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寧 劉興祿 董鐵 牛軍強 孫文泰 馬明
以平涼、慶陽為主的隴東蘋果主栽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干旱,7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7—9月份,年均降雨量450 mm左右,年際間降水分配不均,雨水資源利用率僅30%,大部分經徑流和無效蒸發損失掉。該產區基本無灌溉條件,是典型的旱作雨養農業區,干旱成為制約當地蘋果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充分利用自然降雨,采用各種保墑措施成為發展當地蘋果生產,提高產量品質的必由之路。
傳統果園采用清耕制土壤管理制度,無效蒸發大,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水分保蓄有限。覆蓋保墑是當前普遍采用的節水技術。地膜具有成熟的工業化生產技術,又可與機械配套,在各種作物上應用頗為廣泛。地膜覆蓋保墑機理在于將無效的微量降雨匯集疊加成可以利用的有效降雨供作物吸收利用。地膜覆蓋保墑在大田作物上應用較早,當前主要為黑色地膜覆蓋。相關研究認為,覆蓋黑色地膜在增溫、保墑、活化和增加土壤有效養分含量、增產等方面作用顯著,而且可以抑制雜草生長,降低用工成本。
2009年,我們在借鑒前任經驗基礎上創新發展了果園覆膜集雨保墑模式,但在前期研究中發現,果園長期單一覆膜出現了與大田相似的問題,比如:有機質礦化加速,耗水量大,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等,經分析我們認為與覆膜行間裸露、起壟較高等因素有關。同時,我們發現秸稈覆蓋在協調地溫、蓄水保墑、增加土壤養分含量包括有機質等方面作用顯著,相關報道也顯示其兼有減少地表徑流和水土流失等生態效益。
基于上述原因,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果園覆膜技術,經歷了從高壟覆膜向低壟再到微壟覆膜,從單一地膜覆蓋的半覆蓋到膜與秸稈結合的全園覆蓋,逐步完善了這一技術,最大化提高了集雨保墑效率。現將地膜不同覆蓋方式技術要點與注意事項總結如下,供生產參考。
1? ?技術要點
1.1? ?地膜選擇? ?選擇黑色地膜,厚度要求在0.008 mm以上,能在1~2個生長季不出現明顯破損,維持較長時期的保墑作用,減少果園投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1.2? ?覆蓋時間? ?一般在早春果園追肥后覆膜。
1.3? ?覆膜要點
1)幼園覆膜要點。1~3年生幼園根系范圍小,應選擇幅寬90 cm或100 cm的地膜,沿行向在樹干兩側起“⌒”形微壟單條覆蓋,或將樹盤整成中間低兩側漸高的“V”字形微壟覆蓋,將水分匯集于根際,供根系利用。
2)成齡園覆膜要點。4年生以上成齡園,樹冠基本形成,根系也逐漸向水平擴展,應根據樹冠展幅大小確定地膜寬度,樹盤地膜覆蓋寬度應為樹冠展幅的70%~80%,一般根據樹冠大小選擇寬度90~140 cm的地膜(至少留出1/3行間作為操作通道),樹盤兩側各覆一匹地膜。
起壟是覆蓋的基礎,即沿行向在樹干兩側起“八”字形壟面,樹干處最高應控制在3~5 cm,壟面坡度在5°以內為宜。壟面過高會提高地溫,產生溫室效應,造成夏季高溫季節壟中心土溫過高,影響果樹根頸部生長。
起壟后修整壟面,要求坡面平、實、細,無大的石礫、枝條等尖硬物,達到覆膜后人工園間操作踩壓不破損,不留坑穴,也不會造成雨水擱置膜面而被無效蒸發。根據覆膜寬度在行間搭線,用鋤或鐵锨挖深3~5 cm的邊溝。
覆膜時拉展拉緊膜面,以不出現裂紋為宜。兩側膜于樹干處重疊,用土壓實四周,并隔株于膜面上垂直行向壓土帶加固,防止風刮損壞。
在行間膜側挖寬、深各20 cm左右的集雨溝,株間隔擋成竹節狀,起到控制雨水均勻分布的作用。也可不挖集雨溝,但行間前后應盡量踏實整平,保持水平一致,使所集雨水較均勻地滲入附近土壤,不致外流。
在此基礎上可在行間覆蓋秸稈,做到全園封閉覆蓋。一般麥秸等覆蓋厚度需達到15 cm以上,玉米稈覆蓋2~3層,地面覆蓋率應達到80 %以上,起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攔蓄行間雨水,減緩徑流沖刷,緩解覆膜對土壤的增溫作用。
再者,還可于樹盤覆膜行間覆蓋秸稈的膜側添加滲水穴,即在行間覆蓋基礎上,于行間膜側對著樹的兩側各添挖1個滲水穴,形成立體覆蓋模式。即膜側各開1個口徑30~40 cm、深60~80 cm的滲水穴,用秸稈填塞緊實,用于秋季過多的來不及下滲雨水的深層保蓄,最大限度將雨水保留在園中,減少地表無效蒸發,調控樹體生長,供來年春季干旱時利用。
2? ?注意事項
1)覆膜后光潔的膜面容易招致狗貓等小動物好奇攀爬,刺破膜面,加速膜的風化,影響使用壽命,可在膜面上撒少許細土,降低反光,這樣也可以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減緩膜的老化。
2)秋季采收前也是降雨集中期,氣溫逐漸降低,蒸發損失減少,為充分接納雨水,對單一覆膜也可揭膜,休眠期不再覆蓋,否則最好行間覆蓋秸稈,更好地保墑。
3)行間覆蓋秸稈,經踩踏壓實后需再撒土踏實,使秸稈吸水后不易被風吹走,也降低火災風險。
4)滲水穴也是一個蒸發面,應在腐解陷落后及時補充秸稈,堵塞緊實,避免由此引起的額外蒸發損失。
5)行間膜側周圍即為施肥區,也是雨水匯集區。
6)單一覆膜因其增溫等容易加速土壤有機質分解,應多施有機肥補償其消耗。
7)覆膜集雨保墑宜在地勢平坦的果園應用,以免增加徑流,增加水分損失。
參考文獻
[1] 劉昌明.二十一世紀中國水資源若干問題的討論[J]. 水利水電技術,2002,33(1):15-19.
[2] 尹曉寧,劉興祿,董鐵,等.蘋果園不同覆蓋材料對土壤與近地微域環境及樹體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8,26(01):83-95.
[3] 尹曉寧,馬明,張坤,等. 不同覆蓋條件對隴東旱塬蘋果園土壤水分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2,30(01):34-39.
[4] 張坤,劉小勇,尹曉寧,王發林.地表覆蓋對隴東旱地蘋果園水分平衡的影響[J].甘肅農業科技,2010(08):6-10.
[5] 尹曉寧,馬明,劉興祿,等.不同覆草量蘋果園土壤水溫效應及對樹體生長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7,35(01):41-49.
[6] 張亞麗,張興昌,邵明安等.秸稈覆蓋對黃土坡面礦質氮素徑流流失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0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