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興 趙艷茹 郭偉


“金秋砂糖橘”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曹立課題組選育的中熟雜柑優良品種,其母本為愛媛30號,父本為砂糖橘。為觀察該品種在我國柑橘北緣產區陜西漢中的栽培表現,漢中市漢臺區蔬菜果品技術推廣中心從重慶引進金秋砂糖橘,以溫州蜜柑興津為對照,對其植物學性狀、物候期、果實品質等進行連續觀測,并總結其栽培技術。結果顯示,“金秋砂糖橘”在漢中產區表現出較強的抗寒性,果實性狀穩定,適宜在北緣產區適度發展。
1? ?引種背景
柑橘是陜西漢中傳統水果產業,栽培歷史有2 000多年,目前全市柑橘面積37.95萬畝,年產量35萬t,其中興津、宮川等早熟品種面積占85%以上,特早熟、中晚熟品種面積僅占15%,導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果品集中上市,銷售矛盾日益突出。為了調優漢中產區柑橘品種結構,解決該產區銷售難題,填補11月下旬至12月該產區柑橘產品供應空檔,我們于2018年引進枸橘砧金秋砂糖橘到漢中市漢臺區試驗栽培。
2? ?引種地概況
引種栽培試驗地設在漢中市漢臺區漢王鎮大興村,屬秦嶺南麓北部丘陵緩坡地,是漢臺區柑橘生產主區域。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溫14.2~15.8 ℃,1月份平均氣溫2~3.5 ℃,極端最低溫-10 ℃,晝夜溫差12 ℃以上,≥10 ℃積溫4 400~4 900 ℃,日照時數1 500小時以上,年降水量650~1 140 mm,無霜期244天左右。土壤類型為黏壤土,成土母質為板頁巖發育的黃泥土,土壤肥力中等,耕作層土壤有機質1.43%,土壤pH值5.8。
枸橘砧“金秋砂糖橘”栽植株行距2 m×3 m,80畝,2020年初次結果,2021年掛果良好。
觀測點整體管理技術水平一般,對照品種是當地主栽溫州蜜柑興津,兩者均在2018年10月中旬建園。
3? ?數據獲取與處理
2020—2021年,隨機選擇金秋砂糖橘與對照興津各10株,按照國家相關行業標準跟蹤觀察測定記錄物候期、植物學特性、果實內在品質、抗病蟲能力、耐寒性等主要性狀參數,整理統計調查數據,采用t測驗進行數據分析。
4? ?引種表現
經過2年栽培觀察,金秋砂糖橘主要生長表現見表1。
4.1? ?樹體生長特性? ?營養生長期樹冠直立,掛果后枝條緩和呈開展趨勢。樹冠直立,樹勢強,冠型矮小緊湊。春梢粗短,枝梢短密多呈叢生狀。若肥水不能及時供應,樹體表現發育較慢,春、夏、秋抽發的枝條短小瘦弱。在漢臺區結果母枝主要是春梢和極少數晚夏梢。
4.2?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高度扁圓形,橫徑5~6.5 cm,縱徑3.8~4.9 cm,單果質量50~70 g,以串狀結果居多,果面亮麗、橘紅色,油胞細密平滑。果肉呈橘紅色,細膩多汁。果面自帶較厚蠟質層,富有光澤。果實頂部微凹,果基較平滑,果蒂緊貼果面,果皮緊實,較難剝離,耐貯運,可留樹晚采。豐產性好(圖1)。
4.3? ?物候期? ?4月上旬新梢萌動,4月下旬枝梢展葉,初開花期同主栽品種一致。4月下旬若雨水充沛,盛花期集中表現在5月上旬(若4月下旬比較干旱,盛花期會推遲至5月中下旬),謝花在5月中旬,與同產區常規品種物候期較一致。果實完全成熟期在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集中上市期在12月上旬,比興津晚30天左右。
4.4? ?適應性? ?在漢臺柑橘產區主要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發生與流行期,金秋砂糖橘表現出較主栽品種更強的抗病性,但在抗紅蜘蛛、潛葉蛾兩種害蟲方面較主栽品種差。立秋過后,漢臺區日平均氣溫開始下降,主栽品種進入膨果盛期、轉色期,但金秋砂糖橘仍處于生理落果期。進入冬季以后從整體樹勢表現來看,抗寒性僅次于當地主栽品種。
5? ?生產管理要點
5.1? ?園地選擇? ?在海拔500~700 m的平壩區、丘陵區、淺山區均可栽植。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5,中壤土、沙壤土和輕黏土,甚至重黏土也可栽植。最好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達到3%以上,坡地要選背風向陽的緩坡。整地時全園深翻,畝施柑橘專用綠恒生物有機肥3~5 t,改良并培肥土壤。苗木應生長健壯、根系發達,不攜帶病毒。
5.2? ?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開心形,主干高40 cm,主枝3~4個,錯落分布在主干上。主枝分枝角度3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3個,形成豐產、緊湊的樹形骨架。
5.3? ?適時栽植? ?株行距2 m×3 m,畝栽110株。春栽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進行,秋季宜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進行,漢中產區建議秋栽。
5.4? ?合理施肥? ?全年施肥2次。第1次為壯果促梢肥(追肥),可在6月底至7月初施入,株施尿素0.25 kg+過磷酸鈣0.2 kg+硫酸鉀0.15 kg+綠恒柑橘專用生物有機肥4 kg,環溝或條溝施入;第2次施基肥,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入,株施有機肥45~50 kg+鈣鎂磷肥1 kg。
5.5? ?防控病蟲? ?加強栽培管理,優先采用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措施防控病蟲害,輔以科學的化學措施。
針對炭疽病、褐斑病、樹脂病的防控,應以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為根本。7月上旬至9月做好果園開溝排濕工作,每隔20天噴1次藥,連噴2~3次,可選70%日曹甲托1 0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1 000倍液等。
針對紅蜘蛛,可選用苦參堿1 000倍液+大蒜油1 000倍液+礦物油噴霧,能夠兼防介殼蟲、煤煙病等病蟲害。
針對潛葉蛾,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 ? ? 2 000~3 000倍液或5%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防治。
5.6? ?合理控水? ?為生產糖分高、風味濃、外觀亮麗的優質商品果,果實成熟前應適當控水。具體技術措施:果實成熟前15天不再灌水,如遇陰雨天可搭建遮雨棚,以防果實糖度降低、風味變淡。也可在樹盤上覆蓋地膜,隔斷雨水,將多余水分排出園外,降低果園濕度。
5.7? ?預防凍害? ?寒潮來臨前,橘園噴防凍劑,蕓薹素內酯3 0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0.3%葡萄糖。大樹主干涂白;根頸埋土:樹盤周圍取土,培土高度高出根頸10 cm。幼樹或新建幼園:壅土防寒或樹盤覆蓋。如遇霜降、雨雪天氣可用遮陽網或簡易篷布覆蓋,防止凍害 發生。
6? ?小結與討論
漢中地處我國柑橘栽植最北緣地帶,柑橘品種可選擇余地較小,溫州蜜柑宮川、興津是漢中地區主栽品種,栽培面積近32萬畝。這些品種栽培歷史已有40多年,品種自身已表現出衰退現象,且果品成熟期較為一致,銷售壓力大。
金秋砂糖橘果實外觀亮麗、硬度好、耐貯運,可在漢中產區露地栽培,調節該產區柑橘品種結構,填補漢中地區11月中下旬柑橘市場空檔。
綜合來看,該品種適合在北緣產區漢中市漢臺區管理水平較高的橘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