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亮
(北京市順金盛建設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 101300)
當前,我國城市用地資源日益減少,因此建筑工程建設逐漸朝著高層、超高層建筑的方向發展,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與此相對應的,對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技術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主體結構是核心內容之一,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高層建筑的整體建設質量。鑒于此,應加強對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施工技術的把控,以提高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
高層建筑的一個顯著特征便是高度較高,為確保建筑物的穩定性,通常需要對建筑物的高度進行精準測量,并以此為根據,合理確定地基的埋深。地基的埋藏深度通常情況下是建筑物高度的1/12,但由于高層建筑的高度較高,其埋深也較大[1]。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情況下是大型工程,涉及范圍較廣,復雜程度較高,工程量較大,施工流程比較煩瑣。實際施工前,應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尤其是要對高層建筑所在區域做好實地勘察,對施工環境、施工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并根據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為施工各環節的相關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導,并要加強施工管理,以確保施工的順利開展、有序完成。
經調查發現,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周期普遍較長,即便是裝配式建筑,前期也需要相當長的準備時間。同時,施工周期與施工成本通常成正比。為了實現高層建筑工程的降本增效,必須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在規定時間內完工[2]。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對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率較高。在鋼筋工程施工中,應加強對鋼筋連接等要點的重視,采取合理的施工技術,確保施工質量。同時,我國針對高層建筑也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標準,在實際施工中,應嚴格遵循國家相關規范、技術標準的要求,合理選擇施工技術,加強監管,確保施工技術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保障工程施工質量。
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領域,剪力墻結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主體結構,其主要優勢在于整體穩定性較好。實際應用過程中,剪力墻結構能夠良好地應對橫向、縱向上的荷載,在縱橫交叉模式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應用剪力墻結構作為主體結構,鋼筋使用量較少,施工簡單,且空間性能優越。就現階段來說,剪力墻結構多應用于酒店、賓館等高層建筑工程項目領域[3]。
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框架結構也是一種常見的主體結構形式,其主要優勢在于抗壓性能、抗拉性能較好。實際應用過程中,框架結構可以同時承受來自于縱向、橫向上的荷載應力。作為一種多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結構通常情況下是采取梁柱節點受力承載模式,有造價較低、施工簡單、效率較高及靈活性較強等一系列優勢。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若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作為主體結構,由于施工方式諸多,因此需考慮工程實際情況,對施工方式進行合理選擇。一般情況下,為縮短工期、降低成本,往往會選擇梁、柱、板組裝的施工方式。
框架剪力墻結構也是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的一種常見主體結構,其主要優勢在于布置方便、施工簡單、剛度較好、抗震性能較好等。目前,框架剪力墻結構多應用于辦公樓、酒店等高層建筑之中。同時,還可以在高層建筑中進行合理布置,如高層建筑中,可以采取框架結構作為主體結構,在樓梯間、電梯間則采取剪力墻結構,從而組成框架剪力墻結構。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筒形結構是一種新興的主體結構形式,但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筒形結構的承載結構為筒體,能夠良好地承受來自于水平方向上的荷載,且剛性較強、抗震性能較好。同時,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實際應用筒形結構時,使用的材料相對較少,施工比較簡單,可以有效抵抗由于外力而導致的扭矩效應[4]。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測量工程是一項基礎內容。其中,主體結構的測量效果,對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竣工后投入使用的建筑物的穩定性等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鑒于此,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必須高度重視測量工程,采取科學、有效的測量技術。通過有效的測量,得到準確的測量數據,可以為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導。在實際開展測量工作的時候,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應合理選擇測量儀器(如圖1)。測量儀器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測量的精準度。因此,為確保測量精準度符合規范標準的要求,應選擇高精度的儀器,并在實際測量時多次測量,對多次測量結果進行比對,并適當校對,從而得到準確度較高的測量數據。其次,高度重視垂直測量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確保垂直度的精準度,可以有效保證主體結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穩定性。最后,對標準位置進行有效測量。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應重點測量標準位置,以保障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5]。

圖1 測量工程中的儀器
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模板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因此,應高度重視模板工程,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模板工程施工中(如圖2),應做好對施工場地、周圍環境的勘察,根據勘察結果及工程的實際情況,對模板施工技術進行合理選擇,確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質量[6]。

圖2 模板工程施工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鋼筋工程是主體結構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在鋼筋工程施工前,應根據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鋼筋材料,確保鋼筋材料符合工程實際要求。鋼筋材料入場之后,應妥善保存,并要加強質量檢測,確保質量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鋼筋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術主要便是鋼筋綁扎技術。鋼筋綁扎之前,應結合施工圖紙,以及鋼筋規格、種類、使用數量等,科學確定鋼筋綁扎形式。為了有效保證鋼筋綁扎的實際質量達標,在對水平構件,如梁、頂板位置的鋼筋進行綁扎的過程中,應提前鋪設木板當作人行通道,為順利施工提供有效支持。鋼筋綁扎過程中(如圖3),在交叉點位置,應使用鐵絲進行綁扎,對于雙向受力的鋼筋網,應全部綁扎,且要確保使鐵絲呈八角形。鋼筋綁扎過程中,在結構比較復雜或者是形式比較復雜的部位,應仔細研究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與模板施工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共同商討支模以及鋼筋綁扎的順序,避免返工問題的發生。此外,在完成鋼筋綁扎之后,應及時檢查鋼筋綁扎的實際效果,尤其是隱蔽工程,必須及時辦理驗收記錄手續,設置相應掛牌標識[7]。

圖3 鋼筋工程綁扎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確保主體結構的安全性是一個重要的目標。而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的影響。基于此,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術。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應確保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嚴格遵循國家規范標準的要求以及工程實際需求,對混凝土的強度、粗集料粒徑、外加劑品種、配合比等進行科學確定,從而在源頭上保障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其次,做好對混凝土澆筑環節施工技術的把控。
(1)在底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圖4),對于鋪設混凝土管道的底板,需邊拆管、邊澆筑。對于底板,一般是選擇自流斜面分層一次到頂的混凝土澆筑方式,分前、中、后3排來對每個作業面進行振搗,一邊澆筑,一邊抹平。在澆筑過程中,使用水準儀,定點測量標高、厚度,確保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同時,可使用小白線來控制底板表面標高,保證表面的平整度。(2)在墻體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是從墻體其中一端開始澆筑,并逐漸移動到另一端,實現循環澆筑。每一次的高度不可超過1200mm,待上一次初凝之后,才能開始下一次澆筑。終凝前,對混凝土頂部進行抹平,保證頂部沒有松散混凝土。并清理干凈粘附在模板、鋼筋上的混凝土。(3)在頂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技術與墻體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施工技術相同,即從其中一端開始向另一端進行澆筑、循環澆筑。但不同的是,頂板混凝土澆筑時需采取趕漿法,同時要振搗、抹平。

圖4 混凝土澆筑施工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工程具有地基埋藏較深、工程量較大、施工周期較長、對施工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等特點。目前,高層建筑工程常用的主體結構包括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筒形結構,不同主體結構的適用范圍不同。主體結構施工中,針對測量工程、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應合理選擇施工技術,確保各工程的施工質量,從而提高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