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洪



摘? 要:本文從新時代勞動教師的概述、勞動教師專業結構概述,分析勞動教師、勞動教師專業結構的內涵和勞動教師與學科教師專業結構的差異,并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能等四個維度去培養提升勞動教師的專業結構。
關鍵詞:勞動教師;專業結構;培養與提升;路徑
新時代勞動教育已成為當今中小學教育的熱點,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探索和實施,作為勞動教育的主體:勞動教師,其專業結構水平和培養提升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時代勞動教師的概述
新時代勞動教師是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開展勞動教育的主體,是學生開展勞動的指導者。勞動教師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一)綜合實踐活動和技術教育教師
從事綜合實踐活動中勞動與技術教育部分的教學工作,具有較豐富的教育經常學經驗,是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力量。
(二)專兼職勞動教師
學校設立至少一名專職的勞動專職教師,主要由與勞動學科相近的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科學、美術等老師擔任;另外,可以由學校行政、班主任、副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等擔任不同學科的教師擔任兼職勞動教師,也可以利用少先隊、共青團、黨組織以及學生社團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三)校外勞動專業人員
學校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勞動模范、勞動工匠、農技師、學校的花匠,充分利用家長及當地人力資源,聘請相校外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
二、勞動教師專業結構概述
(一)勞動教師專業結構內涵
查找有關的文獻得知,我國學者和專家對勞動教師的專業結構已有一些研究,大家雖然使用不同的名稱,如“勞動教師專業素質結構”“勞動教師核心素養”“勞動教師專業特質”“勞動教師專業素質”等,其實是對勞動教師專業結構的表述不同。
通過對勞動教師專業結構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之后,選取了一些較具代表性的學術觀點(參見下表)。
較早前,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教師(2012)1號),兩個教師標準都把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分為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結合勞動教育教師的特點,筆者試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技能四個維度去構建勞動教師的專業結構。
1.勞動專業精神
勞動教師首先要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嚴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尊重學生的人格;其次,應擁有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專業精神,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勞動教師要培養中小學生具有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價值觀。
2.勞動專業知識
勞動教育專業知識是從事教師從事勞動教育所必需的專門知識,包括基本的學生發展知識、廣博的科學、人文知識、系統的勞動專業知識和堅實的勞動教育專業知識等四大方面。從事勞動教育的教師要掌握經典的勞動教育基本理論與經典思想,在勞動教育教師培養與培訓過程中要將勞動教育的經典著作、經典理論、經典思想作為勞動師專業知識的重要來源,作為勞動教育教師教育課程的核心知識,還要有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論、黨中央和各級行政部門有關勞動教育的文件政策,如教師要熟悉教育部《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綱要(試行)的通知》《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政策。
3.勞動專業能力
勞動教師的勞動專業能力包括勞動課程資源開發能力、勞動課程規劃設計能力、勞動教師課程實施評價能力、勞動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課堂管理的能力、勞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教師人際溝通合作的能力和勞動教育評價、反思創新的能力等。其中,勞動教育要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考察探究可以成為勞動教育的內容,因此,勞動教師要有較好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夠通過課題研究,指導學生在勞動教育中開展主題探究活動。
4.勞動技能
勞動技能主要指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勞動素養。教師的勞動技能主要表現在:一是能清晰地講解勞動的意義、價值,以及勞動的知識技能;二是能正確、規范地使用勞動工具;三是能熟練掌握勞動技能, 即能熟練掌握所指導的勞動項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學規范,即能按照技術規范和流程進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學規范。
(二)勞動教師專業結構與學科教師專業結構比較
《中小學教師標準》的專業結構是對中小學各學科教師專業情感、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等方面的通識要求,由于頒布時還沒有《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因此,《中小學教師標準》未能完全體現目前國家要求五育并舉形勢下對勞動教師的要求。筆者通過研究,比較了勞動教師與學科教師專業結構的差異(參見下表)。其中,學科教師是指從事語文、數學、英語教學等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學科教師。
三、勞動教師專業結構培養與提升路徑
(一)加強思想教育,培養勞動教師專業精神
首先,學校要切實加強勞動教師的思想教育,既要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強師德師風學習,武裝勞動教師的頭腦,促使勞動教師自覺為人師表,依法治教,關愛學習;其次,要加強勞動教師勞動觀念、勞動精神的培養,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學校可以邀請勞動模范、勞動大師為勞動教師現身說法,樹立榜樣,激發勞動教師終身從事勞動教育的熱情,促進勞動教師擁有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專業精神。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勞動教師專業知識
在學校層面,要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組織勞動學科組學習系統的勞動專業知識和堅實的勞動教育專業知識,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勞動指導綱要(試行),通過知識測試和過關的方式促使勞動教師認真學習勞動教育理論;其次,勞動教師要自覺學習經典的勞動教育基本理論和經典思想,積極閱讀勞動教育的經典著作、經典理論、經典思想,撰寫讀書筆記,勞動課后寫教后感,以此提升勞動教師的專業知識。
(三)加強隊伍建設和校本培訓,提高勞動教師專業能力
學校為提高勞動教師的專業能力,要做到:一是重視師資配備,形成“專職+兼職+家長導師+特聘大師”的勞動教師結構;二是建立強大的勞動學科組,以主抓勞動的行政或勞動帶頭人、骨干教師擔任科組長;三是大力開展校本培訓。“請進來”,邀請專家到校講座;“送出去”,派出勞動教師參加勞動學科教研活動;四是以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成長,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勞動課題,以課題為抓手,促進教師研究、勞動技能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五是加強勞動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水平,重視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在勞動課堂中充分運用38個微能力點,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六是以項目實施促進教師成長。如學校可通過參加勞動實驗教材實施、非遺文化手工活動、勞動教育結對共建、市區教研活動、片區調研、工作室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參賽等各種平臺促進教師提高勞動專業能力,使勞動教師快速成長。
(四)加強勞動素養訓練,提升勞動教師專業技能
學校要加強對勞動教師勞動素養的訓練。一是組織勞動技能操作培訓班,到農田,到飯店,到工廠,到公司,到家庭去學習各種的勞動技能專業知識和技能實操;二是勞動學科組要組織開展指導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勞動素養培訓,如講解勞動知識技能;正確、規范地使用勞動工具;熟練掌握勞動技能和規范的示范操作要領等;三是勞動教師要自覺主動投入到勞動中,通過對各種勞動的學習和親身體驗,提高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提升勞動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馮光國.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特質[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8):68.
[2] 劉本劍.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結構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4(10):16-17.
[3] 康曉偉.勞動教育教師:專業核心素養與發展路徑[J],人民教育,2020.24.
[4] 王飛.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師來源、素養結構與提升路徑[J].教師教育論壇,2021(2):19-22.
[5] 王紅,向艷.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素質結構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1(22)62.
[6] 任平,雷浩.德國勞動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結構·特征·經驗——以慕尼黑工業大學勞動教育專業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