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坤 MA De-kun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西安710000)
新建某鐵路特大橋主跨跨越信江西支,設計采納(90+180+90)m連續(xù)梁拱,橋墩設計為圓端實體橋墩,墩h=23.5m和23m,主跨連續(xù)梁L=361.6m,橫斷面為單箱雙室,中支點梁h=11m,中跨跨中及邊支點梁h=5m,梁底用二次拋物線變動。

圖1 0#塊示意圖
0#塊含拱腳設計方量為1608m3,重量為4020噸,梁底至承臺高度為21m。一般0#塊施工方案為2種,一種為采用三角托架,一種為落地支架。該0#塊每側伸出墩頂長度為5.5m,體積為400m3,重量為1000噸,對托架剛度及變形要求較高,根據(jù)現(xiàn)場所具備的材料及后期掛籃施工過程中抗傾覆的臨時支墩技術措施,采用落地支架進行施工。

表1 檢算指標取值表
本0#塊采納鋼管支架法,支架擬采納20根φ630mm×10mm鋼管立柱,橋墩兩側各設2排10根,立柱之間縱向和橫向采用][20a槽鋼進行聯(lián)接,立柱頂部采鋼板封頂焊接后設置砂箱,砂箱頂面安裝橫梁,橫梁為雙45a工字鋼;橫梁頂采用20a工鋼排架分配梁,分配梁上鋪設15cm間距背肋方木與竹膠板。
支架各構件截面特性如表2所示。

表2 支架各構件表
3.3.1 梁體混凝土荷載
梁體0#塊伸出墩外長度5.5m,計算0#混凝土荷載橫向分部如表3。

表3 0#塊根部混凝土荷載橫向分布表
3.3.2 模板自重
①竹膠板底模,γ=1.5kN/m;
②支架自重:根據(jù)各分部分別計算。
3.3.3 其他荷載
①人員及機具荷載:取QN=1.5kN/m2;
②砼澆筑沖擊荷載:QS=2.0kN/m2;
③砼振搗荷載:取QD=2.0kN/m2。
組合Ⅰ:檢算強度
組合Ⅱ:檢算剛度
模板、支架荷載效應組合見表4。

表4 荷載組合分項系數(shù)表
3.5.1 底模檢算
底模竹膠板擱置在間距150mm的100*100mm方木上,取0#塊荷載按延米板寬實施核算。
①荷載組合。
取荷載最大值進行計算,腹板:

②截面參數(shù)及力學:

③檢算結果。
彎曲應力強度:

剪應力強度:

剛度檢算:

3.5.2 方木檢算
方木背肋按照150mm間距布置在工字鋼排架上,工字鋼排架在腹板及頂?shù)装宓拈g距分別為0.25m和0.75m、0.8m,取0#塊按連續(xù)梁延米長度計算。
①荷載組合。
腹板:

截面參數(shù)及材料力學性能指標:

②檢算結果。
腹板處:

頂?shù)装澹?/p>

根據(jù)0#塊截面特性墩身尺寸,擬用20根φ630mm×10mm鋼管立柱為支架,橋墩兩側各設2排10根,鋼管立柱橫向間距為(250+375+375+250)cm,鋼管縱向間距為(360+920+360)cm。最大受力按腹板下檢算。
3.6.1 荷載組合
腹板:

3.6.2 截面參數(shù)及材料力學性能指標
20工鋼:

45工鋼:

3.6.3 分配梁工鋼檢算

由于0#塊為漸變形式,為保證立桿穩(wěn)定,防止產(chǎn)生橫向推力,分布梁采用三角桁架結構,剛度及變形需采Madis軟件進行檢算,故手算不再進行檢算。
3.6.4 主梁工鋼檢算
取腹板下按簡支梁進行檢算(采用雙45a工鋼):


3.6.5 鋼管立柱檢算
立柱按每側2排,每排5根的φ630mmδ10mm螺旋管,采取邊腹板下2根計算。630螺旋管計算參數(shù):

因鋼管件采用縱橫向連系梁,故不考慮壓彎變形影響。
單根鋼管受力為Q=1425.4KN(腹板外側底腹板位置重量按腹板重考慮)

滿足強度要求。
按Midas/Civil建模剖析檢算,工字鋼排架結果見圖2-圖4。

圖2 組合應力計算結果(MPa)

圖4 位移結果(單位:mm)
由圖2、圖3、圖4可以看出,最大組合應力:σ=108.4MPa<[σ]=215MPa;最 大 剪 應 力:τ=56.2MPa<[τ]=125MPa。最大位移:f=6.6mm<[f]=3.6m/400=9mm。

圖3 剪應力計算結果(MPa)
結論:20工鋼排架分配梁強度與剛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
II45a雙拼工字鋼橫梁結果見圖5-圖7。

圖5 組合應力圖(單位:MPa)

圖6 剪應力計算結果(MPa)

圖7 位移結果(單位:mm)
由圖5-圖7可以看出,最大組合應力:σ=117.4MPa<[σ]=215MPa;最大剪應力:τ=108.6MPa<[τ]=125MPa。最大位移:f=5.2mm<[f]=2.5m/400=6.25mm。
結論:II45a橫梁強度與剛度符合要求。
通過軟件檢算,結構滿足規(guī)范要求。同時,根據(jù)現(xiàn)場的材料進行初步檢算,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周轉(zhuǎn)材料,在質(zhì)量安全滿足下,降低費用。該連續(xù)梁0#塊支架于2021年11月份完成搭設及預壓,并在2022年1月份順利完成澆筑,沉降及變形等符合規(guī)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