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NHK報道,日本警察廳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日本國內發生的電信詐騙案總計14461件,較2020年多出7%,2021年的被騙金額總計約2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
從詐騙手法來看,數量最多的是“退費詐騙”,有4001件,是2020年的2.2倍,被騙金額超過45億日元,是2020年的近兩倍。犯罪分子謊稱可領取醫療費等的退款,誘騙受害人操作自動取款機,騙走現金。
日本警察廳認為,全國各地的受害者數量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呼吁人們警惕詐騙,謹防上當。
韓聯社報道,據韓國關稅廳(海關)發布的消息,韓國2021年共查獲走私入境毒品案件1054起,繳獲毒品1272公斤,分別同比大增51%和757%,均創關稅廳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去年繳獲的毒品案值449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8億元),同比猛增183%。關稅廳表示,疫情下利用國際郵件和快遞的毒品走私案件有所增多,加上去年查獲兩起400公斤以上的大案,繳獲毒品量隨之大增。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通過郵件、快遞等走私毒品的案件數同比增加159%,繳獲毒品量激增1288%。其中自費通過國際郵件走私少量毒品的案件數同比大增179%。而通過航空旅客走私的案件和繳獲毒品量分別減少73%和77%。
據中國僑網報道,日前,泰國國家警察局修改《道路交通法》草案,擬將闖斑馬線的罰款力度加大,從原來的1000泰銖罰款調整為4000泰銖,預計將在2022年7月生效。
據報道,泰國國家警察局發言人英育上將提議修改《道路交通法》,加大違反交通法規的懲罰力度,如闖紅燈、超速駕駛、闖斑馬線等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據悉,此提議已經通過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委員會的審議,預計在3月份內能形成法律條文。
此外,泰國國家警察局還與交通部提議推出扣駕駛證分數的法規,以及違反交通法規不依法繳納罰款的法規,規定闖斑馬線會被扣駕駛證分數。泰國國家警察局將與交通部協商,加快實施扣駕駛證分數法規等措施。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2021年共有1055名美國民眾被警察開槍打死,是該報從2015年開始記錄美國警察開槍傷人情況以來,迄今為止的最高紀錄,2020年是1021人,2019年是999人。
報道稱,過去七年間,美國警察每年開槍致死人數都在1000人左右。2021年創新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全境暴力犯罪激增的情況下發生的。
據報道,盡管美國公眾持續關注警察對犯罪嫌疑人頻繁開槍的現象,并對這種現象表示強烈不滿,但2021年的數字表明減少此類事件的難度很大。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月1日,德國警方宣布,1月31日槍殺兩名警察的嫌疑人已在該國薩爾州被捕。
一名38歲的嫌疑人通過律師自首后被捕,警方在對其公寓的搜查中繳獲了武器,案件的其他細節暫時還不清楚。另一名32歲的嫌疑人在蘇爾茨巴赫地區的公寓中被捕,警方表示,有證據顯示該男子也參與了槍殺案,搜索行動還在繼續,暫時不排除還有其他同伙的可能。
1月31日凌晨4時左右,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庫賽爾地區發生襲警案,兩名警察在例行交通檢查中被槍殺。警方表示,一名24歲的見習警察當場身亡,另一名29歲的警察在救援人員趕到后搶救無效身亡。
德國聯邦刑警總局局長蒙奇表示沮喪和震驚,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警察成為攻擊目標并在執行任務時喪生,這是不可接受的。”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警察為了能夠更好地與轄區內說中文的居民溝通,“讓受害者經歷痛苦時感到更多的安慰”,該州的警察開始學習中文。
報道稱,讓警察學中文的活動是由代理高級警官邁克爾·莫里爾發起的,目的是讓警察能夠更好地與轄區內說中文的居民溝通。
“森尼班克地區講漢語的人占總人口的30%,周邊郊區的比例也接近這一數字。因此,此舉(學中文)是為了解決我們核心用戶的關切問題。”莫里爾表示,“如果我們能和犯罪受害者說幾句話,讓他們在經歷這些痛苦時感到更多的安慰,那就是一個成功。”公路警察雷范登博施介紹說:“我只要說‘你好’,你就能看到一種放松的表情,或者是一種輕松的面部神情。”
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一些當地警察也切身地體會到外來居民在當地生活的不易。他們也對非英語背景的人有了更多的耐心和關注。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2月11日清晨,巴西軍警、聯邦警察和公路警察在里約熱內盧北部的一個貧民區展開盜竊團伙人員搜捕行動,過程中與嫌疑人激烈交火。警方目前確認至少有8名犯罪嫌疑人在交火中身亡,另有1人被逮捕。警方繳獲了一批武器彈藥以及70多公斤毒品。
為減少搜捕行動可能對當地居民造成的傷害,警方在行動前通知該區域17所學校當天改為線上授課,附近醫院診所也被要求停業。
此前,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要求里約熱內盧州政府采取措施,在搜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動中盡量避免傷害當地平民。
據《生命時報》消息,截至2020年12月,日本總人口約1.265億,汽車保有量約8247萬臺,超過了德國、荷蘭以及中國。
日本的交通規則可以簡單總結為三個動詞:讓、守、停。讓,即讓步行者和其他車輛先行;守,即守護幼兒、老人等弱者;停,即在步行道、信號變換等地方能停則停。在日本,鳴笛被認為是恐嚇行為,在不該鳴笛的場合鳴笛,會被處以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60元)以下罰款。2020年6月,日本新修訂的交通法規中,加重了對路怒癥司機的處罰,規定當司機出現不必要緊急剎車、不保持適度車間距離、搶道插隊、強行超車、罵粗口、亂鳴笛、闖黃燈、蛇形前進、胡亂變線、高速上別車等情況,最高會被處以5年監禁或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8萬元)罰款。醉酒駕車者同樣處以5年以下監禁或100萬日元以下罰款,并當場吊銷駕照,3年內不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