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妹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就要針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成長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落實的對策進行分析,以求為語文教學提供支持。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核心素養能力;落實途徑
語文的基本理念就是面向學生,致力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這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有重要的作用,借助語文的視角來觀察事物,用語文的思維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些都可以概括為語文素養。語文素養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對語言的積累,幫助利用有效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中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實現快樂成長。小學時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培養能為學生后期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一)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語文的學習能夠起到文學熏陶的作用,借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特點,并且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初次接觸到語文的時候,是從簡單的漢字學習開始,到從漢字到語言,再到句子,這樣逐步發展之后,學生的腦海中就能形成一個知識框架。
(二)拓寬語文學習視野
如果語文的學習只是讓學生的目光停留在課堂上,停留在課本上,這樣的學習是無法達到深入的效果。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能夠不斷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學生們在學習了基礎的知識之后,能夠擴展到宏觀層面。例如在語言的構建與運用中,利用課堂所學學生們所學習到了一些成語,在生活中就可以將這些成語有效地應用,更重要的是學習了古詩和文章之后,對于這些優美的古詩詞文章段落,學生們就可以達到鑒賞再創造的過程。
(三)提高語言鑒賞能力
在小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內容。在語文教學大綱上要求學生們要學會去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作品中的優美語句,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領悟到作品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核心素養能力培養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的落實途徑
(一)與時俱進,信息技術的應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能讓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得到進一步突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透過信息技術對小學生核心素養、能力進行培養有著突出的作用。在課堂上,老師借助信息技術關注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習達到突出的效果。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學生們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為了幫助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在學習中得到提升,老師就可以通過教學。引導讓學生明白守株待兔所告訴學生的道理。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土樹樁上的野兔,從此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這則寓言故事的語言相對晦澀難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老師,就可以借助信息化平臺播放守株待兔的動畫故事,讓學生有更深度的認知。這篇文章的學習是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作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也不要報折僥幸的心理。幫助學生深度感知,老師就可以舉例,學生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有一次學生沒有經過準備考得很好的成績,但這次僥幸的好成績取得,讓他獲得了老師的夸贊和父母的獎勵,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下次他依然沒有任何的復習,沒有任何準備就去考試。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嗎?借助信息技術平臺,老師就可以展示出思維導圖,讓學生圍繞著這些情況進行推斷,然后融入到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中,幫助學生對此有更深的理解認知。
(二)豐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的課堂教學以及作業開設都是以書面和文字形式所進行的,這樣的教學方式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開設更多的主題活動,給予學生表現的平臺,讓學生的語文知識,語文素養也得到不斷的提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也可以豐富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2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文中主要講了三件事情,分別是少年周恩來表明自己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愿望,第二件事出到奉天,聽聞伯父說中華不振,第三件事,周恩來在外國人的地盤親眼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欺侮。這三件事的聯系密切,后兩件事是第一件事的起因。在這篇文章中,有受害者的哭訴,有肇事者得意洋洋,有執法者的耀武揚威。為了讓矛盾沖突更加激烈,讓學生內心有更深刻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就可以課堂情景劇表演的模式,讓學生在了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后來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就能融入情感,從而和少年周恩來之間引起共鳴。這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落實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結束語
在素質化和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落實予以重視,這就要求老師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與時俱進,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課堂,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可以對文章描述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張成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培養探究[J].學苑教育,2021(22):55-56.
[2]王軍.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落實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