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峰 段元勝 張健鍵
摘 要:導向系統不僅能規范人們的出行活動,還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闡述地鐵站導向系統的概念,以南京地鐵站導向系統為例分析其現狀,探討地鐵站導向系統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將地域文化融入地鐵站導向系統的具體案例,為地域文化在地鐵站導向系統中的應用提供思路。
關鍵詞:地域文化;地鐵站導向系統;南京地鐵站
一、地鐵站導向系統概述
(一)地鐵站導向系統的概念
地鐵站地下空間的交通設施建設在當今城市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陰暗復雜的地下交通網絡中,人們辨別方向的能力也會隨之減弱,從而在到達目的地的途中費時費力,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而地鐵站導向系統可以幫助人們準確辨別方向,滿足人們的出行需要。地鐵站導向系統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二)南京地鐵站導向系統設計現狀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地鐵站空間的設計成為展現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媒介,在這個背景下,文化藝術設計成為南京部分地鐵站的難題。有些地鐵站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且空間內視覺標識混亂,達不到辨別車站的目的。因此,把地域文化與地鐵站導向系統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
二、地鐵站導向系統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一)增強城市的識別性與人們的認同感
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由于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而呈現出的一種不同于其他地區文化風貌的文化形態,地域文化是最能體現區域內人們行為特征的文化類型。地鐵作為當代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具有較明顯的地域特征。地鐵站導向系統能夠幫助人們建立地鐵網絡中的記憶點、識別點,能夠起到一定的定位、導向作用。城市的生活習俗和建筑面貌能夠提高人們對于地域的歸屬感。社會學家赫伯特蓋斯曾說過:“人所創造的人工環境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礎上被人感覺之后才能變成一個有用的環境。”因此,準確把握地域文化的特點和定位,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地鐵文化,并通過壁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不僅可以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還可以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增強城市的識別性和人們的認同感。
文化墻作為空間中藝術形式的主要表現手法之一,可以倡導文明,宣傳公益,推動城市品牌建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相關設計者可以把墻景美化作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方式,與美化城市街景結合起來,打造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城市風景線。
(二)滿足城市居民的情感需求,體現人文關懷
地鐵站是一個沒有陽光、遠離自然的封閉空間。對于每天生活在較高強度工作環境中的人來說,他們每天面臨較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而通過一些人性化設計緩解他們的壓力,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精神。把一些特定的地域文化元素通過壁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能夠給人們帶來視覺上和精神上的享受,也能夠使人們找到立足點,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例如南京珠江路的糖果車站,整個車站以粉色為主,用淺藍色的圖案進行點綴,用紅色的糖果進行裝飾。這樣的色彩能夠為車站營造甜美、自然的氛圍,讓每天出行的人感受到溫馨。
(三)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地鐵已經成為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地鐵空間不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下空間,將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地鐵站的空間設計,能夠豐富地鐵的視覺效果,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提高城市知名度。
(四)協調視覺環境
地鐵與其他交通工具不同,對視覺環境和空間的要求更高。地鐵站導向系統是地鐵客運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帶給乘客最直觀的視覺體驗。導向系統內容明確、信息連貫能夠確保乘客安全、快速、順利地完成自助式導乘服務。在地下環境中,人們會不由自主感到壓抑,因此,設計者可以將地域文化特點提取出來,并通過色彩、圖形等表現方式融入地鐵設計,從而使地鐵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改善人們的視覺環境。
三、地域文化融入地鐵站導向系統的具體案例
(一)色彩
色彩對于文化傳播具有很強的推動力,色彩的恰當使用能夠使公共空間呈現良好的視覺效果,并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對于地鐵站導向系統顏色的選取,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中提取顏色。顏色提取之后,設計師還要尋找合適的表達方式呈現顏色。在色彩的運用與搭配中,設計師要遵循對比原則。約翰內斯·伊頓提出了七種色彩對比關系、色彩的空間效果、色彩印象理論、色彩表現理論等。其中,七種色彩對比關系包括基本的對比關系,如色相對比、彩度對比、明度對比;還包括深層次的對比關系,如色彩的冷暖對比、同時對比和面積對比。在色彩的搭配中,對于有明顯差別的色彩,設計師可以對其進行調整與組合,從而使配色看上去協調統一,這就是色彩調和原則。色彩的調和方法包括類似色調和、對比色調和等。相近的顏色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對比關系,因此比較容易處理,只需調整顏色的亮度和純度即可,這就是類似色調和。對于在色相上具有強對比的顏色來說,有多種調和方法,如面積調和法、聚散調和法等。為了使配色看起來更加和諧,可以適當降低顏色的明度,這就是對比色調和。在配色時,如果色彩的搭配看起來比較和諧,沒有多余的成分,則說明色彩的搭配滿足了調和性原則,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每個城市都有適合自己的顏色。設計者要分析當地的地域文化,然后從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顏色,融入地鐵站導向系統。在所有的視覺要素中,色彩最能影響人的情緒和注意力,也可以傳遞一定的信息,直觀地展現地域文化。
以南京的珠江路地鐵站為例,珠江路地鐵站又叫糖果車站,這里靠近南京兒童醫院。糖果車站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對囊中羞澀的夫妻帶著身患重病的孩子到南京兒童醫院進行治療,治療之后乘地鐵返回。當他們到達珠江路地鐵站的時候,那個生病的小男孩說特別想吃糖,然后哭泣不止,一向節儉的父母為此感到特別為難。就在這時,地鐵員工突然走過來,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了一些糖果,送到這個孩子手中,告訴孩子要聽父母的話,并祝孩子早日康復。這讓本來很難過的父母感動不已。從此,珠江路地鐵站的工作人員上班的時候,口袋里總會裝一些糖果,因此,人們稱南京地鐵珠江路站為糖果車站。
南京地鐵珠江路站以粉色為主導色,以藍色為點綴顏色,用紅色作為標識系統的主題形象色。這里運用了調和原則,粉色和紅色是相近的顏色,二者搭配看起來十分和諧,此外,再搭配對比色藍色對車站進行點綴,為車站營造一個溫馨、自然的氛圍。站內整體色調偏暖,體現了人文關懷。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還可以營造溫馨的氛圍,緩解人們心中的壓力。
南京苜蓿園地鐵站是一個以愛情為主題的地鐵站,這里包含了中外十幾個著名的愛情故事元素,其中車站頂部的圖案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主題。苜蓿園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月牙湖東側,因種植紫苜蓿而得名。每日路過南京苜蓿園站的情侶較多,因此苜蓿園站以“七夕節”為主題,站內裝飾充滿了愛情元素,以古代絕美的愛情傳說為主。此外,苜蓿園地鐵站位于紫金山南麓,而紫金山上有一個天文臺,傳說在七夕的時候能看到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故而站內頂部的壁畫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地鐵站內18根柱子上分別鑲刻著國內外著名的愛情傳說,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苜蓿園地鐵站的色調以藍色為主,紫色為點綴色。紫色作為藍色和紅色結合而成的顏色,與藍色是鄰近色。以藍色為主、紫色為輔的搭配使星空圖案看起來更加和諧。地鐵站內柱子為白色,與頂部壁畫中的愛情故事圖案交相呼應。整個空間具有甜蜜浪漫的氛圍,表達了人們對于忠貞愛情的渴望和贊美。
(二)字體
城市的個性不僅能夠通過色彩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不同形態的字體表現出來。現代字體的種類很多,或方或園,或粗或細,形態多種多樣。在地鐵中展現地域文化時,如果用平時常見的字符,就會顯得較為乏味、無趣。因此,設計師要設計出和當地文化氣息相吻合的字體,才能凸顯主題,給人以視覺沖擊感。
以南京地鐵二號線的莫愁湖站為例,該站是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莫愁湖站的文化墻以“端午節”為主題,畫面主體為端午節賽龍舟的場面。字體設計采用古典的毛筆字,人們在車站大廳可以看到形態多樣的龍舟、翻騰的水紋。地鐵站內兩層銜接的地方畫滿了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形態各異的龍舟、翻騰的水花和賽龍舟時激烈的場景栩栩如生。地鐵站內座位的設計靈感源于水紋與粽子,能夠烘托出節日的氛圍,給人以視覺沖擊感。
鼓樓站是南京地鐵一號線與南京地鐵四號線的換乘車站。鼓樓站一號線車站文化藝術墻的主題為“六朝古都”,六枚鑄銅朱紅金印鑲嵌在一面石墻中,上面分別用甲骨文、小篆等字體寫了“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古都的名稱。印章汲取了中國古代龍虎肖形印的精華,展現了古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導向信息牌
導向信息牌是地鐵站導向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是傳播城市信息的重要載體,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內涵,部分地鐵站設有符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導向信息牌。設計師要依據地鐵站整體風格和地域特色設計導向信息牌,從而為人們指明方向,并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例如南京珠江路糖果車站,設計師在地鐵站內設計了一棵大樹,大樹的中間寫著糖果車站的由來。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緊扣糖果車站這個主題,而且還能夠給人們以視覺沖擊,幫助人們辨別方向,起到導向的作用。鼓樓站四號線車站文化藝術墻的主題為“竹林七賢”。魏正始年間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七人常聚在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七賢。鼓樓站墻壁上畫著一片竹林,竹林中,七賢有的站著有的坐著,他們崇尚老莊哲學,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其中,七賢之一阮籍的衣冠冢就坐落在南京。
三山街站是南京地鐵一號線的車站,緊鄰夫子廟。三山街站藝術墻的主題為“燈彩秦淮”,彰顯了所處地域的文化特征,展現了“燈影秦淮”的風情。作品中,“天下文樞”大牌坊下宛如一片燈彩的海洋,幾十個娃娃手里拿著各種各樣的燈盡情玩耍。設計師描繪了繁榮的“天下第一燈會”——秦淮燈會的場景,營造出一種盛世祥和的節日氣氛。
玄武門站是南京地鐵1號線的車站,玄武門站藝術墻的主題為“水月玄武”。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區,湖面碧綠,清澈無比,夏秋兩季淡淡的粉紅色荷花扎根其中,景色十分誘人。設計師采用傳統的漆畫工藝,把玄武湖的水波漣漪、月圓月缺刻畫得淋漓盡致,再配合荷葉,將玄武湖的自然風光形象地展現出來。
(四)視覺符號
公共設施的符號提取和地域文化的符號提取都要用到設計符號學的相關理論。比較常見的符號有象征符號、指示符號和圖形符號,設計者通過分析受眾的需求,決定所要使用的符號。其中,象征符號建立在社會約定的基礎上,例如,墻壁張貼“喜”字,意味著有新人結婚。通過指示符號,人們可以獲取相關信息,指示符號包括左右箭頭的指示符號、電話聽筒的符號等。通過圖形符號,人們可以大體獲取本體信息。例如,人們看到肯德基的漢堡包裝圖像,就知道里邊的漢堡大致是什么樣子。在公共設施設計和地域文化符號提取的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要靈活運用這三種符號,以達到最佳的設計效果。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些特殊的符號能夠直觀、準確地把信息傳遞給人們,甚至能夠代表城市的形象。設計師在設計地鐵符號時,可以從當地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具有特色的視覺元素,將其打造為一種特殊的視覺符號,并融入地鐵的導向系統。例如,梅花是南京的市花,因此,南京地鐵標志的外形為梅花造型。標志的中間有一個m的造型,取自地鐵英文metro的首字母,象征地鐵。設計師讓m的形態發生了變化,中間的字母造型也可視為地鐵軌道,這就是南京地鐵符號的由來。南京地鐵標志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還可以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南京。
四、結語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地鐵已經成為城市交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鐵站內的文化墻向人們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線。將地域文化融入地鐵的導向系統,可以向人們展現城市的地域特色,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娟.城市軌道交通導向系統人性化設計:論地鐵導向設計的地域特色表現[J].美術大觀,2015(10):112-113.
[2]王雨婷,劉勤明,黎素涵,等.基于人因工程的上海地鐵導向標識和通道系統優化設計[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154-157.
[3]韓慧英.城市濕地公園色彩景觀應用分析[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3.
[4]舒亞.地域性城市色彩規劃要點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6.
[5]奚協.倫敦與南京地鐵的視覺傳達設計比較研究[J].藝術百家,2008(6):140-150.
作者單位:
南京工業大學