上。”
學生:“感謝老師。有一些與我成績相仿的同學喜歡找我傾訴負面情緒,我聽后有點郁悶,怎么辦?”
我:“正面巧妙拒絕、盡量避開兩個人相處的機會、轉換話題、帶他跑步等,都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給高考學子的小貼士:
1.不要被眼前的分數蒙蔽,整體分析分數構成,評析出你的優勢、劣勢科目,讓自己滿懷信心前行。
2.在最后僅有的復習時間里大膽取舍,有所偏重。
3.限時訓練、鍛煉身體,排遣負面情緒,提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